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要求俱樂部改中性名,作為中超霸主廣州恆大淘寶一聲不吭地完全照做,很快就把俱樂部的名稱改為“廣州足球俱樂部”,連打擦邊球的想法都沒有。至此,中超的江湖再無恆大!從此,亞洲賽場再也看不到令對手聞風喪膽的“恆大”。
事實上,雖然默不作聲地率先完成更名,但作為中超球迷人數最多+最有名氣+最有影響力的俱樂部,明眼人都能看出,恆大是這次俱樂部更名中的最大吃虧者,沒有之一。
中超影響力最大的幾家俱樂部,上海綠地申花改成上海申花,北京中赫國安大概率改成北京國安,山東魯能泰山基本改為山東泰山,這三隊的俱樂部新名稱,都只是從原名中減掉了2個字。唯獨廣州恆大淘寶變為廣州,是直接砍掉了4個字。
恆大的改名虧大了!這些年辛苦在國際足壇攢下的名聲和品牌從此被化為無形,一切都要推倒重來,重新建設。改名後的廣州隊想形成新的品牌效應,不知道又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才能達到恆大今天的影響力。
恆大的影響力有多大,在國內和亞洲足壇我們瞭然於胸,其實在國際足壇,恆大的名聲也不小。近日,有記者談到中超俱樂部在歐洲的影響力,表示恆大是在歐洲最有名的中超球隊。
近日,體壇週報國際記者濱巖表示在歐洲有3家中超球隊最出名,除了恆大,另外兩隊分別是上海上港和河北華夏幸福。當然,華夏幸福能壓倒其他中超豪門排第二,是很多人料想不到的。
濱巖寫道:“歐洲圈子裏,十個知道一點點中超的人10個都知道恆大,歐洲媒體報道中超俱樂部,恆大佔53%的篇幅,第二個是華夏12%,第三是上港7%。中國體育媒體報道中曝光率第一也是恆大,非廣州球迷喜歡的第二傢俱樂部,恆大也排第一位。”
也就是説,在歐洲的足球圈子裏,但凡知道中超的人,都知道恆大。恆大是中超球隊中在歐洲曝光率最高的球隊,被報道篇幅佔中超的過半。歐洲如此,在南美也差不多如此,就更別提在國內或者亞洲足壇了。
由此可見,恆大在國際足壇的影響力之大。但俱樂部更名後,恆大這些年所竭力建立的一切都蕩然無存,辛苦打下的品牌徹底被化為無形。未來外國人可能沒人知道廣州隊是誰,但一提恆大肯定有不少記憶猶新。
上海上港改名為“上海海港”,由於名稱相近,意義類似,多少繼承了投資人的品牌效應,而恆大的則是被倒得一滴不剩。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品牌沒了,繼續投資的意義又何在?記者豐臻一針見血:“恆大明年沒有外籍隊員也不要驚訝。也是,你突然廣州隊了,我砸10個億還合適嗎?又不是公益組織。”
據悉,因為中超賽會制等原因,保利尼奧想離開恆大,而恆大也表態放人。個人覺得,恆大之所以沒做挽留,有三點原因。一是尊重保利尼奧的心情和選擇,二是實在不得已而為之,至少現在賣出還能撈回點本,還可以節省開支,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呢。
但第三點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在足協一次次,年復一年的政策折騰下,恆大也累了。再加上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後品牌效應不復存在,再套用以前那種玩法已經行不通。以前恆大每年可能想都奪冠,但如今一想:聯賽如斯,菜鳥互啄,拿個冠軍也不痛快。
有了8箇中超冠軍打底,奪冠中超對於恆大最多是錦上添花,既然意義不在,不如縮小投入,誰愛奪冠誰就奪去。成績已經不再重要,這應該就是恆大為何痛快承諾放人保利尼奧的最大原因。
如今恆大所需做的,就是把恆大足校這個盤子打理好,未來為中國足球多輸送幾個足球人才。如果未來能成為中國足球人才的搖籃是最好不過,把恆大足校打造成亞洲的拉瑪西亞,也算是一種不錯的追求。
有意思的是,中國足球似乎總是10年一個輪迴。2002年國足打進世界盃,之後10年間中國足球跌入低谷。2010年後恆大開啓了中超新時代,但也只用了10年,這個所謂的“金元足球”時代就此謝幕。
恆大這次的更名很快,球迷也沒有任何抗爭,一切都很順利。但海面平靜,不等於海底沒有暗流湧動。歷經10年把盤子造大,卻被一紙通知就把它打碎。換你,你會再造一個嗎?
俱樂部發揚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在競技賽場勇奪第一,這是何等榮耀和正常的事情,不料卻被足協領導拔高到無助於中國足球進步的高度。體育精神被政績思想嚇退,換你,你的心不會拔涼拔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