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巴以隔閡,他們唱出年輕一代的心聲

新華社耶路撒冷12月17日電(記者尚昊呂迎旭)在衝突不斷的巴以地區,當多數人習慣將偏見與隔閡帶入日常生活,年輕一代逐漸出現反思的聲音。如何清晰理性看待複雜現狀?是否能夠儘量卸掉歷史包袱去擁抱未來?

一名猶太青年和一名阿拉伯青年用音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請看新華社記者日前對他們的採訪——

猶太青年烏里亞·羅森曼曾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並擔任軍官。大概兩年前,他想寫一首歌反映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共處的複雜現狀,經人介紹認識了阿拉伯青年、演員兼歌手薩梅赫·扎庫特。

扎庫特來自巴勒斯坦難民家庭,如今生活在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混居的以色列城市拉姆拉。雖然成長環境迥然不同,但兩個年輕人對音樂與和平有着相同熱情,一拍即合,組建了“直言不諱”音樂組合。

為減少巴以隔閡,他們唱出年輕一代的心聲

“直言不諱”組合的兩名成員薩梅赫·扎庫特(左)和烏里亞·羅森曼(右)。新華社記者尚昊攝

《讓我們直言不諱》是兩人合作的第一首單曲,主要反映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偏見,以説唱對戰形式展開,火藥味十足。

為了創作這首歌曲,兩人花了近兩年時間在以色列多地進行田野調查,收集了大量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對彼此的看法。“我們聽到很多極端的聲音,人們被恐懼矇蔽了雙眼。”羅森曼説。

為減少巴以隔閡,他們唱出年輕一代的心聲

5月18日,一名巴勒斯坦示威者在約旦河西岸城市納布盧斯附近的衝突中焚燒輪胎。新華社發(艾曼·諾巴尼攝)

《讓我們直言不諱》今年5月正式在線發佈。幾乎同一時間,以色列與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武裝組織爆發了2014年以來最嚴重的衝突,以色列國內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惡性衝突事件也此起彼伏。

當人們逐漸陷入反思時,這首歌引起了社會共鳴,因而在社交媒體上受到廣泛關注。“這首歌是人們渴望聽到的聲音。”羅森曼説。

第一首單曲的成功令二人備受鼓舞。日前,“直言不諱”組合發佈了第二支單曲《氣道》。歌詞寫道,過去的歷史和幾代人陳舊觀念的束縛“讓我們感到窒息”,我們應“創造性思考”、發出“勇敢的聲音”。毫無疑問,這正是當下年輕一代的心聲。

《氣道》發佈後收到了大量正面回應。扎庫特坦言,他們也收到一些對歌曲的批評,但這些批評讓他們更加堅信作品的價值,“也許我們只改變了幾個人,但這沒關係,至少我們做了些什麼”。

為減少巴以隔閡,他們唱出年輕一代的心聲

《氣道》MV視頻截圖

在兩人看來,巴以地區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雖然彼此為鄰,卻彷彿生活在兩個平行世界,缺少直接對話。

羅森曼説,他在成長過程中很少接觸阿拉伯人,也不瞭解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與扎庫特的相遇改變了他對阿拉伯人的看法。而扎庫特則將兩人合作形容為“過去十年來發生在我身上的最大驚喜”。

為減少巴以隔閡,他們唱出年輕一代的心聲

11月17日,羅森曼和扎庫特在以色列中部城市同年輕人進行交流。利多爾·阿貝爾攝

這番親身經歷讓羅森曼和扎庫特感悟到溝通的重要性。因此除了音樂創作,“直言不諱”組合的另一主業是面向高中生舉辦講座和講習班,促進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之間真正、真實的對話。他們在社交媒體開設交流羣,同時發起一項在以色列各地巡迴演講的公益教育計劃,與年輕人分享他們所期待的改變。

羅森曼認為,如果人們無法直面“難以忍受的分歧”,就不能真正解決爭議。“我們受夠了父母過去的創傷。戰爭和流血不是我們的生活和目標,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和諧與和平中,同時尊重對方的存在、語言和文化遺產。我們需要尋找不同的未來,我們必須找到解決方案。”他説。(剪輯:孫碩;報道員:琳恩·格魯貝爾、凱倫·塞頓)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

來源:新華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0 字。

轉載請註明: 為減少巴以隔閡,他們唱出年輕一代的心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