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半數球隊欠薪中超怎麼玩 足協面子工程成笑柄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體育

按照足協的要求,中國三級聯賽參賽隊需要在本月29日17:00之前,提交俱樂部包括有工作人員、球員在內等所有人員簽字的工資、獎金確認表,否則新賽季將不予註冊。這個看似簡簡單單的表格,卻是不少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鬼門關。在過去的兩個賽季裏,一共有20支俱樂部退出或未予准入,其中2019賽季9家,上賽季則是17家。
當然,此前中超相對來説情況下還好,只有天津天海因為走投無路宣告解散,但今年顯然不同以往。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只有上海上港提交了工資獎金確認表,算是給自己的前董事長一個行動上的支持,此外,廣東三雄恆大、富力和佳兆業,中超傳統三強申花、魯能、國安也都通過媒體渠道表態不會欠薪。不過,這也才是半數的中超球隊而已,剩下的8支中超球隊則一直對於外界的欠薪傳聞保持沉默。
俗話説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這些球隊都無緣新賽季,中超聯賽也將會大廈將傾。志得意滿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甚至聲色俱厲質問俱樂部“良心大大滴壞了”的中國足協也會傻了眼。所以,有一件事幾乎可以確定,那就是現在的工資獎金確認表截止日,百分之百會往後推遲,為了自己的面子,也是為了俱樂部不會像上賽季那樣大面積退出,中國足協必須這麼做。
不過,之前兩個賽季,球隊是真的沒錢發工資才無奈退出。而今年的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欠薪的俱樂部,有的確實是資金緊張發不出工資,但也有的是老闆根本不想發,換句話説,這些俱樂部投資人如今有點心灰意冷,根本就沒有解決問題的動力。
就拿河南建業來説,此前他們宣佈改名為“洛陽龍門”,引發了軒然大波。建業球迷用焚燒球衣、解散鐵桿球迷會等極端方式表達心中的不滿。但事實上,建業俱樂部又何嘗不是心裏委屈無處訴説。建業老闆胡葆森的一番話就意味深長: “持續26年4個月之久的建業足球俱樂部結束了,從此它就叫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雖然股份百分之百還是我們的,但足協就有這麼個規定,你原來養着它這麼多年,你今後還得養着它,但是它不能叫你的姓了。”
胡老闆對於足球的熱愛和堅持毋庸置疑,無論球隊身處中甲、中乙還是中超,無論是萬馬齊喑的亂世10年還是金元足球大行其道、一年保級都要砸進去10個億的最近10年。他和他的建業都咬牙堅持了下來。但足協一紙改中性名稱的規定,估計會讓這位66歲的老人心灰意冷。
其他像重慶當代,本身公司所在地在武漢,在去年的疫情中虧損嚴重,如今連冠名權這點廣告效應都被無情剝奪,試想一下,蔣老闆還有什麼動力玩下去?
説句不客氣的話,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雖然已經走過了27個年頭,但在職業兩個字上依然名不副實,俱樂部的造血功能幾乎為零,商業開發品牌建設也無從談起。沒有了投資人的輸血,他們分分鐘完蛋,這一點都不誇張。國內企業投資俱樂部的唯一動力,其實就是足球帶來的廣告效應。而冠名權則是其中最有效果的一項。舉個例子,如果不是投資足球,有幾個人知道恆大,又有幾個人知道魯能?但是現在,就連不懂足球的女孩子,估計都知道恆大。這就是品牌效應嗎?
中性名稱,向足球發達國家學習,這是一件好事,但如此急匆匆推出,也不過是足協的面子工程而已,畢竟在2017年足協提出的未來3年6大宏偉目標,在去年一個都沒有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讓俱樂部完成中性名稱的工作,好歹也算對上峯有個交代,估計這才是足協的初衷。但如今看來,這個面子工程,只會讓足協成為笑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