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在青少年市場的普及不盡人意,緣於固有觀念的誤區

象棋在青少年市場的普及不盡人意,緣於固有觀念的誤區
在28日落幕的首屆“上海杯”象棋大師賽的賽場內,新生代象棋大師越來越多,象棋後備力量培養的成效逐漸體現;而在賽場外,“象棋冷,圍棋熱”的現象仍是不爭的事實,在青少年市場推廣普及中國象棋,仍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現在的孩子都從四五歲就開始學圍棋,而象棋在幼兒園和小學的推廣還不夠。”上海棋院院長單霞麗説,她自己也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象棋,從學校打到區裏,從區裏打到市級,再到全國參加比賽,18歲成為全國象棋競標賽個人冠軍。她説,“現在的孩子接受能力比以前更強,以前也許要等到十七八歲,現在10到15歲的孩子就能出成績了,在這個年齡段就可以看出他適不適合專業從事象棋運動。”

單霞麗坦言,走上職業象棋道路的孩子比例很小,但在鍛鍊孩子數學和邏輯推理方面,學習象棋和學習圍棋、國際象棋相差不大。

在許多家長的固有觀念裏,圍棋變化路數更多,因而覺得圍棋更能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對此,單霞麗解釋道,“中國象棋的市場化不如圍棋。可能由於象棋對老一輩裏太普及了,家長覺得爺爺奶奶就可以教孩子,哪裏需要去培訓機構。其實對於人腦而言,圍棋和象棋的變化路數都無窮大,我們無法計算出這麼多變數。而且,比起圍棋而言,象棋還有一個更有利的方面——15到20分鐘就能下一局,這是圍棋做不到的。如果想用課間時間下棋,想選擇一項耗時較短的棋類,那麼象棋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與棋結緣一輩子的胡榮華説,學棋也要講棋緣,“我希望孩子們瞭解象棋,不一定要當專業選手,把它作為一種愛好,能給你帶來快樂就好。”“胡司令”始終認為,象棋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而不只是純粹的技能,“中國象棋的發展更需要棋手的積澱和底藴,這是我們一代代棋手和象棋愛好者所要傳承的至寶。”


  作者:吳姝

  編輯:陳海翔

責任編輯:沈雷

圖片來源:上海棋院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67 字。

轉載請註明: 象棋在青少年市場的普及不盡人意,緣於固有觀念的誤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