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中國運動員)“冰上蝴蝶”陳露:如何以體育展現民族文化精髓?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冰上蝴蝶”陳露:如何以體育展現民族文化精髓?
作者 盧巖 劉星晨
“中華元素是中國選手最顯著的標籤。只有技術達到一定高度,才能更好地將民族元素中最精髓的部分展現給世界。”對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花滑名將陳露這樣理解。
被譽為“冰上蝴蝶”的陳露,曾贏得中國首枚花樣滑冰冬奧會獎牌,也是中國第一位花滑世界冠軍。作為中國花樣滑冰的開拓者,退役後的她投身基層建設,繼續為推廣冰雪運動而努力。
陳露的另一個身份,是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委員。她表示,北京冬奧組委正致力於舉辦一屆以“運動員為中心”的體育盛會。
就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如何助力花樣滑冰在國內發展、中國青少年冰雪運動教育等話題,陳露近日接受了中新社“東西問·中國運動員”欄目專訪。她表示,希望借鑑歐洲冰雪強國體育發展理念,在加強基層冰雪場館建設的前提下,通過與教育融合,帶動更多中國孩子愛上冰雪運動。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你在1998年長野冬奧會上,一曲《梁祝》收穫滿堂彩。作為前花滑運動員、現花滑教練員與推廣者,你認為包括民族音樂、傳統服飾在內的中華元素,是否是中國選手的“加分項”?
陳露:中華元素是中國選手最顯著的標籤,也是突出民族風格的一種方式。能否成為加分項,需要視選手技術水平而定。只有技術達到一定高度,才能更好地將民族元素中最精髓的部分展現給世界。
用我個人經歷舉例,比賽中選擇用中國民族音樂,這是在我運動生涯的成熟期。之前在職業道路上積累了一定人氣,此時選用具有民族獨特性的元素,能在彰顯自身特點的同時展現民族風格。將帶有濃厚民族氣息的元素展現出來,並不容易。花樣滑冰運動員在進步過程中,需要接受專業舞蹈技術指導。芭蕾舞、中國舞等,會伴隨我們成長。
作為中國運動員,民族深厚文化底藴賦予了我們獨特內涵。如果在比賽中選擇了民族音樂,就最好要把它表現到極致,這樣才會給世界一個更好的方式來了解中國文化。
資料圖:中國花樣滑冰名將陳露在哈爾濱不負眾望,奪得亞冬會女子單人滑金牌。中新社發 毛建軍 攝
中新社記者:中國隊在當今世界花樣滑冰範圍內處於什麼位置?北京冬奧會腳步日益臨近,你對中國花滑健兒的表現有何期待?特別是女子單人滑,如何才能突破瓶頸?
陳露:中國隊目前雙人滑實力處於世界一線水平。其他三個項目男子單人滑、女子單人滑、冰上舞蹈還略顯薄弱。
北京冬奧會上,雙人滑項目衝擊金牌的可能性較大。男子單人滑也擁有一定競爭力,並非沒有希望登上領獎台。金博洋曾摘得世錦賽獎牌,雖然近兩年狀態不甚理想,但他畢竟具備這樣的實力。
金博洋曾在早期國際比賽中率先完成勾手四周跳,當時該動作驚豔世界。此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男子選手能完成兩個四周跳,這已是極限。
金博洋為世界花樣滑冰作出了巨大貢獻,突破了固有思維,衝破了運動員在技術層面上的壁壘。在他之後,其他國家的運動員曾向我們學習、借鑑。目前男子單人滑世界頂級選手能完成五個四周跳的動作。
這種借鑑的過程在相互進行,奧林匹克格言中寫道“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每個人都不斷去追求更好的自己。在相互學習中,花樣滑冰項目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至於女子單人滑項目的前景,需要進一步增強人才儲備,提升冰雪運動普及率。在技術層面上繼續革新,也需考慮增加科技手段提高運動員訓練質量。
在藝術表現力方面,通過何種方式去訓練青少年運動員,讓她們在藝術表現力上像俄羅斯運動員那般自如,這是未來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資料圖: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吉林長春五環體育館隆重舉行。著名花樣滑冰選手陳露手持火炬緩緩跑向看台。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中新社記者:作為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你能否介紹下具體工作職責?北京冬奧會理念是“以運動員為中心”,籌備中哪些細節印證了該理念?
陳露:中國立足於打造一屆“以運動員為中心”的冬奧會,冬奧組委從細微環節上希望考慮得盡善盡美。運動員委員會的成員們參加過數屆奧運會,結合自身經歷,為此次辦賽提供實質性建議,讓北京冬奧會在衣、食、住、行以及場地設施等方面能夠更加完善。
例如,洗衣機如何配備,才能最大程度滿足運動員們需要;餐食如何搭配,才能滿足世界各地運動員的賽前習慣和飲食結構。大家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將往屆冬奧會呈現出的亮點,以及有待完善的細節進行總結,從中吸取經驗,以期令北京冬奧會能提供給選手們更舒適的比賽和生活環境。
由於疫情原因,“相約北京”測試賽在籌備和舉行上遇到了諸多困難,包括時間、交通、以及溝通等層面的問題。但經過前期精細策劃,目前收集到的外國選手反饋是非常積極的。
中新社記者:你的女兒正在練習花滑,這是她自己的選擇,還是你的選擇?在陪伴她由淺至深接觸冰雪運動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感悟希望與普通愛好者們分享?“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正從願景走向現實,在你看來,如何能讓更多中國孩子瞭解並參與到冰雪運動中?
陳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新鮮事物時,以興趣為前提,人們才願意花時間打磨自己,否則很難堅持。我有兩個孩子,我會尊重她們在興趣愛好上作出的選擇。
至於女兒未來是否會成為職業運動員,在我看來這是水到渠成的過程。畢竟時代多元化,孩子們興趣廣泛。成為職業選手需要諸多條件促成,包括身體條件、心理素質是否達標,這都需要時間去考量。
對於冰雪運動初學者而言,接受專業培訓機構培訓至關重要。專業的教練能帶來更權威的幫助,令初學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學習,提高技能。這也體現了“啓蒙”的重要性,一個優秀的啓蒙老師,可能會發現一個未來的世界冠軍。
相較其他項目,大家對於冰雪運動存在不少誤區,認為入門很難、有距離感。在推動冰雪事業的過程中,我們在積極轉變這種認識。體育是最好的教育,參與到體育中,並不一定意味着要成為職業運動員。作為參與者,以學會滑冰的心態投身其中,會收穫很多樂趣。
帶動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體育和教育的融合扮演着關鍵作用。對於青少年兒童而言,通過體育訓練可以培養優秀品質,這也是在推廣冰雪運動時渴望去傳達的思想之一。
結合國內過往經歷,很多孩子在12歲後便停止了訓練。從4、5歲開始接觸冰雪運動,經過6至7年的學習後,孩子們具備了一定基礎。因為學業壓力或其他原因中止訓練,很是遺憾。如果未來能夠和教育更好地融合,我相信中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會更積極、更快速地達到渴望的目標。
資料圖:短道速滑運動員孫琳琳(右)、花樣滑冰運動員陳露(中)、自由式滑雪運動員郭丹丹(左)亮相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金銀紀念幣(第1組)發佈儀式。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中新社記者:截至2021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你認為目前基層冰雪運動硬件場館普及情況如何?
陳露:在成功申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後,中國冰雪事業的發展顯著提速。但結合中國人口基數,目前場地設施數量仍無法達到冰雪強國的標準。
加拿大是千萬人口級別國家,但全國冰場總數卻達到3000餘家。數字非常直觀,也顯示出中國和冰雪強國之間的差距。
從硬件數量而言,中國冰雪事業發展還有較大進步空間。對此,仍可以談回“借鑑”二字。2010年温哥華冬奧會後,當地奧運場館實現再利用,成為社區運動綜合體,提供給市民進行體育鍛煉。國際上類似優秀案例值得我們在未來發展中學習。
本次北京冬奧會,諸多新建場館在賽事結束後,將轉變為促進全民健身的城市文體綜合體。對於中國冰雪事業的長期發展而言,這無疑是積極的信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