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車雪橇項目,或許是大眾不那麼熟悉的冬奧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雪車雪橇項目比賽都將在“雪游龍”——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舉行。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位於延慶賽區,屬於小海坨山區域,規劃面積約16平方公里,海拔最高點2198米。
近日,新京報記者來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探訪,瞭解這裏的獨特構造。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關注1
最高時速135公里北京冬奧會最快的賽道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趙北亭介紹,延慶賽區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其核心區位於小海坨山南麓,海拔2198米,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延慶賽區共建設“兩館一村”,即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和延慶冬奧村。場館於2017年3月底開工建設,2020年12月完工。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看台。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位於延慶賽區西南側,賽道全長1975米,垂直落差超過120米。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將承擔雪車、鋼架雪車、雪橇三個項目的全部比賽,共產生10枚金牌。
雪車起源於瑞士,第一屆冬奧會就被列入比賽項目。雪車的平均時速在100公里左右,最高可達160公里,高速行駛是雪車比賽的最大看點。雪車比賽所用賽道與雪橇和鋼架雪車相同,並與鋼架雪車共用一個起點,賽道長1200米至1650米,落差在100米至150米之間。
雪橇起源於瑞士及北歐地區,因斯布魯克1964年冬奧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雪橇比賽所用賽道與雪車和鋼架雪車相同,但起點不同。比賽線路男子長1000米至1350米,女子800米至1200米,道寬最大值1.5米,全程設11至18個彎道。賽道坡度需要專門設計,落差在100米至150米之間。在運動員出發250米左右的距離後,能夠達到80公里/小時的速度。
而鋼架雪車,顧名思義,則是使用以金屬為材料製成的雪橇。因為過於驚險刺激,曾兩次被取消冬奧會資格,直到2002年才在冬奧會項目中穩定下來。鋼架雪車設男子、女子各一個項目。它和雪橇比賽最主要的區別是,其需頭朝前俯卧滑行。鋼架雪車比賽所用賽道與雪橇、雪車相同,並與雪車共用一個起點。賽道長1200米至1650米,落差在100米至150米之間。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運動員在訓練。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據瞭解,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我國第一條雪車雪橇賽道,它由16個角度不同、傾斜度各異的彎道組成,包括非常少見的360度迴旋彎。從空中俯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宛如一條巨龍橫卧在小海坨山腳下,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雪游龍”。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最高設計時速可達135公里,因此,也成為北京冬奧會最快的賽道。
關注2
“地形氣候保護系統”打造全世界冰面最穩定賽道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被譽為“雪上F1”。全球範圍內,雪車雪橇賽道也僅有16條,遠比F1賽車車道少見。
雪車雪橇賽道均為露天而建,隨着不同季節、不同時段日照温度的變化,冰面的硬度有所差異。全世界其他的賽道均位於北坡,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受地理條件制約,是唯一一條在南坡的賽道,冰面面臨更大的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冰面質量,成為設計團隊的一大難題。
針對這個問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設計團隊研發出了獨特的“地形氣候保護系統”,這樣不僅克服了氣象條件對賽道的影響,同時還能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
“地形氣候保護系統”是通過地形、遮陽棚、遮陽簾構成降低太陽輻射對賽道影響的一套系統。其中,鋼木組合結構的遮陽棚安裝在賽道上方,集保温、防水、天然防腐功能於一體。與其他國際賽道相比,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遮陽棚面積更大,而且在賽道的不同位置,長度都不一樣,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遮陽簾懸掛在賽道兩側,遮陽簾的長度做了加長處理,外面設有一層反光的材質,同時上面有一些微小的孔洞,提升透光率和通透性。遮陽簾在賽時可以完全拉開,不影響觀眾欣賞比賽。
通過“地形氣候保護系統”,使得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成為全世界冰面最為穩定的賽道。目前,這項技術已經申請了專利。據瞭解,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已獲得授權專利73項。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關注3
“繡”出來的雪車雪橇賽道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北京市冬奧工程競賽場館中設計難度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新建場館。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是一個半U形混凝土澆築結構,混凝土裏預埋誤差不能超過5毫米的冷凝管,通過在表面製冰最終形成賽道。雖然整個過程看似並不複雜,但1975米長的賽道澆築要一氣呵成,一次成型很難。賽道建設要精細到每一個角度、每一個曲面、每一個毫米級的細微之處。
“可以説,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不是建出來的,而是‘繡’出來的。”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延慶場館建設處處長劉利鋒説。
以混凝土噴射來説,全長179米的迴旋彎賽道分為4個製冷單元,彎道曲率大且全部為高牆段,每個製冷單元均需持續噴射20小時以上,是對混凝土噴射手體力與技能的雙重考驗。噴射手在高強度、高難度施工條件下,須確保賽道噴射一次成型,精度還要控制在10毫米。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運動員在訓練。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在這樣的困難下,為建設這條空間三維扭曲、能夠承受反複製冷、融化的混凝土賽道,建設者研發了全新的混凝土材料,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實現賽道一次性澆築成功。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影記者 陶冉
周博華 視頻報道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