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10月23日訊 在昨天京魯之戰出現爭議判罰之後,中國新聞網對於裁判問題進行了評價,他們認為裁判問題集中爆發與賽制有關,中超在裁判判罰處理上應學習CBA。
克服重重困難請來外籍裁判、徵調大連賽區國際級裁判,甚至還設置了替補裁判……一系列高規格的配置之下,22日晚北京國安2:1戰勝山東魯能的中超焦點大戰,還是沒能避免判罰爭議。相比於比賽本身,這成為賽後球迷們更願意關注的話題。説實話,競技性的足球賽事讓裁判搶鏡,是各方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也正因如此,在中超第二階段第二輪各場次比賽的裁判選派問題上,變得更加謹慎和考究。
其實過往賽季也有過不少裁判爭議,但像本賽季如此集中的爆發,達到這麼高的熱度算是少有。當然這和本賽季的賽制不無關係,在偏於盃賽的賽制下,大部分比賽是決定命運的硬仗,所以一旦判罰影響比賽,就必然成為爭議話題。
加之疫情影響,外籍裁判執法中超成本增加,第一階段比賽均採用本土裁判吹罰,直到國安與魯能的這場焦點大戰,才啓用外籍裁判。前所未有的本土裁判使用力度,也自然會造成一些經驗不足或是能力有限的裁判出現錯漏判情況。密集賽程下,裁判也面臨着極大的工作強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錯判率上升。
這種情況下,外界對裁判判罰的不滿和偏見不斷增加,所以魯能與國安兩回合比賽中的裁判問題引發如此大的爭議,與其説是對單場比賽某個判罰的不滿,更不如説是對於這個賽季甚至是之前賽季各式判罰爭議的集中宣泄。
從以往的經歷看,類似這種宣泄,基本是單方面的,得到的官方回應少之又少,被質疑的判罰正確與否也沒有一個明確細緻的解讀。外界也很難從官方渠道得知後續如何,只能從之後場次裁判執法情況,來推測當值裁判是否受到了內部處罰,從而被“雪藏”。
在這種不明不白中,增加了球迷、球員對於裁判問題的猜忌,甚至是刻在心底的偏見。所以這也造成了魯能球迷連續採用查論文手段,對爭議裁判進行“懲罰”。
客觀來説,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難免會出現失誤,裁判也不例外,只是因為行業特殊性,在容錯率方面有着嚴格的要求。但這種要求,並不意味着將錯誤內部冷處理掉。
在這一問題上,“隔壁”的CBA聯賽有着不小借鑑性。2017賽季,CBA引入裁判報告制度,公開點評裁判表現,對爭議判罰進行官方評定和解讀。這種開誠佈公的方式,不但提升了聯賽形象,也以此督促裁判提升自身能力。
其實裁判和球員一樣,都是比賽中暴露於大眾視野的一環,外界對於裁判判罰的正確與否,也都有着自己的認知。既然如此,倒不如大大方方的將對與錯向外界展示,這反倒是一種“性價比”極高的方式。比如本場極具爭議的VAR介入問題,是否符合流程,裁判判罰是否準確合理。
也許短時間內遭受的質疑和謾罵依舊不會少,但長此以往,隨着公信力的不選提高和裁判水平的提高,這種現象會得到極大緩解。反倒採用內部處理這種看似保護裁判的方式處理爭議,在外界持續累積的不信任之下,增加了裁判們吹罰比賽難度。重點場次採用外籍裁判執法,實際上就是這麼做的後果之一。
可以預見,隨着爭冠、保級組比賽愈發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判罰問題還會引發爭議。衷心希望聯賽能回到精彩的足球競技本身,而不是頻繁被其他因素搶鏡,最終演變成糾錯遊戲和無盡的辯論賽。這對於職業聯賽甚至是中國足球的發展來説,毫無益處。
(編輯:玄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