楠木軒

站在恩師的肩膀上採摘蘋果——看瓜式巴薩如何踐行全攻全守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體育

筆者按:

在瓜迪奧拉執教巴薩時期,這位戰術大師的足球哲學曾讓世人耳目一新,當時媒體普遍認為他的執教靈感來自於巴薩教父克魯伊夫。而瓜迪奧拉本人則表示,他在巴薩所推行的理念(包括贏得6冠王的433以及此後的343改造)其實同時受到了克聖和範加爾的影響,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不妨詳細展開討論。

時至今日,當筆者回憶起佩普麾下那支夢三巴薩時,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他為這支球隊打造的兩套體系:4-3-3和3-4-3。

瓜式夢三

就上述兩套體系對巴薩夢三王朝的重要程度而言,4-3-3無疑是居功至偉的存在,它是2008-2012四個賽季紅藍軍團戰術層面的主旋律,並幫助加泰羅尼亞巨人贏得了史無前例的六冠王偉業。而與功勳卓著的4-3-3相比,瓜式巴薩的3-4-3體系不過是戰術多變化的產物,其具體運用也侷限於11-12賽季期間的某幾場比賽,因此未能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拋開兩套體系所取得的成就,單從戰術角度出發,我們不難發現,瓜式4-3-3也好,轉變為3-4-3也罷,其基本的足球理念是沒有發生改變的:即基於球在腳下、無球跑動、傳切配合以及丟球后的高位壓迫為基礎的傳控思想。

而正如筆者在文章引申部分所述:瓜迪奧拉在巴薩施行的這兩套體系,其運轉思路多少受到了克魯伊夫和範加爾的影響;而若要追根溯源的話,它其實是對荷蘭全攻全守足球理念的西班牙本土改造。

瓜帥

關於荷蘭人米歇爾斯對全攻全守足球理念完善與發揚方面的具體細節,由於不是本文論述重點,筆者就不做展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閲相關書籍,在此我假設各位讀者對這一足球概念有所瞭解,並繼續我的論述。

話説在米歇爾斯推行全攻全守足球的道路上,有兩位共同認可該理念的門徒跟隨於其後,他們分別是約翰.克魯伊夫和路易斯.範加爾。當克魯伊夫和範加爾從米歇爾斯身上習得這一堪稱瑰寶的足球理念後,他們又在各自的執教經歷中對其整合與發揚,並最終影響了曾分別師從二人的瓜迪奧拉。

米歇爾斯

範加爾——堅定的追隨者

就範加爾而言,這位素以性格堅毅、鐵腕治軍而聞名於世的名帥或許是米歇爾斯最忠誠的追隨者。在他執教阿賈克斯和巴薩期間,都曾有過推行米歇爾斯式全攻全守的嘗試,但卻產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在範加爾的執教理念中,你可以清晰看到米歇爾斯理論的身影。範加爾的阿賈克斯以5人中軸線為基礎,採用4-3-3和3-4-3兩套陣型,將球場的區域分成一塊塊大的菱形和小的三角,以保證球員與球員之間有足夠多的出球點,並試圖在防守和逼搶時對球場的空間進行有規律可循的切割和包圍。

範加爾

這裏所謂的5人中軸線由中鋒、中前衞、4號位、防守型中衞以及門將組成,其中4號位是這條中軸線的關鍵,其前提或後移將從不同程度上改變球員之間的菱形站位。簡單來説,當4號位前提進攻時,他將作為後腰負責調度全場,而當其後撤防守時,則化身為中衞填充防線人數。

在進攻端,範加爾的阿賈克斯嘗試將球控制在腳下,通過球員的菱形站位形成的出球點快速傳球,製造空間和縱深,以調度對手的防線;而在防守端,同樣通過站位形成的菱形與三角形包圍圈,三線緊縮,壓縮對手球隊的生存空間,收割球權後反擊。

在433體系下形成的菱形和三角站位以切割空間

從整體上看,範加爾對全攻全守的理解與米歇爾斯是基本一致的,同時也帶有強烈的荷蘭足球特點:荷蘭球員普遍身材高大,體能充沛,因此習慣於進行快節奏、高強度的傳跑和壓迫,而這也是最原汁原味的全攻全守足球理念。

克魯伊夫:因地制宜的改革派

與範加爾堅定不移地踐行米歇爾斯的荷蘭式“全攻全守”理念不同,更年長,也更早執教阿賈克斯和巴薩的克魯伊夫看出了這套理論體系的缺陷。正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套理論所強調的高強度傳跑與壓迫或許適合身體素質更為出色的荷蘭人,但並不一定適合習慣了細膩控球,避免身體衝突的西班牙人。由此,任職巴薩期間克魯伊夫對全攻全守理念進行了改良。

克魯伊夫

克聖認為,西班牙球員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無法像荷蘭人那樣踢出具有肌肉感的足球,變化才是適應的唯一出路。

在克魯伊夫的體系中,他開始弱化風風火火的快速傳球高速壓迫理念,取而代之的則是:在保留3-4-3(或者4-3-3)陣型球員形成各種菱形以及三角站位的基礎上,通過球員細膩的腳下技術傳導皮球,充分利用空間,尋找對手防線的漏洞。

克魯伊夫執教巴薩時,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戰術理念對這支球隊風格的影響。將球控制在腳下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更簡單高效地完成皮球的傳遞。他將4號位(就是瓜迪奧拉踢球時的那個位置)設定為球隊組織的大腦,將中前衞設定為三叉戟身後進攻的發起者。與此同時雙邊中衞大膽套邊,參與到雙邊前衞和中前衞的進攻中去。

克魯伊夫343

克魯伊夫體系中進攻端雙邊中偉插上,4號位調度

當然了,説克魯伊夫強調控球並不意味着他的足球不再講究壓迫了。事實上,任何全攻全守的球隊,都不可能放棄球不在手情況下對持球者的施壓,這種防守模型的成功是有豐富經驗可循的;只不過,克魯伊夫並不像範加爾那樣,過多關注諸如“切割空間形成壓迫局面”的理念,而是更專注於有球狀態下中前場乃至雙邊中衞參與的傳切配合,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創新。

瓜迪奧拉曾親口承認,無論是克魯伊夫還是範加爾,都對他後來執教巴薩時的經歷產生了深遠影響。

簡單來看,就夢三巴薩對控球的執着以及不斷尋求有限空間中的三角配合這兩點而言,無疑是克魯伊夫的思想主導了他的戰術。而就那一時期巴薩丟球后快速反搶時的具體形態而言,又與範加爾的主張頗為相似,因此筆者認為他是同時借鑑了二者所長的。

佩普

必須意識到的一點是,瓜迪奧拉是一個極有創新精神和實踐勇氣的主帥,當他第一次坐上巴薩帥位的寶座時,並不知道等在自己前面的未來是否光明,但他依然勇於變革的勇氣讓人肅然起敬。

汲兩位恩師之所長,瓜迪奧拉將傳控和壓迫哲學發揮到了極致,並由此一舉奠定了巴薩的夢三輝煌。

單就傳控層面而言,哈維、伊涅斯塔、梅西和布斯克茨的存在是瓜迪奧拉能夠將這一哲學發揮到極致的重要因素,你當然可以説他運氣不錯,碰到了這樣一批好球員,但反過來想,真正好運的或許反倒是哈白布和梅西,畢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巴薩夢三433體系

瓜式巴薩的4-3-3體系在中後場和中前場分別形成了兩個菱形(這也是全攻全守理念的貫徹),以保證對皮球的控制。中後場方面,哈白布之間是一個穩定的控球三角,但在受到壓迫時,防線的某一名中後衞(一般是皮克)往往會適當前提,與哈白布形成菱形站位,保證控球。而中前場方面,則以梅西回撤為標誌,同樣與哈白布形成控球菱形站位。除此以外,在皮球運行過程中,中場球員還可以與邊鋒,插上的邊後衞不斷形成局部小型三角,進一步強化對皮球的控制。

而在壓迫層面,筆者曾在過去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傳球線路導向”的逼搶策略,而這也是瓜式巴薩所採用的。

前場方面,梅西回撤形成一個菱形

中後場皮克前提形成一個不規則菱形

具體而言,在丟球的一瞬間,巴薩的丟球者會迅速向對方持球者靠近,其目的在於利用防守技巧和身體對抗延緩對手出球速度、減少其可選擇的出球線路,便於隊友合圍並封鎖剩下的出球線路。

如果反搶者第一時間斷球,那自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也無需隊友幫助,球隊直接就地展開反擊過程中的傳切配合;而若沒有搶下球也沒關係,因為此時持球者的出球線路已經被封鎖,慌亂之下他往往會選擇大腳出球。

可以看到的是,在瓜迪奧拉的球隊丟球后的壓迫和反搶過程中,他們並沒有刻意強調所謂的三角或菱形切割,但效果其實是相類似的。

巴薩夢三

必須承認,要想通過一篇三千字左右的文章同時闡明三位世界名帥對全攻全足球理念的理解是很難的一件事,因此文章在不少內容方面都做了簡化,如果各位對文章內容有什麼想要探討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