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體育·全運會)“失聰女鐵人”:命運或許不公 仍要逆風而行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體育

  新華社西安9月18日電 “失聰女鐵人”:命運或許不公 仍要逆風而行

  新華社記者張澤偉、王沁鷗、王澤

  秋意漸至,江水微涼。17日,漢江岸邊的30多名“女鐵人”屏氣凝神,靜待發令槍響。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女子鐵人三項大戰一觸即發。

  只有澳門選手許朗的注意力並不在裁判的槍聲。因為她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搶在第一個出發。

  自小,她就失聰了,聽不見任何聲音。20年來,她參加的所有比賽,都是靠觀察身旁的選手,跟隨她們出發。

  鐵人三項運動包括游泳、自行車和跑步,是對速度、耐力、意志力的綜合考驗。練這個項目的人,很自然被稱為“鐵人”。

  這是許朗第四次參加全運會,她給自己定的目標是進入前十。

  但出師不利。1.5公里游泳比賽結束時,她僅排在第24位。

  “由於疫情導致約兩年沒參加比賽,近期的備戰訓練也不太系統,加上漢江水温較低,且水流阻力較大,我很不適應。”許朗分析落後的原因。

  她從不輕易認輸。既然沒有退路,為什麼不放手一搏?況且,自行車是她相對的強項。40公里的自行車比賽,她一圈一圈、一點一點地縮小與對手的差距。

  澳門隊領隊麥炳耀在賽道邊注視着弟子的表現。他沒有跟其他教練一樣,在弟子騎車呼嘯而過的剎那,聲嘶力竭地指導、交流。他只是用手機不停地拍着許朗比賽的視頻,用於賽後研究分析。

  “她有自己的比賽節奏。”麥炳耀説,聽不見聲音,對於騎車和從事户外運動的選手來説,是非常困難,甚至是危險的。如果有人在旁邊指點、干擾,她更會分散注意力。

  在自行車比賽完成時,許朗追到了第13位。

  “我就是要把前面的選手一個一個追回來。”許朗語氣堅定。

  但接下來的10公里跑,她剛跑了一圈就開始抽筋。“這是我整場比賽最困難的時候,一度覺得自己撐不下來。”

  但一想到參賽的不易、想到邁過終點線的幸福,她硬是咬着牙關挺了過來,並再一次實現了超越,將最終名次定格在第九位。

  她超越的,並不是對手,也不僅僅是一場比賽,而是命運和人生。

  5個月大時的一次醫療事故導致雙耳失聰,這打擊對於很多人來説是“毀滅性的”,但許朗打破了所謂的“宿命論”,生活跟正常人一樣。她從小堅持讀普通學校,融入健全人的學習、生活,後來還考入了北京體育大學。

  在北京,她參加了一次自行車比賽,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隨後迷上了鐵人三項運動,開啓了非同尋常的運動生涯。她參加過多屆亞運會,其中雅加達亞運會獲得過銅牌。

  而事實上,許朗只是一名業餘運動員。她的本職,是澳門體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每天上班前的兩小時和下班後的兩小時,就是她的體育訓練時間。

  “工作和訓練看似安排得很滿,但這二者互為調劑,訓練可以釋放壓力,帶來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她説。

  同時,她還在攻讀博士,爭取明年順利通過論文盲審。

  一個雙耳失聰的人,竟有這麼多的工作和角色,該有多累!需要捱過多少困難和苦楚!

  但許朗並不這麼認為。“困難越多,我就越想向它發起挑戰。這樣我才覺得自己更像一個鐵人。”

  或許,在她的生命中,從來沒有“容易”二字,自然也不知道什麼叫“困難”。

  或許,命運有些不公,但體育永遠公平。她可以和許多人一樣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衝向同一個終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