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球名人堂終審名單為啥“10變9”?我們梳理了這些細節

12月2日晚,中國籃協宣佈,2022年中國籃球名人堂入堂名單全部產生。除了此前公佈的15位“特別緻敬人物”以及優秀集體——“新中國籃球運動五十傑”,穆鐵柱、胡衞東、劉玉棟、王治郅、宋曉波、叢學娣、鄭海霞7名運動員和蔣興權、許利民兩名教練員,共同入圍首屆名人堂。

解讀
9人“登堂”,“黃金一代”3人入圍


中國籃協10月5日發佈消息稱,進入2022年中國籃球名人堂“推舉名單”的16人,將由中國籃球名人堂“終審委員會”審定,並從中產生10人(包括4位男運動員、3位女運動員和3位教練員)正式入堂。根據《中國籃球名人堂舉薦活動方案》的終審規則,13位終審委員由中國籃球界享有較高威望,長期從事籃球專業工作、管理工作的資深人士擔任。

根據終審規則,每位被舉薦人需要至少得到2/3以上委員舉薦,最終9人進入終審名單。從評定結果來看,進入推舉名單的5位教練蔣興權、李春江、李秋平、王非、許利民,只有蔣興權和許利民進入終審名單。與原定的計劃相比,總人數由10人變成9人,其中教練員由3人變成兩人。

中國籃球名人堂終審名單為啥“10變9”?我們梳理了這些細節
7名運動員入圍首屆名人堂。  圖/中國籃協          

4名男運動員中,穆鐵柱可以説是中國籃壇最早的球星之一,曾代表中國男籃4次獲得亞錦賽冠軍,1978年獲得亞運會冠軍、世錦賽第11名,並在1979年獲得全運會冠軍。

胡衞東、劉玉棟、王治郅則是“黃金一代”的代表,1996年奧運會,中國男籃首次闖進奧運會8強,3人都是主力球員。此外,3人都曾獲得亞錦賽、亞運會冠軍,當選過CBA聯賽最有價值球員。王治郅、劉玉棟均7次獲得CBA聯賽冠軍。

3名女運動員中,1984年奧運會,中國女籃首次獲得季軍,宋曉波、叢學娣、鄭海霞均是那支女籃的主力球星。尤其是鄭海霞,1983年至1998年,先後率領中國女籃參加了4屆奧運會、4屆世錦賽,總計4次站上世界大賽領獎台。

中國籃球名人堂終審名單為啥“10變9”?我們梳理了這些細節
功勳教練蔣興權和許利民入圍名人堂。  圖/中國籃協     

兩名教練員分別是中國男籃、中國女籃兩支國家隊的功勳主帥。蔣興權曾率領中國男籃獲得1994年世錦賽第8名,並帶隊參加了1992年、2000年兩屆奧運會,1994年獲得亞運會冠軍,此外5次率隊亞錦賽奪冠。

許利民先後執教北京女籃、中國女籃。曾率領北京女籃3次獲得WCBA聯賽冠軍,7次當選聯賽最佳教練。2017年至2022年擔任中國女籃主帥期間,曾率隊獲得亞運會冠軍、世界盃第6名、奧運會第5名。中國女籃不久前獲得2022年女籃世界盃亞軍,許利民也對球隊的更新換代做出突出貢獻。

推舉
歷經三階段,598名被舉薦人產生9人       

中國籃球名人堂是中國籃球運動的歷史豐碑和榮譽史冊,是對我國籃球運動發展做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進行銘刻、致敬、傳承的殿堂。2021年6月,中國籃協成立專項工作籌備組,成員包括數位業內資深專家,開始積極推進中國籃球名人堂建設工作。

今年6月20日,中國籃協正式宣佈,中國籃球將設立名人堂。6月30日,中國籃協名人堂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確定了中國籃球名人堂首屆入堂規模,審議通過了《中國籃球名人堂舉薦活動方案》《2022年中國籃球名人堂舉薦計劃》以及《首屆名人堂傳播計劃》等內容。      

首屆名人堂以“特別緻敬”方式舉薦15位中國籃球前輩直接入堂,同時舉薦“新中國籃球運動五十傑”為首屆入堂集體,此外通過提名、推舉、終審三個階段,舉薦10位入堂成員:運動員7人、教練員3人(注:12月2日公佈的終審名單為9人,運動員仍為7人,教練員縮減至兩人)。

7月18日,首屆名人堂舉薦活動第一階段提名工作全面開啓。提名委員會以單位團體形式組成,首屆總計100席,各提名委員從被舉薦人名錄(598人)中提名30位。

8月25日,首屆名人堂30人提名名單公佈,包括12名男運動員、9名女運動員、9名教練員。其中,最為球迷所熟知的“96黃金一代”霸榜,王治郅、巴特爾、鞏曉彬、劉玉棟、孫軍、李楠、胡衞東7人被提名。

第二階段的推舉工作,由500多位籃球界人士組成推舉委員會,推舉委員涵蓋了現役運動員、退役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媒體人等多個籃球領域。10月5日,16人推舉名單公佈,包括6名男運動員(巴特爾、胡衞東、匡魯彬、劉玉棟、穆鐵柱、王治郅),5名女運動員(叢學娣、李少芬、李昕、宋曉波、鄭海霞),5名教練員(蔣興權、李春江、李秋平、王非、許利民)。

終審為最後一個階段,終審委員會負責審定當屆推舉名單,並最終確定入堂名單。12月2日,終審名單經名人堂委員會審議通過,9名入堂成員產生,包括4名男運動員、3名女運動員、兩名教練員。

中國籃球名人堂終審名單為啥“10變9”?我們梳理了這些細節

15位特別緻敬人物。  圖/中國籃協

規模
未來每屆5至10人,外籍人士有機會


雖然首屆的入堂人物以運動員、教練員為主,但隨着每屆名人堂舉薦活動的舉行,名人堂委員會未來也將對方案、流程等細節實時調整,力求全方位呈現中國籃球的歷史。

根據《中國籃球名人堂舉薦活動方案》,名人堂的舉薦範圍涵蓋6個序列,分別是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中國籃球先行者、特別貢獻人士、優秀集體。考慮到中國籃球的特殊情況,運動員、教練員自然是入堂的主力。此外,名人堂委員會也在平衡其他羣體的入堂幾率。

裁判員、中國籃球先行者、優秀集體的範圍比較好理解,至於何為特別貢獻人士?中國籃球名人堂不只是和競賽有關,只要與中國籃球有關的、助力過中國籃球發展的,無論來自哪個行業或領域,都可以歸類為特別貢獻人士。

很多人關心外籍人士是否有機會入選中國籃球名人堂,答案是肯定的。據名人堂委員會發言人蔣健介紹,外籍人士暫歸類到特別貢獻人士序列,比如CBA聯賽的優秀外援、國家隊的優秀外籍教練,他們也為中國籃球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名人堂委員會都給他們入堂留有充分的出口和機會。

除了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未來每屆名人堂的規模將有所縮小,平均每屆入堂5至10人。至於入堂人物的具體比例,名人堂委員會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包括今年在內,前5年每年一屆,之後視具體情況可能調整為兩年一屆。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劉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4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籃球名人堂終審名單為啥“10變9”?我們梳理了這些細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