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91歲排壇名宿髮長文,直指女排指揮失宜等奧運五大教訓,遭郎平後援會反批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體育



8月31日,中國排協官網發表了一篇原載於《新體育》雜誌的長文,標題為《中國女排為何兵敗東瀛》,作者是張然。

現年已91歲的排壇泰斗張然,曾是50年代國家男排二傳手,歷任江蘇男、女排主教練,培養出了袁偉民、邸安和、孫晉芳、張潔雲等優秀二傳手。

張然還曾擔任過中國排協副主席、教練委員會主任、《中國排球》雜誌編委等職務。如此高齡的他,如今還能寫出這篇5000餘字的長文,在令人驚歎之餘,也不得不説其對中國女排的關切之情深了!

張然的長文中,將中國女排兵敗東京之因,概括為五大點:

第一,主力陣容老化。

張然認為,五年來,女排首發基本不變,戰術打法老套,完全被對手摸透了,朱婷、顏妮、張常寧、袁心玥、丁霞、龔翔宇這六大主力五年不變,實屬罕見,更新換代顯然慢了一拍。

第二,替補力量薄弱。

張然稱:女排的主力陣容五年不變之下,則替補只能<span data-bjh-target="當做“陪練”,大賽的鍛鍊機會較少,在奧運會前的世界女排聯賽上,先上的女排替補隊成績很差就是證明。


第三,賽場指揮失宜。

張然稱,世界排球聯賽上,中國女排先是全派替補出戰,成績太差後,又全派出主力,在奧運會前將全部底牌亮給了對手,如此做法捨得商榷。

像奧運會首戰土耳其隊時,各方面都顯得束手無策,應變無力。包括2-3被俄羅斯女排逆轉,都説明郎平在指揮上也有失誤與無力之處。關鍵時刻卡殼,也與二傳組織戰術不當有關等。

第四,心理壓力過大。

張然稱:近年來中國女排戰功赫赫,但如果不清醒、不自覺,缺乏自知之明,很容易擺高自己的位置,陷入盲目境地。

潛在的自我膨脹自我放大心態,一旦遇到困難就容易形成難以擺脱的壓力。像初戰土耳其隊,場上技術發揮和神態表現,以及場外指揮措手不及,就是明顯的例證。

第五,集訓弊多利少。

張然稱:每年舉辦“大國家隊模式”的集訓,搞了這麼多年,選來選去還是那“六仙女”,多年來這樣的集訓模式,分散了教練精力、耽誤了人才成長、干擾了地方隊訓練等。

……

對於這篇文章在中國排協官網出現,很快,一個名為“郎平球迷後援會”的官方賬號進行了回擊:

“小編不專業,但我理智護短:這篇文章的一些觀點令人匪夷所思。‘難免偏頗,僅供參考?’, 這是作為排球專業人士分析出來的文章?作為排球前輩,球迷尊敬您,但請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站在專業公正的角度分析,謝謝”。

“我們從來不是要瑜掩瑕、功抵過,專業公正即使犀利的分析,球迷可以接受,但這樣不專業不公正和無端內涵的文章,球迷不接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女排艱苦奮鬥所付出的努力,不是被你們一篇文章就給全盤否定的。中國女排是我們球迷的寶,也請你們好好珍惜”。

“既然那篇文章不代表你們(排協)的意見,就請刪除,並給包括郎平教練在內的國家隊全體人員一個公開道歉。謝謝。建議:今後請你們做好自己的分內事,目光放長遠,中國排球才有未來”。

……

——不過,“郎平球迷後援會”的這些反駁,只是觀點呈現,缺乏具體有理有據的分析,顯然是其明顯的弱點。

女排一直是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但作為一項競技體育項目,總會有輸有贏——在這裏,有兩點相信大家會有共識:

其一,中國女排不可能總是獲勝,不可能一直是無敵之師。

相反,隨着世界女排的不斷前步,中國女排在羣眾基礎、人才選擇上的短板也在顯現,中國女排如今的實力,本就難以獨傲羣雄,所以,失利了也是正常事。

能夠坦然接受失敗,也是我們對待中國女排的一種正常態度。

其二,失利了,就應有總結。

中國女排失利後,特別是這次東京奧運會上,輸得有些令人迷惑——包括郎平指導自己,在奧運會期間也多次表達了這種迷惑,那麼,有關方面,包括專業人士、媒體和球迷為中國女排總結教訓,也是理當之舉,這樣才能促進女排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利再戰。

當然,如何總結,總結得對與否?這些都可以討論,但不同意見者之間,也不必互相攻擊——只要出發點都是為了女排好,哪怕意見尖鋭些,也可以讓人家説出來。如果人家説得不對,那就有理有據地反駁就是了!

有一句名言,值得觀點不同的人共同分享:“批評,也是一個人的另類讚美詩!”【原創評論:瑜説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