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體操歷經70年發展,如今走進了全運會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王瑋皓

洪亮的口令,筆直的隊列,朝氣蓬勃的音樂和整齊劃一的動作……不經意間,廣播體操已經伴隨人們走過70個年頭。廣播體操作為新中國的體育記憶,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從第一套廣播體操1951年問世,迄今演變發展到了第九套,並在今年曆史首次進入了全運會。

廣播體操歷經70年發展,如今走進了全運會

建國之初,中國國民體質健康情況處在較低水平,為了提升羣眾身體素質,吸引廣大羣眾參加體育活動,易於推廣、適合全民參與的廣播體操應運而生。1951年11月24日,中華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等九個單位聯合發出了關於推廣廣播體操活動的聯合通知。第二天,《人民日報》發表了《大家都來做廣播體操》的文章。

廣播體操歷經70年發展,如今走進了全運會

隨着第一套廣播體操公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廣播體操節目從1951年12月1日開始播放,隨後,各地人民廣播電台陸續開始播放。一時間,廣播體操風行各地,在音樂的伴奏下活動筋骨,成為了一段温暖的記憶。

廣播體操是一種不持器械的徒手基本體操,通常跟隨廣播進行鍛鍊,一般由8-10節動作組成,包括頭部、上肢、下肢、軀幹及全身各部分所進行的屈伸、舉、擺、繞、振、轉體、平衡、跳躍等各種動作組成。

廣播體操歷經70年發展,如今走進了全運會

從1951年第一套成人廣播體操推出開始,國家每隔幾年就會根據新的需求和特點推出一套新的廣播操。在1954年、1957年、1963年、1971年。第二、三、四、五套廣播體操相繼推出。迄今,已經推廣到第九套廣播體操。從動作的演變來看,第一套廣播體操動作簡單,強調橫平豎直,第二套廣播體操的動作則提升了難度,增加了下肢動作和運動員;第三套融入了武術動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二節“衝拳運動”;從第四套開始,動作趨於成熟,並開始強調新穎和優美;第五套增加了模仿生產勞動和舞蹈形象的動作,在推廣期間,北京廠橋小學有一名小學生,因為做廣播體操姿態標準優美,因此被選為全校的領操員,還上了當時相當稀罕的新聞紀錄片。正是這次露臉,讓什剎海體校的老師發現了這個很有運動天賦的孩子,他被選拔進了什剎海體校,專門練習武術。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功夫影星李連杰。

1981年,第六套廣播體操問世,在此前的基礎上,第六套以身體全面發展、中等運動量、適當提高動作難度等原則編制,其動作新穎、舒展,並首次配製了兩支富有民族風格的樂曲,可以交替使用,以此來增加人們做操的興趣。隨着中國的改革開放,廣播體操的動作開始流行、健美起來。1990年,第七套廣播體操開始推廣,動作與以往幾套操相比更規範易學,更輕鬆活潑一些,使鍛鍊者精神得到調劑,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第七套廣播體彩分為二套動作,第一套動作相對傳統,第二套動作節奏更快一些,當時還特意請來當時最著名的體操運動員李寧做模特。對於“80後”來説,聽到“現在做第八套廣播體操”這幾個字,似乎就回到了自己的校園時代。第八套廣播體操於1997年正式推出,動作設計上刪繁就簡,更易被大眾接受,同時更加強調集體的凝聚力建和團隊精神面貌,廣播體操比賽也在開始達到了頂峯。2011年,第九套廣播體操正式發佈,相比以往加入了大量健身的理念。以“科學簡便、普及實用、因地制宜、健身趣味”為原則, 在保持傳統廣播體操特點的同時,引入了武術、踢毽、游泳、保齡球及現代舞等時尚運動的基本動作,突出了“健康、歡樂、時代”的風格。廣播體操對鍛鍊者產生中等強度的運動刺激,對提高機體各關節的靈敏性,增強大肌肉羣力量,促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精神傳導系統功能改善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廣播體操歷經70年發展,如今走進了全運會

2021年,大眾廣播體操迎來發展的第七十個年頭,類型越來越豐富,以適應健身人羣越發多元的需求。今年的第十四屆全運會,廣播體操歷史首次被納入全運會羣眾賽事活動。十四運會廣播體操共設精英賽、三人賽、團體賽三個項目和城市街道社區組、農村鄉鎮組、企事業單位組及三人賽公安民警組等10個小項。

河南省體育局羣體處處長趙峻表示,廣播體操是我國人口基數最大的羣眾性健身項目,深受廣大人民羣眾歡迎和喜愛。廣播體操的推廣、發展和普及是中國羣眾體育事業發展的縮影,更藴含着一代又一代國人的青春和健康記憶。需要更多人進一步認識到體育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和“辦人民滿意的體育”,讓更多的人在運動中強健身心。

來源:大河新聞 編輯:端木繁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8 字。

轉載請註明: 廣播體操歷經70年發展,如今走進了全運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