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的中超由於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有了很多方面的改變,這確實是必然的。只是可能誰也沒想到在一階段表現糟糕,幾乎預定了一個降級名額的天津泰達早早完成保級,已經高枕無憂,你不得不説,保級時的泰達真的是惹不起的。而最終排名倒數第一和第二的居然是一階段發揮出色,差點就進入爭冠組的武漢卓爾和石家莊永昌,遙想第一階段,若不是重慶當代力帆最後階段神擋殺神的表現,這兩支球隊真有可能殺入爭冠組的,而他們在第一階段都積17分,並列為保級組球隊最高的積分。只是現在,他們一支要降級,一支要和中甲第二打附加賽,前景堪憂。
這對這個賽制,或許最好的評價就是快刀斬亂麻,直接一刀切,也不管你第一階段踢得怎麼樣,降級還是爭冠都只看第二階段的成績。誠然在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下,採用這種賽季也是一種解決方式,畢竟,你是因為踢輸了才降級,踢贏了肯定沒事。但現在問題就是,很多球隊在第一階段拼死拼活球隊消耗較大,最後在第二階段被以逸待勞的球隊比如天津泰達斬落馬下,對他們來説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一階段的卓爾和永昌都積17分,而同組的泰達只積3分,結果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讓人唏噓。不管怎麼説吧,這個賽制合理與否公平與否,都已經不重要了,也不可能重賽了,只是説,關於這個略顯奇葩的結果,需要由中國足協來背鍋了。
不過,正所謂死豬不怕開水燙,作為騷操作層出不窮的中國足協,這個也只能算是小風小浪了,中國足協什麼大場面沒經歷過,我們就來回味一下中國足協以前的那些驚人的昏招。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國足被人高馬大的新西蘭淘汰,足協領導們痛定思痛,決心增強中國球員的空中作業能力,於是就有了頭球一個算倆的奇葩政策,此政策一出,國內球隊瞬間高中鋒雲集,球隊戰術也變成了一個勁的傳中力爭進頭球,更奇葩的是,很多用腳輕鬆踢進的球也要挑起來用頭打進,最後這個政策只實行了一年就被叫停。頭球一個算倆已經足夠奇葩,這還不算,曾經中國足球也罷客場進球一個算倆,當時是1990年的中國足球錦標賽,由於客場進球算倆,根據規則當時戰成1:1的北京和天津隊,北京隊再丟一球也能晉級,而天津隊想要晉級需要再進倆球,如果保持平局則進入加時,於是當時北京隊門將棄門出擊後衞轉身倒戈,天津隊則在北京隊門前防守力爭拖入加時,不可謂不奇葩。
2000年後,中國足協依然死性不改,昏招頻出,首先是為力保國足進世界盃,取消了聯賽的升降級,那時候國足確實進了世界盃,但中國足球聯賽由於沒有升降級的壓力也成為了假賭黑的泥潭,聯賽上座率越來越低,於是足協又出一招,針對上座率低的球隊扣除部分年終分成,於是各支俱樂部想盡辦法組織看球贈票看球等,無所不用其極的抬高上座率。另外還在04年的時候足協本着百花齊放不能一家獨大的方針,出台了一條一支球隊只能有4名國腳的政策,後由於國腳難以界定而不了了之了。不過這不是那段時間最離譜的,最離譜的是重慶輸球保級,簡單來説就是足協突發奇想,用前一年的成績乘以0.5加上今年的成績,最後結果小的球隊排名靠前,當時重慶隊贏球也沒法提升排名,而輸球則可以幫助青島隊排名超過天津,這樣自己就能力壓天津隊保級,於是就有了這一場讓人聞所未聞的輸球保級之戰。
除了前面説的這些,足協曾經出現的國的昏招還有著名的69不分事件,抽撲克牌比大小決定排名事件,用啤酒代替聯賽分紅事件 ,組建大國家隊事件,禁止有紋身事件,甚至於現在還在使用的U23政策,沒一個不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看看這些你就明白了,為什麼本賽季中超的奇葩對中國足協來説只能算是小風小浪了,這樣一個滑天下之大稽的協會,啥都幹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