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以説假球在中超聯賽中是一直存在的,在目前的限薪政策下,足協更要對假球、賭球和黑哨嚴加防範。
該報表示,在反賭掃黑之前,中國足球有着非常嚴重的賭球,一些球員以出賣自己的球隊為手段,
從賭博公司或相關利益者手中,通過佣金、賭球等方式獲取經濟利益,一些俱樂部的投資人和管理層也有參與。
2015年到2019年期間,中國足球處於瘋狂的泡沫時代,
球員的收入動輒税後1000萬、2000萬人民幣,球員們是既得利益者,根本不必冒風險,而他們不參與,其他角色球員也無法操控和左右球隊。
《足球報》分析稱:“在目前的限薪政策下,球員的收入大幅度降低,頂薪球員的減薪幅度超過80%,中低收入者也要打個對摺,現在中乙的薪金,一般就是1萬到2萬,年輕隊員則只有幾千塊錢,
不僅僅是球員,中超、中甲和中乙的投入大幅度降低,目前中乙投入最低的已經低至500萬人民幣以下,
投資人資金緊張,球員收入降低,理論上,假賭黑的土壤其實就誕生了,
這也是2021賽季中國三級職業聯賽的風險所在。”
該報表示,在過去幾個賽季,裁判的表現不太理想,部分裁判存在嚴重的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這已經不是業務能力的問題。
至於圈子文化和山頭文化,也非常明顯,其中雖然可能不涉及金錢交易,但問題已經不小。
足球報透露:“2021賽季,足協對待裁判非常認真和嚴厲:
4月2日,職業聯賽裁判培訓班開班,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錢熊飛、足協紀委書記、執委閆佔河等參與會議併發言,氣氛頗為嚴肅;
中國足協也出台了多項對裁判的監管措施,比如設立俱樂部申訴機制,重要裁判問題評議公開等。”
據《天津日報》報道,上賽季聯賽各種爭議判罰持續發生,
儘管足協受理了很多俱樂部的申訴,但實際上裁判的公信力和口碑已經在持續走低。
對於當前國內裁判的口碑,津媒點評表示,剛過去的2020賽季,涉及三級聯賽的裁判員執法,實實在在出現了很多問題,
整個賽季中,有超過半數的球隊向中國足協申訴過裁判的判罰問題,有的球隊甚至“一訴再訴”,
哪怕中國足協出於保護裁判的考慮,對申訴採取“只接單、不回應”的態度,
但是裁判們的執法公信力和社會口碑,客觀上卻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