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足球不是學雷鋒,足協中性冠名,吃完飯就想砸鍋?
在2月28號,江蘇蘇寧官方宣佈,江蘇足球俱樂部已經被暫停運營了,其實除了蘇寧之外,天津泰達也已經放棄了治療。其實除了這些球迷們覺得無法適應之外,中國足協內部早就對這種情況有了心理準備,但是如果這些中國足球球隊大部分都出現瞭解散的情況,對於中超形象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畢竟蘇寧還要參加這個賽季的亞冠聯賽,之前的時候,山東泰山已經被違規取消了資格,現如今蘇寧已經退出了那麼下個賽季中超能夠拿到幾個參賽名額呢,這個還是一個未知數。
江蘇是一個經濟強省,蘇大強這個綽號並不是白叫的,如果説沒有一家實力雄厚的企業來接盤,我們覺得非常的難以接受,估計誰也不信吧。但是現實就是這個樣子,即便是蘇寧不要錢,他們做出了0元轉讓的決定,江蘇隊也無人問津,同樣跟他們境況差不多的還有泰達。當時的中赫國安為了能夠保住國安這個名稱,中信集團應於把股份進行轉讓,可是也沒有人願意接盤。所有的一切都在證明,很多人不願意把目光放在中超足球上面了,他們已經對足球失去了興趣。
這個消息真的不是一個好消息,其實追根溯源就是跟足協推出這些中性的名字的政策有關係,在投資中超球隊穩賺不賠的情況之下,這個冠名權是能夠給投資人帶來最直接的一個途徑,畢竟直播一場比賽,球隊的名字要被解説員唸叨幾百次,這幾乎就是強行的植入廣告。這個效果肯定要比胸前或背後的廣告要強的很多,但是現如今足協卻把這個希望給掐滅了,他們把投資商的動力源給掐滅,也就怨不得別人沒有人可以問了。那麼中超需不需要改革呢?我覺得太需要了吧。
多年以來的過多投資,讓運營中超的成本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這些保級隊伍都必須要花費10個億左右的金錢。然後那些次級聯賽當中的中甲球隊也得需要8000多萬,如果有想要衝超的想法,就是需要1~2億。所以説想要維持一個球隊,花的錢實在是太多太多。足協本賽季所出台的這些現金令和投資令,目的就是為了給俱樂部進行減負的,其中的積極作用還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對於那些已經難以返回到足球聯賽的球隊來説,這種改革不是一個正確的改革,加上限薪令的出台。
要求俱樂部更改這些中性名字的做法,就像是一個休克療法一樣,沒有什麼作用,現在都2021年了,沒想到主席還是這麼天真,這有點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只管着投資,不求回報,又滿腔熱血去運營球隊,這是一個傻子會做的,哪裏有這麼多的傻子呢。既想讓人家投資,又不想讓人家賺錢,吃完飯就立馬砸鍋,這種釜底抽薪的做法會讓中國足球被置於死地的。所以蘇寧退出這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