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香港12月6日電 (記者劉潔妍)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訪港帶動體育熱潮,激發愛國熱情。繼4日多場活動展現精湛技藝,最後一天行程裏,“奧運天團”繼續與香港各界交流互動。“亞洲飛人”蘇炳添、乒乓球名將馬龍、重劍奧運冠軍孫一文、舉重奧運冠軍呂小軍、賽艇女子四人雙槳冠軍崔曉桐,以及國家游泳隊教練王愛民5日來到香港理工大學舉行報告會,分享追求夢想、為國爭光的奮鬥故事。
“不向命運低頭,排除一切困難,為了夢想拼搏向前”“看着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因我而升起,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都與祖國緊緊相連”……奧運冠軍們在現場真情流露、妙語連珠,給香港年輕學子帶來精彩一課,激勵他們堅持不懈,勇敢奮鬥。有學生會後表示:“奧運運動員為國增光,我會以他們為榜樣,將不屈的精神傳遞下去。”
蘇炳添:取得的突破源於國家的強大
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站上百米男子決賽跑道。有網友稱其為“蘇神”,他在報告會現場卻表示自己心中的“蘇神”另有其人。他就是蘇樺偉,代表香港參加過多屆殘奧會,取得6金3銀3銅佳績,同時保持多項世界紀錄。蘇炳添説:“因為我在蘇樺偉身上,見到兩地青年為了夢想奮鬥的同一種信念,就是不向命運低頭,排除一切困難,為了夢想拼搏向前。”
多年運動生涯中,蘇炳添受過挫折,遇到過瓶頸,經歷過低谷。然而,堅定目標、不懈努力、相信自己,讓不可能變為了可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走出低谷,在東京奧運會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蘇炳添説,“這也是中國體育一代代田徑人的拼搏與傳承所換來的成果。”
蘇炳添表示:“我取得的突破都源於國家的強大,我感恩於這個偉大時代,感恩於國家給予我的一切。”正因為心中保持感恩,始終胸懷祖國,才讓他燃起鬥志,充滿信心,堅定要為中國人、為亞洲人爭氣的決心。
蘇炳添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亞洲選手、中國選手可以站在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起跑線上,也希望這種體育精神能不斷激勵着內地和港澳的青年同胞攜手並進,共同進步。
馬龍:“比心”送給艱難時刻沒有放棄的自己
報告會上,三屆奧運會取得五枚金牌的馬龍分享了自己的追夢故事。他表示,自己從小就許下願望,希望有一天能代表中國出戰,贏得冠軍。他拼命訓練,18歲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2015年登頂男單冠軍。“在里約(奧運)週期,我沒有輸過一場外戰,外媒更是用‘六邊形戰士’來形容我。”2016年馬龍獲得男單奧運冠軍,成為“大滿貫”選手,“看着五星紅旗在里約奧運賽場因我而升起,是我最幸福的時刻,終於實現了‘為國爭光’這個小時候的夢想”。
東京奧運會開始前,有記者問他“害怕失敗麼?”馬龍坦言,害怕失敗,但更想贏。帶着這份信念,32歲的馬龍再次站在奧運會的賽場上,最終收穫兩枚金牌。比賽結束後,馬龍向所有觀眾“比心”的一幕成為經典畫面,他説:“這個心也送給自己,送給那些艱難時刻沒有放棄的自己。”
在金牌和冠軍之外,馬龍表示,乒乓球教會他最多的就是如何面對輸贏。“作為競技運動員,賽場上,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輸贏,只有你抱着必勝的決心和努力,你才能走向成功;但體育運動教會我們的又不僅僅是輸贏,還有在失敗後重新來過的勇氣、絕境處不放棄的信念。”
孫一文:夢想與祖國緊緊相連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是重劍奧運冠軍孫一文的人生信條。“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都與祖國緊緊相連,因為付出了巨大的心力鑽研戰術,所以‘亮劍’的那一刻,我不困惑。因為在一次次顛覆自我中磨鍊,所以我敢於‘一劍封喉’,絕不畏懼。”
“我不敢説自己是最刻苦的運動員,但是我敢説,我是最認真思考的。”要想達到“人劍合一”的狀態,孫一文説,除了每天無數遍重複練習,還需要加以分析,不斷優化訓練策略,並隨着一萬小時的累積,訓練成果才會顯現出來。
孫一文相信,道路上出現的每一個坎坷都在暗示邁進更優秀的的一步,“經歷風雨的阻礙才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為了取得成績的突破,在訓練中,她勇於顛覆自我,最終在東京奧運會上“一劍封喉”,拿下金牌。
面對外界關注,孫一文深知,走下領獎台,一切從零開始。“冠軍的光芒固然耀眼奪目,但在冠軍背後,沒有什麼比激動人心的忘我拼搏更能體現體育精神。”
“希望通過體育運動帶來的積極向上、奮勇拼搏、追求卓越、敢於亮劍的精神能夠傳遞給兩地更多的年輕人。”孫一文對現場的香港學子説,“也希望能把我身上的小小倔強傳遞給發奮學習的你們,讓它依附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彼此激勵,共同成長。”
呂小軍:只要走上舉重台就要讓五星紅旗升起
現年37歲的呂小軍,算得上是運動場上的“老將”。“總有人問我,37歲了你還練得動嗎?”呂小軍表示,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訓練對他來説,是輕鬆的,快樂的。他還透露,科學訓練就是我的舉重生涯“永葆青春”的秘訣。
早在2012年拿到倫敦奧運會冠軍時,呂小軍的舉重生涯就已經實現了各種金牌的大滿貫。之所以遲遲沒有選擇退役,呂小軍説:“因為我發自內心熱愛舉重項目。我並沒有把練舉重當作一項工作,一個謀生的手段,舉重對我來説是一種樂趣,一項事業,也是我情感的寄託。”
呂小軍提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比賽是2019年在芭提雅舉行的世錦賽。他頂着腰傷,堅持作戰,最終拿下金牌。“其實當時我想的並不是冠軍,我只是不想放棄每一次試舉。就算有傷,我也想上台舉好每一把,我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熱愛舉重的全世界的人們。”
這麼多年,參加了大大小小上百場比賽中,呂小軍説,自己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走上舉重台,呂小軍就要讓五星紅旗升起,讓義勇軍進行曲奏響。就像軍人走上戰場就是要打勝仗,呂小軍走上舉重台就是要捍衞中國力量的榮譽,要用挑戰人類力量極限的方式為國而戰為國爭光!
崔曉桐:期待早日在深圳河參加賽艇比賽
中國賽艇四朵“金花”之一的崔曉桐表示,一開始只把賽艇當成職業,把拿冠軍當作習慣,直到她和隊友到賽艇發源地英國泰晤士河畔的亨利小鎮,參加歷史最悠久的皇家亨利賽艇比賽。當時的中國隊一開始無人在意,卻贏了一場又一場,最後捧得冠軍獎盃,收穫經久不息的歡呼,讓她深受觸動。
“中國人拿世界冠軍並不稀奇,但要在歐美人長期壟斷的運動項目裏拿冠軍,那才是最可貴的,而我們在那場比賽裏做到的,就是在賽艇運動誕生的國家、在泰晤士河上,拿下一座歷史悠久的冠軍盃。”那次經歷,讓崔曉桐對賽艇多了一份熱愛,讓她懂得了愛艇。
“中國賽艇隊是一個優秀的團隊,在這屆東京奧運會上,我們這支隊伍是中國代表團所有運動隊裏,獲得獎牌的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崔曉桐説,“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源於我們的背後有強大的祖國,體育就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最好體現。”
崔曉桐在報告會上還特別提到,有位香港青年一年前向林鄭月娥特首提過一個建議:希望在深圳和香港的界河深圳河上舉辦一場賽艇比賽。崔曉桐表示,特別希望能早一天到深圳河去參加賽艇比賽。“因為我知道:那條河既是深圳的母親河、也是香港的母親河,那裏面的每一滴水,都能映照出我們中國賽艇人的心聲——愛艇、愛槳,就是愛賽艇!愛水、愛河,就是愛中國!”
王愛民:世界賽場展現中國速度,實現為國爭光的夢想
東京奧運會游泳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楊浚瑄、張雨霏、李冰潔、湯慕涵組成的中國隊以7分40秒33的刷新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冠,摘得中國游泳歷史上的首枚奧運接力金牌,書寫了中國游泳的新篇章。
賽前,中國隊並不是奪冠熱門。“但我們就是‘不信邪!’”中國游泳隊教練王愛民在報告會上説。“奇蹟是人創造的,尤其在大賽中什麼樣的奇蹟都有可能發生。”
“最強陣容出戰更要拼出中國速度。”最終,四個姑娘不負眾望,在東京賽場演繹了“團結一心,其利斷金”的拼搏奪金時刻,也幫王愛民圓了30多年的奧運冠軍夢。
王愛民帶訓楊浚瑄已經有十年的時間,是他傾注最多心力培養的運動員之一。近幾年楊浚瑄開始在國際、國內賽場展露鋒芒。王愛民説:“能夠帶領運動員不斷突破自我、實現超越,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都熱愛游泳事業,同時目標一致——那就是要在世界賽場展現中國速度,實現為國爭光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