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武:真實的中國正衝破“屏蔽”和“扭曲”

在“折柳”惜別的詩意場景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教練員帶着對北京冬奧會美好時光的回味揮手告別。他們在記住北京冬奧會令人驚歎的成功同時,也從中得到了一種向上的精神、樂觀的情緒。“中國做到了”,這既是世界主流輿論的評價,也是各國人民的共識。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理所當然也是冬奧會有效傳播的成功。冬奧會讓世界得以看到真實的中國。

張頤武:真實的中國正衝破“屏蔽”和“扭曲”

一些對中國有偏見或者意識形態敵意的人,雖然還是沒忘記隨時隨地百般扭曲和編造與中國相關的信息,把北京冬奧會説成是中國的“宣傳”,但也不得不承認,就冬奧會本身來説,中國做得的確成功,迫使他們在不斷尋找和放大“負面”信息時,無法完全屏蔽和扭曲真實,因而不得不在報道中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以及面對令他們感到失望的現實:中國通過北京冬奧會生動而具體地向世界展示自身真實的形象,讓各國人民在感受奧運激情的同時,也感受到真實中國的魅力所在。

針對中國,西方輿論場上過去活躍着大量的“屏蔽”和“扭曲”。所謂“屏蔽”,就是無視和刻意地遮蓋中國的真實,讓真相無法得到有效的傳播。“扭曲”則是以負面和不實報道來塑造受眾對中國的刻板印象。而北京冬奧會在國際傳播方面的可圈可點之處非常多,有效突破了“屏蔽”和“扭曲”所塑造的負面氛圍。

北京冬奧會國際傳播所取得的最大效果,就是在奧運會這個平台上,讓中國對世界的善意、對全人類的貢獻以及對人類美好未來的追求得以凸顯。在新冠疫情持續肆虐,世界面臨種種不確定性的當下,北京冬奧會作為一場能夠真正讓全世界聚焦的盛會,給予各國人民一次正向的激勵:追求更團結、更美好世界的努力是切實的,這是本屆冬奧會國際傳播最大的意義與價值,是中國給予世界的重要貢獻。中國能夠在這樣的時刻與各國人民攜手呈現這樣一場冬奧會,是中國的魅力所在。

奧運官方主渠道是奧運傳播的“骨架”。開閉幕式盛況,精彩的賽事,令人驚歎的比賽場地和環境,這些都是冬奧會的主調。通過對主調第一時間的傳播,能讓人們直接感受到本屆冬奧會的魅力和中國的付出。“骨架”就是支撐力,也為冬奧會國際傳播提供了一個整體格局。

北京冬奧會國際傳播另一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它通過無數“有血有肉”的生動細節,凸顯出中國的真誠和魅力,令任何一個不帶偏見的人都能受到觸動。這些細節“散點”通過自媒體豐富而多樣的傳播,使中國的形象更加真實鮮活。許多外國運動員和相關人士用自媒體捕捉和講述的點點滴滴,雖然可能是零散的片段,看起來更像是“花絮”,卻由於“點”的眾多,捕捉得具體,親身見證所呈現出的真實,讓這些“點”匯成洪流,在各個平台上回蕩,讓人們用一種幾可觸摸的方式,感受到真實的中國。這些“花絮”絕不僅僅是細枝末節。正是通過運動員及各方人士不斷地呈現“花絮”,引起各國受眾持續關注的興趣,從而由片段上升為一種總體印象,長久地發揮作用。

北京冬奧會的許多亮點,恰恰是由運動員和各方人士親身見證並在自媒體上反覆傳播的。運動員本身就是各國公眾關注的焦點,他們沒有什麼刻意為之,其親身經歷具有極大的可信度和極高的傳播力。比如本屆冬奧會志願者的熱情、真誠與活潑得到了運動員的廣泛肯定,讓世界為之感動。冬奧會“黑科技”、美食和周邊被運動員廣泛傳播,“冰墩墩”更是讓全世界感受到中國的可親可愛。這些都為未來的國際傳播提供了寶貴經驗。親歷者的體驗是無法被屏蔽,也難以被隨意扭曲的。“有血有肉”就能讓人具體可感。這樣的傳播所達到的效果清晰可見,所匯聚起來的洪流能突破“屏蔽”。

這一切都來源於真實。真實的成功、感人的故事本身就具備可供傳播的要素。真實的力量本身能夠形成有力的傳播。當然,這一切來源於中國的自信,無論是深具中國傳統文化氣質的二十四節氣還是約翰·列儂的《想象》;無論是來自冰雪運動故鄉阿勒泰的火炬手,還是各國運動員在閉幕式上的歡樂場景,都在説明我們有充分地自信從中國傳統文脈中發掘優秀的素材,同時向全世界文明張開雙臂。這份平視世界的自信是開放通達的,也是堅定坦誠的。只要我們把想講給世界的東西努力講到最好,我們自己的感受也能感染別人。講好中國故事,當然需要考慮受眾,但首先講述者需要自信,能夠更好地追求自我目標,以我為主,發揮“我”的長處,才能夠更好地與世界溝通。大家願意為你説的,其實正是你在説的,這是北京冬奧會傳播給予我們最重要的啓示。中國基於自信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和肯定。真實的中國充滿了魅力,正衝破一切阻隔與世界連接和溝通。(作者是北京大學教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3 字。

轉載請註明: 張頤武:真實的中國正衝破“屏蔽”和“扭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