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籃球皇帝張伯倫:各種記錄;單場100分的幕後;以及張兩萬的由來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體育

一般列數據的話,常出現在大家眼前的通常是邁克爾-哪都有我-喬丹,其實很多數據統計,都在把張伯倫排除在外的。

畢竟和一個新秀賽季場均37.6分27籃板(1959-60賽季),三年級場均50.4分25.6籃板,專心刷助攻的賽季場均24.3分23.8籃板8.6助攻(1967-68賽季),生涯常規賽場均30.1分22.9籃板4.4助攻、季後賽場均22.5分24.5籃板4.2助攻的傢伙比數據的話,會有挫敗感,那時候還沒有搶斷和封蓋的數據統計,否則天知道這位籃球皇帝能打出怎樣的神蹟。當他退役時,美國媒體做過統計,他是125項NBA紀錄的保持者;即使到2018-19賽季結束,他依然是71項NBA紀錄的保持者。

後來有封蓋的技術統計後,有媒體根據比賽錄像加上了他的此項數據:

1963年一場對陣活塞的比賽,他曾送出32次封蓋;

他曾獲得過201次三雙(大多數是得分、籃板和封蓋),其中一場是100分25籃板18封蓋;

他曾有8次四雙,1968年還是對陣活塞的比賽,拿到過22分25籃板21助攻22封蓋的超級四雙;

他有三個賽季場均三雙:新秀賽季場均37.6分27籃板10.2封蓋,1961-62賽季場均50.4分25.6籃板11.2封蓋,1969-70賽季場均27.3分18.4籃板10.8封蓋。

14年NBA生涯,他拿到過2次總冠軍,4次MVP,1次FMVP,1次全明星MVP;7次得分王,11次籃板王,1次助攻王(大概也是唯一拿到助攻王的中鋒),7個賽季場均拿下至少30分20籃板(1959-66),122次拿到50 得分(常規賽118次、季後賽4次)。

1980-81賽季,騎士給當時44歲的他開出過合同,他得知上場時間有限之後果斷拒絕;1986-97賽季,籃網曾給已經年滿50歲的他開出合同,他以“不想因為自己的復出影響球迷們對於現役世界上最好的籃球運動員的尊重”的理由再次拒絕了。

除了籃球之外,他在排球、鉛球、跳高、百米、400米等運動方面的造詣也是當時的世界頂尖水準,60歲時還跑完過馬拉松。

1962年3月2日,勇士對陣尼克斯的比賽,他63投36中、32罰28中(很難得,因為他生涯罰球命中率是51.1%,那個賽季的罰球命中率50.6%)拿下100分。上半場他拿下了41分,三節結束時拿下69分。

據説第4節球隊大比分領先,張伯倫數次向時任主教練弗蘭克-麥克奎爾示意要下場休息。但教練沒答應,反而授意其他隊員們不斷給他喂球。

尼克斯球員們試圖用故意犯規、送張伯倫上罰球線阻止他得分,無奈這個晚上他罰球很準。他們又試圖用完每個進攻回合的時間,弗蘭克則讓其他隊員們也去犯規、把對方球員送上罰球線,藉此快速拿回球權、節省時間。

當張大帥的得分迫近100分時,他在場的好友、也是數據分析師的哈維-波拉克突然意識到這會是有歷史意義的時刻,於是四處找攝影師準備把這一刻記錄下來。正巧,一名美聯社的叫瓦西斯的記者帶兒子來現場看了比賽,半場結束時,因為職業的敏感性,他也意識到可能會有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於是在中場休息時回車裏取了相機。

波拉克發現了正大拍特拍的瓦西斯,兩人交換了想法,前者當即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寫下了100並把那頁撕了下來,當後者擔心張伯倫是否願意拿着這張紙讓自己拍照時,波拉克拍着胸脯保證對方會給自己這個面子。於是,那張經典的照片誕生了。更神奇的是,張大帥自己在一次接受採訪時透露,拿100分之前的晚上,他剛在酒店和三個女人忙活了半宿。

除了球場上表現出色之外,他還有一項成就讓人望塵莫及,就是在1991年出版的自傳《A View From Above》(《俯瞰》)中披露的:15歲以來已經睡過了兩萬個女人,而且他還強調自己沒有與已婚女士發生過關係。

簡單算筆賬:1936年出生的他15歲時是1951年,到1991年這40年間,每年按365天算的話也就是總共14600天,2萬個的話,他每天得睡將近1.4個女人才行。

兩萬的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是張伯倫在季後賽被指環王壓制的太狠(遇上8次,1966-67賽季贏了1次,終結了凱爾特人的八連冠,1958-1966賽季),有次碰面時比爾-拉塞爾用11個冠軍戒指氣他時,他用和兩萬個女人發生關係予以回應。有人猜實際上真實的數字應該去個0。

1999年他在去世前夕接受過一次採訪,當時的言論大概是:“擁有上千名不同的女士是很酷的事,這是我在生活中學到的。但我還發現,擁有同一名女士一千次更讓人滿足。”

這裏的同一名女士是誰呢?據説是一名叫琳達-赫麗的女士。她1971年經朋友介紹和張伯倫認識,在他生命的最後一秒,也是她陪在身邊。

她寫過書,裏面這樣評價張伯倫:“威爾特(張伯倫)一直拒絕長大,比起現實生活他更願意當人們心中的英雄,他曾常常因為沒有朋友約而倍感失落。”張伯倫因為心臟病去世後,琳達對外表示並不是病魔奪取了他的生命,而是厭世、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