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人們認為武力存在的意義是維護和平,便在造字之時將武字定為上戈下止結構,止戈為武曾是無數大家崇尚的習武之本。
這樣的武術宗師,當代便有兩位,一是大名鼎鼎的國手蔡雲龍,一是被稱為“最能打的武術裁判”——特警教官杜振高。
功夫巨星李小龍在他的電影中曾展示一個特別的動作,名為“三不落地旋風腳”,即三個動作不落地地接旋風腳,這個動作正是從蔡雲龍的著作《華拳》中的“三不落地”一招改編而來,蔡雲龍便是今日我們文章的主角之一,人稱“神拳大龍”。
1928年11月,蔡雲龍出生于山東濟南,其父是人稱打遍山東無敵手的“拳魔”蔡桂勤,蔡雲龍曾兩次擊倒前來挑戰的西洋拳王,名震一時。
15歲時,面對西洋拳擊界正式提出的對抗賽邀請,作為中國武術界的新生力量,少年蔡雲龍決心為中國人爭口氣,在説服雙親後,他作為中方年紀最小的選手毅然應戰,並在與西洋拳擊界著名俄羅斯籍拳手馬索洛夫的對戰中取得勝利,一戰成名。
21歲時,蔡雲龍擊倒美國重量級拳手魯塞爾,經此一戰,他更是信心倍增,立志在武術事業上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為中華民族爭光。
新中國成立後,蔡雲龍是首批進入國家武術隊的人員,後在國家體委擔任武術資料的整理研究工作,並對少林寺、武漢、廣州、浙江等地武術發展情況進行了考察,對中國武術界人才培養和深入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蔡雲龍認為,基於國內武術界現狀,第一要務是摸清武術本身固有的規律,先繼承,再發展,再創新,真功夫需要每招每式都進行細心揣摩,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經過時間磨礪,才能練出真正的武術。
確實,蔡雲龍的武術造詣,都是他自年幼開始,一拳一拳打出來的,他的好名聲也是自己通過比賽一場一場掙出來的。“特警教頭”杜振高
1964年,杜振高出生於河北唐山的一個武術世家,其父杜仲勳是我國武術界的搏擊大拿,杜振高七歲開始隨父親習武,14歲進入北京什剎海體校學習,師承國家級武術教練吳彬,是當代功夫巨星李連杰和吳京的師兄,但與自己的明星同門們不同,杜振高從小就立志,長大後要成為一名武術教官。
1982年,國家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第一支反恐部隊,當時已是北京市摔跤、散打五連冠得主的杜振高,毅然放棄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助理教練一職和進入專業武術隊深造的機會,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選拔,成為了一名特警隊員。
短短三年後,年僅二十歲的杜振高就以自身過硬的武術技能光榮地成為了中國首支特警部隊的武術教官,但杜振高並不因此感到滿足,在意識到自身文化水平對練武的影響後,他師從成都體育學院習雲泰國教授攻讀研究生,後編著武術教材25部。
1995年杜振高曾在羅馬尼亞憲兵隊任教,起初不少練習西洋拳術的學員並沒有把杜振高放在眼裏,認為中華武術不過是花拳繡腿,不堪一擊,在一次訓練中,兩位學員突然對杜振高發動突襲,沒成想反被制服,這回學員們總算是對這個遠道而來的中國教官心服口服了。
在多年武術領域的耕耘中,杜振高聲名遠揚,日本武術散打首席代表木本泰司就曾三次率隊前來中國向杜振高學習武術,並稱贊杜振高為“中國武術界的功夫天王”。在從事特警搏擊教學的18年裏,杜振高為國家培養了超過三千名特戰人才,多次應邀出國進行教學。
由於中國武術本身存在攻擊性強的特點,控制不好極易致命,政府始終進行着管控,導致現今許多人誤以為中國武術只具有觀賞性而缺乏競技性,但杜振高始終認為,武術的最高境界是人與人的對抗。這也是他做人的準則,在對抗中溝通,用實力説話。
蔡雲龍與杜振高這兩位當代武術大拿都是自小便受家世影響,與武術結下不解之緣,對他們來説,武術就像空氣一樣自然,而對於世間名利,他們同樣秉持着樸素的態度。
蔡雲龍在接連擊敗西方拳王后,有許多報紙找上來想要採訪他,但蔡雲龍志不在名,他只想潛心練武,通過自己的武藝,改變西方對中國傳統武術的錯誤看法,扭轉世人的觀點,讓中華武術名揚四海。他圖的不是個人的小名,而是中華武術之崛起。
而對於杜振高來説,雖然人們給他安上了“警界天王”、“功夫天王”等榮譽光環,但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特警隊員。曾經有無數成名得利的機會擺在杜振高眼前。
可他堅守着自己“獻身特戰搏擊教學”的諾言,與家人始終過着樸素、簡單的生活。在他所教過的隊員中,許多人都已經身居高位,名成立就,但他自己仍在副團職教官的位置上默默耕耘。
先後有多家電影公司向杜振高拋出橄欖枝,重金邀請他拍攝電影,包括北京電影製片廠、西部電影集團和深圳電影製片廠等,但杜振高並不渴望名氣。
也有許多富豪重金邀請他當保鏢,出錢給他開武館,面對金錢誘惑,杜振高不為所動,始終認準了特警教學。他説,無論何時何地,自己都是一名中國特警,這一條現在不變,以後也不會變。
杜振高認為,中國武術想要走向世界,就必須主動學習國外優秀的東西,簡化規則,減少套路,使中國武術變得更易接受,掌握核心的健身防身能力,畢竟,武術之道,其最高境界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對抗。
他的觀點與蔡雲龍不謀而合,是對後者觀念的繼承和延伸,中國武術界正是因為有這些愛國、赤誠、熱血、樸素,但又腳踏實地的人存在,才能薪火相傳,代代延續,不斷髮展創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