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終極目標:打造平原上"最快的冰"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體育

國家速滑館的中外工作人員在比賽間隙修整賽道。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不久前,“相約北京”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精彩上演,高質量的冰面贏得國內外選手一致點贊。

對於眼前的冰面,見證了國家速滑館從無到有的場館運行團隊主任武曉南格外自豪,“這是北京冬奧會使用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系統第三次正式製冰,中外製冰師配合越來越默契,僅用10天時間就完成了比賽場地製冰工作。”

製冰,是冬奧會場館技術實力的綜合展現。“冰絲帶”建設之初,便將打造最快、最環保的冰面作為目標。“最快的冰”背後,藴藏着中國智慧,講述着攜手合作的故事,也寄託着中國冰雪產業的未來。

更環保的技術

44歲的國家速滑館規劃發展部副經理馮剛,參與了10多年的冰場施工工作,大大小小的冰面制了不少。可是為北京冬奧會製冰,還是讓他心裏沒底。

沒底,主要來自於製冰技術。“冰絲帶”設計規劃時,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專家建議採用國際慣用的環保製冰技術。但中國團隊經過1年半的摸索,決定選擇技術更先進、能耗更低的二氧化碳製冰技術。

“中國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在‘3億人蔘與冰雪’的目標下,人工製冰不能再使用能耗高的老技術了。”國家速滑館製冰系統設計負責人馬進説。儘管技術領先,但將二氧化碳製冰技術應用於冬奧場館,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國家速滑館冰面面積近1.2萬平方米。採用新的環保製冰技術,其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於植樹超過120萬棵所帶來的碳排放減少量。與此同時,採用二氧化碳製冷,可將冰面温差控制在0.5攝氏度內,更有利於運動員滑出好成績。

制平原上“最快的冰”

在速度滑冰項目上,高原冰場有獨特的優勢。此前,速度滑冰的世界紀錄大都出自於加拿大卡爾加里和美國鹽湖城的高原冰場。

國家速滑館場館運行團隊主任武曉南説,“冰絲帶”的終極目標,是成為平原上“最快的冰”。

為了打造“最快的冰”,來自加拿大的製冰師馬克·麥瑟來到了中國。年屆花甲的他,擁有40多年的製冰經驗,參與過5屆冬奧會速滑場館的製冰工作。

雖然經驗豐富,但採用新技術製冰,對馬克來説同樣是個挑戰。

比如,製冰所用的水中,提純水和自來水的配比在每一個冰場都不一樣。為了達到最優的電導率,水的配比需要馬克靠經驗調整。與此同時,場館的温度和濕度也需要在製冰的過程中不斷調適。對這些細節,包括馬克在內的製冰師孜孜以求、一絲不苟。

除了外籍專家,多名中國製冰師也加入了馬克的團隊。與馬克的合作,讓他們獲益匪淺。製冰師何小龍還記得,在冰面上水時,馬克要求必須在45分鐘內完成一圈,這樣能夠讓冰面更平整。在此前,國內的製冰師很少有這樣的嚴格操作。

國內外製冰師的協同配合,讓中國製冰師迅速成長。今年4月“冰絲帶”第二次製冰時,中方製冰師團隊歷時7天,獨立完成了場館訓練道和多功能場芯的製冰工作。

如今,馮剛的心裏更有底了。他説,冬奧的經歷,讓大家找到了和國際製冰師的差距,為場館賽後的長期運營積累了經驗、培養了人才。

培養製冰人才

除了中方製冰師,還有一羣年輕人在冰面上磨礪成長——兩年前,國家速滑館、國家游泳中心與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共同開設“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場館製冰過程中,年輕學子親身參與、學習,感受冬奧品質和中國速度。

近距離觀察製冰師工作,學生張強感慨道,在製冰師心裏,製冰就像製作一件心愛的藝術品。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也能獨當一面,成為有責任擔當的製冰師,做出近乎完美的冰。”張強説。 對於“收徒”和培養人才,馬克也有極高的熱情。“我做這項工作已經超過40年了。製冰工作很有挑戰,但從事這一職業的人越來越少。”他説,隨着中國冬季運動發展,本土製冰人才大有可為,而這將是北京冬奧會的重要遺產。

舉辦綠色冬奧、科技冬奧的決心,與掌握領先技術的中國智慧,讓“冰絲帶”成為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的冬奧場館。如今,經歷了三次製冰考驗的“冰絲帶”,已經為冬奧會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