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的球類運動之一,擁有着數以萬計的狂熱愛好者,從富有到貧困,每一個階級中我們都能看到那些熱愛足球的孩子和大人們。可以通過電視轉播看到,不管是什麼規模的足球比賽,賽場必定是座無虛席的,更不用世界盃這樣的國際賽事,那更是一票難求。
在足壇的發展史上,也湧現了許多為人稱道的足球明星,從貝克漢姆到C羅梅西,每一位球星似乎都是一羣人的青春。當然,中國足球雖成績不佳,但也出現了不少天才少年,遠在19年前,一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小朋友,卻因高超的球技,被米盧稱之為“足球神童”。
起因:人小鬼大,年少成名
這個小朋友名為周了了,因為他的父親是足球的忠實愛好者,周了了剛滿兩歲,就在父親的薰陶下,對足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父子兩人經常相互訓練,提升球技。正是在這種極其普通的訓練背景下,周了了展現出了出眾的足球天賦。
在他僅僅四歲的時候,就能夠像成年人一樣完成顛球的訓練。又因為足球運動需要長時間的大距離奔跑,父子兩人在訓練球技之餘,也會一同進行長跑訓練,為了檢驗兒子的訓練水平,其父專門為周了了報名了馬拉松比賽,在比賽中周了了也表現出了不俗的耐力和爆發力。
由於父子兩人經常在東單公園等人多之處訓練踢球,再加上週了了過人的球技,使得他也有了不小的名氣。在附近踢球或喜歡踢球的人都知道了周了了這樣一個天才兒童,甚至還有很多人會慕名前來看其訓練,更有甚者邀請了媒體對其進行報道。
一直到2002年,中國隊首次打入世界盃,讓全中國的球迷為之興奮不已,全國上下都陷入了狂熱的慶祝。而時任中國隊主教練的米盧,也成為了全國球迷眼裏的中國足球第一人,收穫了許多讚美之詞。
在某次國足活動中,眾多媒體請來了周了了,為大家表演顛球等一系列足球基本功,引起了媒體和在場大多數人們的驚歎。沒有人會相信,這麼小年紀的孩子,基本功竟然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就連主教練米盧也連連稱讚道,如果日後加以系統訓練,周了了定會是一個好苗子,是中國足球的後備力量之一。
米盧此話一説,人們似乎看到了中國足球的希望,看到了中國足球的未來。從那以後,關於周了了的話題便在媒體的傳播下逐漸被誇大,“足球神童”這一稱呼,便不脛而走,周了了也成為了當時家喻户曉的小球星。
墮落:四處宣傳風光不已,浪費訓練時間
名聲越來越大的周了了,不僅總是受到國內媒體的邀請和採訪,就連韓國媒體都邀請周了了為其拍攝了相關的足球紀錄片,年紀尚小的周了了並不知道自己面對的將是什麼,在他自己眼裏,也僅僅是在鏡頭前展現一下自己的訓練成果罷了。
不僅如此,此後周了了的日常起居和訓練過程,都會有媒體進行跟蹤拍攝記錄,為的就是記錄這位''足球神童''的成長過程,作為該媒體日後宣傳的重點內容。
但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周了了全國各地四處奔走,面對眾多新聞媒體的輪番採訪,根本沒有自己的訓練時間,這也讓年僅十多歲的周了了十分疲憊且迷茫。曾經的足球,是自己和爸爸消遣娛樂的共同愛好,如今卻變了味道。
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足球的表現越發地不盡如人意,國家隊也一度成為了球迷謾罵詆譭的對象。而曾經那個被寄予厚望的天才少年,也因為國足的墮落和媒體的過度報道,逐漸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不了了之。
直到兩年後,某家媒體再次曝出周了了的相關信息:正在接受專業系統的足球培訓時,網友和球迷才想到了這個小孩子。但當週了了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時候,卻和幾年前天差地別,如今的周了了隨着年紀的增長,體態發福,怎麼也無法讓人聯想到這個肥胖的少年便是曾經的“足球神童”。
傳言説,周了了的父親為了能夠讓他恢復曾經的體態,便給他制定了十分嚴苛的減肥計劃。也正是如此,他的足球訓練一拖再拖,直至泯然眾人。
如今已過去19年之久,如若周了了在年少時沒有被攝像機和閃光燈環繞,而是抓緊時間訓練,提升球技。如今的他應該正值當打之年,在球場上風生水起。可他卻還沒踏入賽場,就已經蹤跡全無了,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終結:昔日天才今已沒落,錯在於誰?
一個曾讓國家隊教練稱讚的足球天才少年,為何卻沒能真正地走上職業足球的道路,這期間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都需要我們每個人深思。
首先,家庭問題。作為周了了的父親,一名成年人,沒能經得起曝光率和知名度的考驗,將自己的兒子作為賺錢的手段,不斷地將正值訓練階段的周了了推至媒體跟前,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導致周了了浪費了大量的訓練時間。任何體育訓練都需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所收穫,即便是冠以天才的名號,也不能忽略訓練的重要性。
其次,社會問題。媒體過於關注周了了,一個年紀尚小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將來的選擇是什麼,他僅僅將足球當作了自己的愛好,可社會和國足球迷卻將為國足效力的重擔壓至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身上,屬實有些過分。再加上媒體大肆的宣傳方式,使得關於周了了的消息內容被不斷誇大。
正所謂:天才是百分之1的智慧加上百分之99的努力。天才固然存在,但如果不正確和合理地對待自己的天賦,即便是天才,也終將沒落。
小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望。但在每個孩子的成功過程中,家長也應該找到那條最適合孩子的道路,而不是盲目自信,拔苗助長。
就如同上文提到的周了了一樣,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其每一項愛好,而不是將孩子的愛好當作自己牟利出名的手段和方式,也不能將孩子的愛好定性成他今後所要從事的行業。
神童和天才固然存在,但也要找到其自身的特性,加以引導,才能走上正軌,成為最終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