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穆桂英、一字扣、風油精……——東京奧運賽場的“中國風”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體育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嶽冉冉、盧羨婷、張澤偉) 從花樣游泳池中的“楊門女將”,到藝術體操場上的“敦煌飛天”,從領獎服上的“一字扣”,到舉重場上的“風油精”……東京奧運會上,處處可見“中國風”:中國音樂、中國色彩、中國服飾、中國文學、中國醫藥,伴隨着中國健兒的笑臉,展現在世界面前。

  7月29日,中國隊選手楊浚瑄、湯慕涵、張雨霏、李冰潔(從左到右)在游泳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泳池中的“先鋒女將”

  無論是《巾幗英雄》《我愛你中國》,還是選自電影《紅海行動》的《追夢》,中國花樣游泳隊在東京奧運會集體和雙人比賽中,每一次亮相都融入了大量中國元素。

  其中,表現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巾幗英雄》,展現了女性保家衞國的愛國情懷和巾幗不讓鬚眉的豪邁氣概。樂曲以琵琶作為主奏樂器,隊員們的手部加入了蘭花指、“小五花”手型、彈琵琶等動作,腿部也做出了中國瓷瓶造型,凸顯了“國風”。表演時,隊員們時而澎湃激昂、時而輕柔婉約,把東方女性剛柔並濟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8月7日,中國花樣游泳隊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陳建力攝

  國家隊領隊、國際泳聯花樣游泳技術委員會委員劉巖表示,很多隊伍曾經迷信外國知名編導,甚至競相高價購買編排,中國花遊卻始終堅持“中國原創”,越來越被世界接納。

  藝術體操場上的“敦煌飛天”

  在8月7日的藝術體操女子團體資格賽中,中國隊率先登台,一襲孔雀綠體操服奪目亮眼。《飛天月舞》伴奏響起,沁人心脾,悠揚大氣。選手們踏着古典舞步,完成了一系列優雅流暢的動作,盡顯飛天仙女的驚豔之美,古風神韻中不失現代氣息。

  8月7日,中國藝術體操隊在團體全能資格賽中。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第二套圈棒表演,“五朵金花”換上了代表性的“中國紅”服裝,在《天地英雄》的節拍中,姑娘們揮灑出緊張激烈的俠義之風。服裝、音樂和編排的完美結合,彰顯了中國武術、京劇的恢宏與典雅,盡顯大國之美。

  第二天,一日本主流媒體報紙用大半個版面刊登中國姑娘們在比賽中的照片,配文大意為:那一瞬間,白玉枝頭,笑靨如花。中國藝術體操離開世界舞台中央已經太長時間,差點讓人遺忘。而資格賽的驚豔亮相,無疑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藝術體操。

  服裝上的“傳統設計”

  東京奧運會上,我國健兒一次次站上了領獎台,他們身着的領獎服也在向世界展示中國服飾傳統設計與縫製工藝之美:一字扣,我國傳統布藝紐扣形式,外觀呈“一”字形,通過打結的紐頭和紐襻相系相解;立領造型,極富傳統特色,內斂莊重,突出修飾頸部;肩部的輪廓及修身的腰線,加之上半身呈現出的兩道三角形,視覺上斯文有禮、氣度不凡。

  7月30日,中國選手朱雪瑩(左)與劉靈玲在比賽後慶祝。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女子蹦牀決賽場上朱雪瑩、劉靈玲的服裝。她們的運動服巧妙地再現了我國傳統民族紋飾的靈動和温婉。紅色為主色調,前身是飛翔着的銀色鳳凰。改良版的旗袍元素,加配盤花扣,不僅修飾出她們纖巧曼妙的身材,更展現了東方女子優雅知性的氣質。

  舉重場上的“中醫藥瑰寶”

  風油精、刮痧、火罐……並非刻意亮相奧運賽場,而是憑實力“出圈”,正是憑藉簡易、便捷、靈驗的力量,傳統中醫藥幫助奧運健兒快速恢復疲勞,一路過關斬將。

  女子舉重49公斤級決賽,侯志慧在場下休息,教練給她遞去保温杯,喝水間隙,教練又將風油精遞到了侯志慧鼻子前,給她提神。“保温杯、熱水、風油精”一夜成名,被網友稱為“奪冠三件寶”。

  男子舉重73公斤級決賽,石智勇登場時額頭上紫紅色“刮痧痕”格外吸睛。接受採訪時他説,由於日本天熱,吃飯地方離住地遠,中午有點中暑,隊醫在他腦門上使勁揪了幾下,感覺就不暈了。

  7月29日,澳大利亞選手查默斯在比賽後。新華社記者丁旭攝

  除了風油精和刮痧外,賽場內外,中外運動員身上或深或淺的拔火罐印也彰顯了中醫藥的受歡迎程度。

  流傳了千年,驚豔了歲月,東京奧運會上留下的中國元素,值得世界讚歎。

  編輯:樹文、黃緒國、王浩宇、趙丹旎(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