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之間——專訪中國男子佩劍運動員許英明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高萌 董意行)中國男子佩劍運動員許英明今年剛滿三十週歲。

  小學五年級時,他因個子高挑又活潑好動而被當時番禺區業餘體校的擊劍教練嚴國慶挑中。第一次站在劍道上,許英明內心充滿了迷惑與崩潰:“當時(對擊劍)完全不懂……我從練擊劍的第一天開始就想過(放棄)。那時候剛離開家,想家但又不能給人看到,很丟臉。就偷偷地哭,哭完再回房間。過了一兩個月,完全不想回家了,(因為)玩開心了。”

  許英明還完全沒有料到,眼前這陌生的面罩與劍,將會如此長久地與自己相伴。“是擊劍選擇了我,不是我選擇了擊劍。”他説。

進退之間——專訪中國男子佩劍運動員許英明

  2011年10月21日,廣州隊的許英明在慶祝勝利。當日,在江西理工大學體育館進行的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擊劍項目男子佩劍團體決賽中,廣州隊擊敗南京隊,奪得冠軍,天津市濱海新區隊名列第三。新華社記者周密攝

  但這一路走來,並非都是鮮花和掌聲。

  許英明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中國佩劍的黃金期。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仲滿奪得男子佩劍個人金牌,實現了中國奧運男子擊劍金牌零的突破,與此同時,女子佩劍獲得團體銀牌。果決迅速、熱血沸騰的佩劍比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那些巔峯時刻,卻也成了之後十幾年中國佩劍軍團鮮有的高光時刻。

  創造巔峯的中國男子佩劍隊“80後”一代退役後,以許英明為代表的“90後”一代成了中國男佩的中堅力量。全運會、亞錦賽、奧運會……他數不清自己參加過多少大小的賽事,而回憶起來,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國際劍聯佩劍大獎賽莫斯科站。在那次比賽中,許英明一舉拿下了男子佩劍個人亞軍。

  “因為我知道自己積分不夠,參加不了里約奧運會,特別不開心。反正剩下最後一場大獎賽了,我就是上去玩。當你特別想要一個東西的時候,你特別(容易)做不好。但當我知道自己打不了奧運會的時候,就享受擊劍、享受過程了。(那次)比之前打比賽放鬆一百倍,越打越勝,然後就打到第二了。那個過程我覺得是,原來吃了這麼多苦,我也嚐到了一些甜。那一次進決賽,真的很美妙,整個人興奮到晚上也睡不着。”

進退之間——專訪中國男子佩劍運動員許英明

  2018年7月24日,中國隊選手許英明(左)與俄羅斯隊選手易卜拉欣莫夫在比賽中。當日,在江蘇省無錫市舉行的2018世界擊劍錦標賽男子佩劍團體賽16進8的比賽中,中國隊以37比45不敵俄羅斯隊,無緣八強。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而競技體育的殘酷性在於,多數較量的結果都難以以個人意志為轉移。與對手、與自我、與時間,皆如此。

  儘管嘗過“輕裝上陣”的甜頭,但許英明坦誠自己還是“差一點突破”、總是“想贏、想太多”。於是,在稱得上是中國男佩“青黃不接”的階段裏,時間一閃而過。三十歲的許英明,一如二十多年前,再度站上了人生岔路口,在進退之間尋找自己的機會。

  一同訓練、一起長大的隊友們陸續退役,轉向幕後或開啓新生活;與此同時,大批新生力量奔湧而來,許英明坦然接受自己成了一名“老將”:“每個小朋友或小隊員都很想贏我、想衝擊我、想把我的位置打下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等他們有了突破,中國擊劍事業的發展也會有新的突破。”

  “無論如何都不會離開擊劍”的同時,許英明開始考慮新的人生方向。暫別運動員身份、以國家隊臨聘教練的方式輔助主教練,是他最近的嘗試。“要敢打敢拼、要動腦筋、還要有強大的心態”,這些都是許英明心中值得傳承下去的擊劍精神。

進退之間——專訪中國男子佩劍運動員許英明

  7月24日,中國選手許英明在比賽中。當日,在東京奧運會擊劍項目男子個人佩劍32強賽比賽中,中國選手許英明以12比15不敵意大利選手薩梅萊,無緣16強。 新華社記者李明攝

  此外,他還表示,自己仍會回到賽場上來,在成績方面也依舊保留了目標:“明年就是咱們家(舉辦)的亞運會,希望能拿個冠軍。”

  許英明用“格鬥”與“芭蕾”來形容自己心目中的擊劍:“劍道上的格鬥,不是誰把誰打趴下,而是在鬥智鬥勇間取勝。”而談及“芭蕾”,他反問一句——“你不覺得擊劍很美嗎?”

  擊劍賽場上,每位選手都在攻守之間尋找自己的機會,大腦的瞬時決斷與身體的條件反射都會影響比賽的走向;而在人生路口,三十歲的許英明也在進退之間不斷印證着自己説過的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打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節奏。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就去做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9 字。

轉載請註明: 進退之間——專訪中國男子佩劍運動員許英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