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有位球迷在社交平台上張貼出一張照片,他認為山東魯能上賽季的球衣,與廣州恆大2017賽季的球衣非常相似,耐克公司僅僅是將其改了一下顏色,然後就變成魯能的球衣,而這位球迷表示,耐克公司明顯就是在“糊弄”山東魯能俱樂部。而我也仔細看了一下,確實有其相似性。
據一位網友“上大夫散宜生”介紹説,中國足協壟斷了中超球隊的球衣製作合同,全部交由耐克公司來負責製作。表面上來看,耐克公司將完全聽取各支球隊在球衣製作方面的意見,但在“從屬”關係上,或者説是“甲方乙方”關係的角度上來看,耐克公司真正需要向其負責的,是中國足協,而並非中超俱樂部。所以,在球衣的設計方案上,耐克公司有足夠的理由予以無視。
由此可見,為什麼“中超職業聯盟”遲遲不成立,這裏面我們能看得見、看不見的利益有很多。假如將權力全部放給未來的職業聯盟,表面上將中超的管理權劃歸到市場,但從利益的角度來講,上層損失巨大。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也是商業化最為巨大的一項產業。比如説歐洲五大聯賽,冠軍之爭不僅僅是為了榮譽而戰,更是為了利益而戰。
一件山東魯能的球衣設計,其實是一個小事。好看不好看其實也不重要,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審美觀點都不一樣。只不過,中國足協何時才能繼續向前推進職業聯盟的創立,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前段時間,富力老總張力向外界發出了呼籲,更公開了去年向足協提請成立職業聯盟的“申請書”,該申請書中除了上港、魯能等具有國企背景的企業沒有簽字以外,其他12傢俱樂部老總全部簽字。而此舉也被球迷稱之為“G12革命”。
只不過,職業聯盟的這個新聞並沒有活躍多長時間,就被恆大建蓮花球場以及於漢超等事件給覆蓋掉了。而今差不多一個多月過去了,沒有任何音訊,更沒有輿論的熱議。由此可見,球迷和媒體針對於成立職業聯盟這個話題,其實從骨子裏並不是十分感興趣。因為沒有人知道成立後的職業聯盟,究竟對中國足球的發展,一定會形成積極的作用。當然了,將足協的管理權交還給市場,確實有助於中超俱樂部下一步的存活。而活下去,則顯得尤為關鍵。
有球迷認為:即便成立了職業聯盟,但中國足球的大方向必須牢牢掌握在國家體育總局或者中國足協手裏。因為,專業人做專業事,這一點沒問題。但凡是“專業之人”都有一個缺點,就是單純盯着自己的專業在看、在做,從而缺乏大局觀。所以,這兩項如何去拿捏和平衡,或許是中國足協當前正在考慮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