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豪門陷入“孤立”:15個對手“順從”足協,自己卻在掙扎

2020賽季結束後,足協正式推出了俱樂部非企業化名稱要求,也就是外界常説的中性名,看似簡單的改名,背後卻夾雜眾多因素,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老牌球隊的態度,顯然,使用了20多年的名字説變就變令國安、泰達、建業等老牌球隊難以接受,但若想繼續踢中超,改名是必然選擇。目前,足協當初規定的兩個階段已完成,隨着武漢卓爾官宣改名為“武漢足球俱樂部”後,中超絕大多數俱樂部新隊名已出爐。

中超豪門陷入“孤立”:15個對手“順從”足協,自己卻在掙扎
應該説,過去2個月的時間,中超16支球隊的中性名過程主要有四種情況。一是無需改名,去年初,大連一方改名為“大連人”,已提前完成中性名,而深圳佳兆業在足協的備案一直是“深圳足球俱樂部”,所以同樣無需改名。

二是改為僅是省市名字的俱樂部名稱,恆大幾乎是最早展開中性名調整的俱樂部,恆大選擇了“廣州隊”,而江蘇蘇寧、河北華夏幸福、青島黃海、武漢卓爾也緊隨其中,更改為江蘇隊、河北隊、青島隊、武漢隊。

三是具有一定特色的中性名稱。在恆大選用“廣州隊”後,富力則是用了“廣州城”;建業雖曾改為“洛陽龍門”,但由於爭議較大,最終選定了“河南嵩山龍門”,代表了鄭州、洛陽兩個地方特色;老牌球隊泰達則是選用“津門虎”,此名字獲得了足協的肯定;魯能雖改名但也是部分保留,前者去掉了“魯能”,留下了“泰山”。

中超豪門陷入“孤立”:15個對手“順從”足協,自己卻在掙扎
申花較為幸運,不存在股東關聯品牌,時隔20年後,再次啓用了“申花”二字;亞泰情況類似,更改股東名稱後,“亞泰”成功保留;另一支上海球隊上港更名為“海港”,也具有地方特色,而且“上海海港”實際上也可以簡稱為“上港”;上賽季的黑馬重慶當代則改為“兩江競技”。

第四種情況最為特殊,而且只有一種球隊。儘管中性名方案出台後,曾有不少球隊向足協提出意見,但從結果看,15傢俱樂部均已“順從”足協,只剩下國安被“孤立”,可謂“孤軍奮戰”。此前,在接到足協通知後,國安大股東中赫集團就曾表態堅持留名,特別是與足協溝通無果後,採用了股權轉讓的形式,中赫有意收購中信股份。

中超豪門陷入“孤立”:15個對手“順從”足協,自己卻在掙扎
中信在1月31日截止日期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公開轉讓股權,但令人意外的是,雖然只是1元轉讓,但背後卻是數億元的負債,中赫收購壓力巨大,因而雙方已進行了多次談判,股權轉讓始終沒有結果,足協的等待時間是有限的,如果2月底前還無法完成受過,中赫只能接受現實,放棄使用了28年的老品牌“國安”,“北京隊”將成為首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56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超豪門陷入“孤立”:15個對手“順從”足協,自己卻在掙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