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中國足球圈,關注度最高的事無疑就是關於球隊改名一事,這其中最為堅決的無疑是北京國安,雖然有球迷調侃北京國安就改成北京觀,喊出來的效果都一樣,但北京國安隊從上到下,都對改名一事是頗為牴觸,甚至是堅決反對,據傳聞,如果足協依然要讓國安改名,國安內部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就是俱樂部股權轉讓,效仿申花,以求保住北京國安這一塊足球品牌。可能連足協都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改名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難道足協這次又要好心辦壞事了嗎?
中國足協史上做過多少蠢到不行的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這裏就不在多説了,我們就來説説這次俱樂部改名的始末。早在幾年前,足協就發佈過一個意見徵求稿,目的就是針對球隊改名一事來試試水,在這份意見稿中,足協表示為了打造百年俱樂部,為了讓足球成為地區的文化,於是要求各個俱樂部着手將俱樂部名稱改為中性名。當時的足協由於不敢一杆子打死,於是表示部分從甲A時代就開始使用的球隊名稱,可以繼續保留。毫無疑問的是,這份意見稿在當時還是取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一來像國安、申花、建業、魯能等這些足球意義大於企業意義的名稱得到了尊重和保留,二來這也能避免俱樂部到處搬遷名字隨意亂改的情況。當時足協給了各支球隊三年的時間修改,而今三年之期已到,足協也露出了其真實的目的。
下賽季的中超,足協進行了大刀破釜的改革,一是限薪令的出台,二就是強制進行中性名改名。限薪令咱就不説了,就來説説這個中性名改名,在最近足協出台的文件中,明確表示所有俱樂部都必須改為中性名,以前定義為中性名的只要俱樂部和該企業之間還有聯繫,那就不再具備中性名的屬性,需要修改。也就是説,現在國安、建業、泰達、魯能等俱樂部都需要改為中性名,而申花由於名為申花的企業與現在的申花隊沒有任何關聯,屬於是可以保留的。正是這最新的條款,讓足協在中性名改名一事上處在了風口浪尖,因為無論是國安還是泰達還是建業亦或是魯能,都是當地一個深入人心的足球文化和標籤,直接一刀切,讓很多人表示不可接受。這其中最為激烈的無疑就是北京國安,國安已經向足協陳述了相關材料,表述了國安是北京的足球標籤,是可以保留額,而且一旦足協還是不通過,國安已經準備用股權轉讓的方式效仿申花, 以求保住北京國安這個足球符號。
我們再回過頭看看,足協要求的改名,首先從根源上説,中性名改名是有利於中國足球的發展,畢竟我們的鄰居日本就曾經歷過這樣的中性名改名,改名後的鹿島鹿角、仙台七夕、清水心跳等極具當地氣息和特色的名字已經成了終於的符號和標籤。改中性名一事其實沒啥大毛病,但是呢問題就在國安、建業、泰達、魯能這樣的名字,確實,這些名字是與贊助球隊的企業有所關聯,但是這些名字已經在當地成為了深入人心的足球符號和標籤,其足球意義本身已經大於了其企業意義,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國安、建業、泰達這些企業是幹什麼的,但提及這幾個名字,都知道這是中國足球界的一支勁旅,這不就是中性名改名的目的嗎?足協依然強制要求這些中性名改名的意義又何在呢?脱褲子放屁?還是説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呢?
最後,如果國安真的被逼無奈選擇用股權轉讓的方式來保住國安這個名字,這又是個什麼事呢?本身俱樂部改名為中性,就打消了很多企業想要搞足球的念頭,現在好了,連投資了幾十年足球的企業,也因為改名被趕走了,這樣真的好嗎?反正我是搞不懂足協這些人是怎麼想的,不過我覺這出大戲還遠沒到結束的時候,後續足協到底會幹些什麼,我們靜觀其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