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網球裁判裏有位“四朝元老”

9月27日,隨着女單頭號種子鄭欽文,以2∶0的大比分擊敗了韓國選手樸昭炫順利挺進半決賽,杭州亞運會網球比賽已經進入到了尾聲階段。但作為這次網球裁判組長的楊勇,卻不敢有絲毫鬆懈。


“我算是所有裁判員的‘大管家’,運動員有問題會找裁判長,裁判員的吃住行、臨場執裁的各種安排,也都由我這個裁判組長來負責。”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楊勇不時地咳嗽,紛繁複雜的工作,以及杭州室內外的温差,讓嗓子的不適給他發出了“警報”。


網球裁判員有着非常嚴格的等級和職能劃分,共分監督、裁判長、裁判組長、主裁以及司線5級。其中,裁判長、裁判組長、主裁又有更細的等級評定,楊勇目前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擁有“雙重身份”的裁判:金牌裁判組長和銅牌主裁。


“每個等級都有詳細的晉升規則,簡單來講,主裁、司線屬於業務職能,裁判組長、裁判長和監督屬於管理職能,但我為了保持銅牌主裁的身份,每年還是要按照規定,去執裁大概40多場網球比賽。”楊勇説。


“科普”完畢,楊勇如數家珍地向記者詳述杭州亞運會網球項目的裁判員工作,“這次司線和主裁總共是105人,我必須保證他們能夠正常地為賽事服務,比如某個主裁覺得某個司線判罰不好,那就需要去做相關的調整工作。而且,亞運會這種級別的賽事,和中網、大師賽不同,因為項目比較多,還有不少外籍裁判員,所以工作起來更加地複雜和繁瑣。”


楊勇絕對算得上一位“老亞運”了,他總共參加過4屆亞運會的裁判工作——釜山、多哈、廣州和杭州亞運會,雖然具體的工作有所不同,但他也算是親眼見證了亞運會的發展。


“首先就是硬件條件的變化。之前的比賽場館大多比較老舊,但看看杭州亞運會的場館,絕對是世界級的。再有,就是判罰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杭州亞運會採用了鷹眼技術,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裁判員做出最正確的判罰,減少了爭議。”


事實上,鷹眼技術從裁判員的角度看,也有着認知上的變化。開始,裁判員會覺得有壓力,畢竟判罰的準確與否,現場的觀眾、球員都會看到。但在比分膠着、關鍵球、賽點等等這些節點上,如果有鷹眼的輔助,裁判員會感到壓力減輕不少。


“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觀眾、球迷的感受。”作為一名老裁判,楊勇感嘆道,“我參加了4屆亞運會,這屆網球觀眾是最多的。而且不僅球迷數量多,也越來越懂球,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網球運動在國內的發展。”


之前多個夜晚,楊勇和他的同事,大多需要工作到深夜,才能回到技術官員村——而等待他們的,是豐盛的宵夜、舒適的休息環境和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的服務,那些外籍裁判“一臉幸福”的樣子,更讓楊勇深刻地感受到杭州亞運會組委會的精心籌備。


“其實網球裁判只是我的業餘愛好,想成為最頂尖的網球裁判,需要大量執裁場次的累積,和非常嚴格的評定體系,我確實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但這並不妨礙我繼續為中國網球、為各種網球比賽和綜合性大賽服務。”楊勇説。


本報杭州9月2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屾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9 字。

轉載請註明: 亞運網球裁判裏有位“四朝元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