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 張常悦】“敬業!温暖!睿智!”在談及對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印象時,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青年教師武宜萱這樣形容。在巴赫參加北京冬奧會的20天裏,來自“奧林匹克大家庭助理(OFA)”的三名志願者全程陪同他進行了冬奧會期間的各項活動,武宜萱就是其中一位。
“在和巴赫主席相處的20天中,他對我的工作和生活都產生了深刻影響。”武宜萱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巴赫主席很敬業,儘管工作日程非常繁忙,他仍時刻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巴赫主席還很温暖,經常和志願者進行良性互動,鼓勵和關心他們,並與他們親切交流。而且,從巴赫主席每次的談話當中,都能感受到他是一個胸懷大格局的人,他所詮釋的奧林匹克精神是從全球視野的高度進行的,將和平、平等、尊重和團結傳遞給世界人民。
當確認被選為服務巴赫主席的三名志願者中的一員時,武宜萱感到“熟悉又陌生”。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時,武宜萱曾現場觀看了一場殘奧會比賽,場上奮力拼搏的殘疾人運動員讓她震撼,當時就在心中埋下一顆“參與奧運會”的種子。在北京冬奧會開始招募志願者時,武宜萱毫不猶豫的報名,並順利入選。武宜萱解釋説,“陌生”是因為深知服務國際奧委會主席這份工作的重要性,而她起初並不熟悉國際奧委會的架構和工作流程,知道必須全力以赴、用心理解。
武宜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巴赫主席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從開幕式之前為“休戰壁畫”揭幕、出席慶典、新聞發佈會等活動,到參加開閉幕式、觀看比賽、為運動員頒獎,期間還抽空出席國際奧委會全會,會見國際奧委會委員,行程安排的滿滿當當。
武宜萱的主要工作是根據巴赫主席的行程安排,將相關材料整理、翻譯成中文,交給中方工作人員。而最大的挑戰源於必須面對並處理各種突發狀況。比如遇到臨時改變目的地的情況,必須立刻展開溝通。此外,準確理解和表達巴赫主席團隊的想法也尤為重要。
北京冬奧會期間,共有1.8萬名賽會志願者和20餘萬名城市志願者參與服務。巴赫在閉幕式致辭時,對中國各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謝,還特意感謝了志願者們的付出。他説,我要對所有志願者説,你們眼中的笑意温暖了我們的心田,你們的友好善意將永駐我們心中。對此,武宜萱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正是因為中方所有服務人員業務能力過硬、共同努力,保障北京冬奧會圓滿落幕,由此得到國際來賓的交口稱讚。
武宜萱還講述了一個小細節。巴赫主席也是法學專業出身,在得知武宜萱是法學博士以後,主動詢問她博士論文如何,二人就法律專業進行交流。這讓武宜萱感到巴赫是個親切的人,對自己的專業很有熱忱。這讓武宜萱決定,也將這份敬業和熱忱,投入到自身的教學和研究當中。
在採訪最後,武宜萱表示,如果説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多展示了中國在硬件方面的提升,那麼2022年北京冬奧會無疑讓軟實力得到更多體現。如果説08年我們向世界展示出的是中式輝煌,這一次更多的是中式浪漫,如以“微火”、低碳、可持續的新理念籌辦奧運。展現出中國在偉大復興之路上的心態和理念,以及中國人的氣度,“我們變得更加堅定也更加自信了。”
武宜萱還説,不變的是,從2008年到2022年,北京作為世界唯一一座“雙奧之城”,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友善,以及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詮釋。作為志願者與巴赫共赴這場“冬奧之約”,見證冬奧賽場上的冰雪榮耀,是武宜萱難忘的經歷和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