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北京,天漸漸冷了,冬奧會的熱度卻越來越高了。
2022年北京冬奧會,智慧與科技的廣泛應用成為本屆盛會的一大亮點。無論是場館建設、基礎設施,還是轉播技術、智慧服務,北京冬奧會得到了大批科技成果助力,無所不在的科技應用場景,彰顯着冬奧會與高科技的深度融合。
(一)藏在冰面裏的“世界第一”
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舉行。其中,北京賽區包括國家速滑館、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首都體育館和首鋼滑雪大跳台,將承擔冬奧會全部冰上項目和單板滑雪、自由式滑雪的大跳台項目比賽。
在擁有亞洲最大全冰面設計的“冰絲帶”國家速滑館,大大小小的科技元素使這座場館創下世界體育場館之最。據悉,“冰絲帶”採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就像一個巨大的呈馬鞍狀的羽毛球拍“繃”在了場館的上方。採用這種結構設計,國家速滑館的用鋼量僅為傳統屋面的四分之一。無論是建造技術、還是建設速度,均體現了中國當前建築行業的最高水平。
在場館內部,“冰絲帶”的冰面面積達1.2萬平方米,是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直接蒸發製冷冰面的冬奧速度滑冰場館。國家速滑館製冰工程設計負責人馬進説:“採用二氧化碳製冷,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度以內,不僅效能可以提升20%以上,製冷也更加均勻,温度最均衡,不會出現冰面硬度不均勻的情況。”他表示,在製冷的同時,所排出的廢熱也進行回收,用作場館的除濕、修冰及生活熱水的加熱。
這將是冬奧史上首次大規模應用該項技術,在以0.001秒計時的高水平競技中這些因素尤為關鍵。同時,“冰絲帶”通過智慧管理,使得館內氣温分層。冰面一個温度,確保冰面標準穩定;運動員比賽空間一個温度,保證運動員體温體感,有利於創造最佳運動成績;觀眾席一個温度,可以達約16℃,為觀眾營造一個舒適的觀賽環境。
(二)智慧造雪與大跳台積木
“雪飛天”首鋼滑雪大跳台是冬奧會北京賽區唯一一個雪上競賽場館,將在賽時承擔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單板滑雪大跳台兩個比賽項目,產生四枚金牌。
在這裏,科研人員最新研製的智慧造雪機將展示強大的功能。據悉,這種造雪機擁有塔式旋轉支架,因為站得更高,比傳統機器射程範圍更大、更廣。同時,科研人員藉助注水、壓實等技術手段,成功製造出符合大陸性季風氣候的雪質,通過壓雪機和雪硬度儀,快速對賽道進行修整,從而保證賽道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目前已經完成了“儲雪”實驗,經過春、夏、秋季的“考驗”,約有60%的雪被儲存下來,從造雪、保雪、儲雪三個方面,確保北京冬奧會的用雪“自由”。
除了保證雪質,首鋼滑雪大跳台的賽道實現了單板滑雪與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賽道的快速切換。研究人員根據不同項目的賽道特點,研發了正四面體的模塊及正四面體連接節點,實現賽道剖面的轉化。
大跳台項目協調部負責人劉玉川告訴記者:“通過改變鋼結構的搭建,改變起跳台的角度,就好像用大約1100個模塊搭‘積木’,使賽道曲面發生改變,實現轉換需求,可反覆多次搭建。”
(三)“水冰轉換”集齊六大科技
在首座“水冰轉換”的雙奧場館國家游泳中心,“智慧建設”是“冰立方”最大特色。
作為世界上唯一水上項目和冰上項目均可運行的雙奧場館,也是世界上首個在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奧運場館,國家游泳中心在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充滿了科技智慧。
在這裏,建築、結構、製冰、除濕、照明、聲場等眾多科技領域新成果得到應用。
在“水冰轉換”的技術難點問題上,科研人員通過在比賽大廳中部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擁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向記者介紹,“水冰轉換”依靠可轉換結構體系以及可拆裝製冰系統等技術,實現了高水準、高效率地華麗轉身。
同時,“冰立方”賽場新建一面170平方米的“巨幕”,以及科研團隊推出的“冰壺運行捕捉技術”,將在比賽實時展示冰壺的運行軌跡,增加觀賽樂趣。
(四)機器人防疫大顯身手
在“冰立方”場館大廳,一台台“行走”的機器人正在忙碌工作。據悉,北京冬奧會期間,機器人將在各大賽區承擔大量的工作,“它們”分工明確,智慧快捷,是冬奧會最重要的“志願者”。
在防疫背景下,機器人可以測量館內人員的體温情況,也可以進行消毒試劑的噴灑工作。據悉,機器人將被廣泛用於冬奧會場館的大面積消殺,單台機器人消毒面積最多可覆蓋1000平方米以上,續航時間4到5個小時,一分鐘消毒面積可達36平方米。
UV紫外線消毒機器人通過紫外254納米紫外線波長的光波,可以對賽區進行消毒,消殺效果非常徹底,將被應用於冬奧場館核心區域的小場景消殺工作。
同時,科技智慧運營平台將在冬奧會期間發揮科技力量,實現科技防疫。據瞭解,通過內場感知網絡和隨身感知終端,實現全面呈現人員的動態流線、聚集接觸的情況和區域停留的時間等具體信息,助力冬奧場館防疫防控。
除了防疫,科研人員研發的5G送餐機器人、室外物流機器人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既減少了人員接觸,也使承擔起大量的運送工作。在科研人員研發的智慧餐廳,自動餐飲設備能夠24小時運作,保證點餐、制餐、出餐全流程自動化完成。每一台智能烹飪設備均配置了信用卡及手機支付系統,方便各國人員點餐。
有意思的是,智能咖啡設備也將應用於本屆冬奧會。一台雙臂協作機器人可以左右開工,精準執行各種動作,完成取豆、稱重、取水、上水、沖泡等一系列咖啡製作工藝,同時,機器人能夠復刻大師級手衝咖啡的流程,像咖啡大師一樣進行拉花功能工藝展示,全程只需4分鐘,就可製作一杯醇香的咖啡。
此外,無人車售賣、無人車清掃和無人超市等服務也將為運動員、教練員提供自動跟隨、行李運送、音樂互動表演等多種服務。
(五)媒體轉播全面上雲
奧運賽場爭金奪銀,如何為觀眾提供最實時、最立體的觀賽體驗,雲上科技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目前,5G信號已覆蓋冬奧會所有場館和連接場館的道路,包括高速行駛的京張高鐵,也有穩定、連續的5G信號覆蓋,為超高清視頻、智能服務等新的應用場景提供了必要的網絡連接。
本屆冬奧會,將首次實現冬奧會歷史上的雲轉播,即以“全雲+全IP+全移動+接入即服務”,依託5G+超高清媒體處理+AI+雲大物+區塊鏈技術,打造全雲、全IP、全移動、全網接入即服務的四全雲轉播平台。
應用雲轉播系統,冬奧會現場採集、雲端處理和遠程導播製作將被分成三個環節,極大降低了轉播成本,同時也極大縮減了現場工作人員。據悉,這套雲轉播系統提供了12個機位,屆時,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切換機位,觀看比賽。值得一提的是,“交互式多維度觀賽體驗技術與系統”將首次出現在電視轉播中。據悉,這一系統採用了“自由視角”視頻技術來展現冰球等冬奧會項目的比賽。
觀眾通過電視、手機或VR設備觀看比賽時,可以自己當“導播”,隨時改變賽場的視角和位置,全方位地欣賞賽場上運動員的一舉一動。
除了雲計算、人工智能、5G.......本屆冬奧會上,可穿戴式智能體温計、室內多自由度模擬滑雪訓練系統等諸多科技成果的出現,無不彰顯着中國科技在冬奧會上的廣泛應用。
運動員們在奧運賽場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中國的科技力量又何嘗不是讓奧運會成為展示自己的舞台呢?北京冬奧會,將註定因為科技而更加精彩!
來源:新聞晨報綜合周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