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時“冰籃轉換”!五棵松體育中心將成為“雙奧”經典場館

今天上午,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場館主任陳雙在京表示,將舉行“相約北京”冰球國內測試活動的五棵松體育中心將成為“雙奧”經典場館。

五棵松體育中心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球比賽場館,它從北京2008年奧運會籃球場館華麗轉身而來,是北京奧運遺產可持續利用的範例,是精典的“雙奧”場館,將承擔北京2022年冬奧會女子冰球和部分男子冰球的比賽。

6小時“冰籃轉換”!五棵松體育中心將成為“雙奧”經典場館

資料圖片。

為紮實做好籌辦工作,全面完成測試就緒各項任務,根據測試賽總體安排,“相約北京”冰球國內測試活動將於2021年11月7-13日在五棵松體育中心和國家體育館舉行,其中五棵松賽事活動時間為11月7-10日。現已確定有4支來自北京的男子冰球隊伍參賽,包括88名運動員、隨隊官員24人,共計112人。按照賽程安排,11月7日為官方訓練日,8-10日為比賽日,共計5場比賽。預計將有來自境外的30餘名國際技術官員、技術計分等專業人員參與賽事組織。

在北京冬奧組委的指導和海淀區組委會的領導下,目前11月冰球國內測試活動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團隊工作人員從遴選開始,就嚴格按照崗位需求進行匹配,95%以上人員都經歷過今年4月份測試活動的鍛鍊,具有一定的賽時工作經驗,通過日常工作的磨合,提高了熟悉程度和協作力度。

為實現“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目標,按照“全要素測試”的原則,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已完成測試活動一圖、一表、一冊的制定,梳理測試要點160項(包括全奧運水平測試要點97項,專項奧運水平測試要點63項),擬定風險清單316條,制定應急預案160項。目前臨時設施建設、臨電工程、形象景觀、引導標識等各項工作正在加緊推進,按計劃將於10月25日前全部完成。

同時,賽場強化疫情防控,確保精準高效。疫情防控是本次測試活動的重中之重,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始終堅持賽事運行和疫情防控並重,嚴格落實“分區不重疊、流線不交叉、界面須嚴管、人員不跨區”的原則,着力抓好“精細管理、精確流程、精準施策”,在場館層面實現整合協同、融合銜接、綜合推動、一體落實。

嚴格對標冬奧會要求,五棵松體育中心競賽館進行了針對性改造,包括房間改造、場地改造、伸縮看台系統改造、以及照明、音響擴聲系統、鬥屏改造等。其中,將原有30x60米的冰面改為冬奧會要求的26x60米,成為兩種尺寸可轉換冰場,這在國內尚屬首例,北京冬奧會後可通過轉換冰場尺寸舉辦各類冰上運動賽事,極大拓展場館可持續利用範圍。“6小時冰籃轉換”技術,是五棵松體育中心一大建設亮點,可以快速實現籃球模式和冰球模式的場地轉換,能夠大大節約日常運營成本,提高場館利用率。按照冬奧標準新建和改造完成12間運動員更衣室,結合場館特點,設計了穩健厚重和動感活力2種色彩風格,每套更衣室都是標配六室一廳:包括教練室、按摩室、磨刀室、儲物間、衞生間、淋浴間和更衣區。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作為冬奧會和本次測試活動的訓練館,將承擔熱身和訓練任務,訓練館和競賽館之間設有專用地下通道,賽時運動員可通過地下通道實現快速通行。訓練館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系統,解決了傳統冰面採用氟利昂等製冷劑耗電且不環保的問題,具備優良的製冷性能和環保特性,相比傳統制冷系統可節約40%以上的綜合能耗。

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主動與有關方面協調,按照奧運高標準、賽事寬平台、防疫新需求,科技大助力的思路,爭取相關科技創新資源支持、參與,着力推進“科技+奧運”在場館落地。團隊積極開拓思路,注重實用、創新,根據前期研究成果,將在這次測試活動中選取一些重要場景進行試點驗證,如疫情防控、場館運行管理等,探索使用智能體温監測、無接觸物品交換、通行控制等,促進科技賦能奧運,提升疫情下奧運賽事組織的效率。後續還將繼續推進科技冬奧項目落地場館,通過利用新理念、新科技、新材料,在疫情防控、節能降耗、競賽觀賽環境等方面實現更多創新應用。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孔寧 於麗爽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吳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3 字。

轉載請註明: 6小時“冰籃轉換”!五棵松體育中心將成為“雙奧”經典場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