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馬拉松。
連續兩個週末,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40場馬拉松等路跑賽事鳴槍起跑,逾30多萬跑者重新回到了跑道。無論是和中國首個“世界田聯精英白金標賽事”上海馬拉松組成“一城雙馬”的上海半程馬拉松,還是中國田協的“金牌賽事”西安馬拉松,還是首次舉辦的淮安馬拉松,跑者們都用自己的雙腳展現出他們對於大眾賽事重新迴歸的渴望和熱情。
然而,當賽事“扎堆”迴歸,偽造號碼牌以及哄搶獎牌和物資等亂象卻也跟着回到賽場……
賽事重啓固然重要,但如何讓辦賽的結果“利大於弊”,是包括跑者、辦賽方和城市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上海半程馬拉松。
中國跑者在重聚中提速當各種各樣的路跑賽事在這兩個週末“扎堆”回到官方賽歷之中,與其説這是一場場比賽,不如説這更像是一場聚會。
就如剛剛結束的上海半程馬拉松,雖然賽事規模從萬人級別縮減到只有6000人,但是參賽者的熱情反而更高漲了,這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和那些許久未見的跑友們重聚。
“哎呀,好久不見了,沒想到你也來跑上海半馬了啊。來來來,幫我們倆拍張照。”
一位上海跑者見到從瀋陽特意趕來參賽的跑友時,興奮地立刻掏出手機,讓旁邊的其他跑者幫他們合影留念。而這位瀋陽的跑者一週之前剛剛參加了無錫馬拉松。
這樣好友見面寒暄和合照的場景,在上海半馬和起點和終點隨處可見,這些熱情的畫面也只是兩個馬拉松週末跑者們重聚的一個縮影。
此外,當跑者們再次一起站上跑道,除了互相感嘆一句“好久不見”,不少人還驚歎於速度和成績的提升。
上海半馬。
4月18日的首屆淮安馬拉松上,“媽媽跑者”陳為芬以2小時35分18秒的成績贏得女子組冠軍,這已經是她在過去一週多時間裏第二次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績。就在7天前的廈門馬拉松上,她以2小時36分14秒奪下女子組銀牌,彼時她也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績。
“比賽還沒有完全結束,我就看到很多跑友在朋友圈裏髮狀態,説自己刷新了紀錄。”上馬系列賽運營方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瑾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當賽事迴歸,不少跑者都把過去幾個月專心訓練的成果展現了出來。
國內跑者的成績提高,除了長時間沒有比賽讓傷病恢復並且訓練更加系統以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得益”於國外精英跑者的缺席讓國內跑者有了更強的競爭意識。
以上海半馬為例,賽事在沒有邀請國外頂級選手的情況下,提高了比賽男女前八名的獎金,這無疑刺激了更多跑者的爭勝慾望。
“中國的路跑賽事在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快,比賽越來越多,跑者也越來越快。”來自加拿大的跑步教練阿德里安在參加了上海半馬後感慨道。
“過去10年,外國跑者來中國很容易贏得冠軍或者得到名次拿獎金,但是現在越來越困難了,現在的大眾路跑更像是一場真正的競爭。”
廈門馬拉松賽的跑者。
不僅刺激經濟,也助力城市管理跑者們的週末又忙碌了起來,這也就意味着,“跑步經濟”又重新復甦了。
一週前的廈門馬拉松期間,廈門市體育局局長阮敦梁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就表示, “廈馬重啓對很多行業都將是振奮信號。”
而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廈馬重啓,意味着其他體育活動也可以在廈門陸續恢復,同時自2003年舉辦開始,廈馬已經和城市的各行各業有了深刻連接,據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2020年,廈馬的直接經濟效益已達到2.577億元,帶動經濟效益3.953億元。
其實每個舉辦過馬拉松或者大型路跑賽事的城市都有一本類似的經濟賬。
西安馬拉松剛剛拉下大幕後,當地媒體再次給出了一組數據——上個週六,西安地鐵線網客流達到413.92萬人次,刷新了由2020年12月31日創造的407萬紀錄。
這個新紀錄背後,賽事規模達到28000人的西安馬拉松“功不可沒”。
“我特意請了一天假,上週四晚上就去了西安,比賽前見了見好朋友。”擁有7年跑齡的小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不是第一次參加西安馬拉松,但是卻因為喜歡這座城市,每一次都會在比賽前後旅遊一番。
“疫情造成我們這些喜歡到處跑的人沒辦法出行,現在有了機會,肯定要補回來。”
首屆淮安馬拉松。
馬拉松的“扎堆重啓”給每一座城市都帶來了多多少少的旅遊消費,賽事轉播也給整座城市帶來了曝光和宣傳,而這些對於城市積極和正面的刺激,也是城市提高自身運行和管理的重要動力。“在賽事籌備中,淮安按照國際規則、國際標準對交通、旅遊、住宿、飲食等各領域進行優化管理。”淮安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首屆淮安馬拉松的舉辦,也意味着一次城市標準、城市能級的提升。
“提升了城市管理能力、服務水平,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這也將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這也就是大眾體育賽事的魅力——體育搭台,經貿唱戲。按照淮安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的説法,藉助着包括馬拉松在內多項賽事的影響力,淮安辦起了淮河生態經濟帶體育產業博覽會,“在加快發展體育事業的同時,體育消費明顯增加,發展勢頭明顯”。
西安馬拉松再現“套牌”。
亂象猶在,重啓賽事需要謹慎不管是從跑者的角度還是辦賽城市的角度,以馬拉松為代表的大眾體育賽事的重啓,是防疫常態化下的一個積極信號。然而,積極信號中依舊存在的一些“雜音”讓賽事看上去還是美中不足。
西安馬拉松剛剛結束不久,社交網絡上就已經出現了“套牌”的醜聞。
據媒體報道,在賽後的跑者圖片比對,包括“D18535”、“D18537”和“D18539”在內的多個號碼簿都同時掛在兩名跑者身上,而且大部分“套牌”跑者都佩戴者手環。
事實上,過去幾個賽季,“套牌”現象一直存在於中國跑圈,中國田協出台了不少懲罰措施但依舊屢禁不止。如今,當新賽季重啓,“套牌”也伴隨着同時回到賽場。
貴州畢節百里杜鵑山地馬拉松出現哄搶獎牌事件。 視頻截圖
除了跑者的“套牌”行為,西安馬拉松在賽事籌備上也受到了不少吐槽。部分參賽者完賽後在社交網絡上表示:“光是存包就存了半個小時,一直在飛奔。路上風很大,有柳絮進眼睛,體驗很不好。觀眾是真熱情的,但組委會太拉垮了”。
還有跑者直言:“説好的豪華補給站只見到零星的香蕉點和唯一的麪包點,唯一的棗點。路上各種飛絮,不是進眼睛就是進嘴裏,這個時間的西安適不適合馬拉松,組委會真的需要好好考慮,不然破壞了跑者對於馬拉松比賽的印象。”
不論跑者的吐槽是不是太過主觀,但他們的體驗感受確實是馬拉松賽事組委會需要考慮的,如果只是為了在熱度高漲的大環境下“扎堆辦賽”,那麼這樣的大眾賽事多少偏離了“享受運動”的初衷。
就如4月18日結束的貴州畢節百里杜鵑山地馬拉松,比賽的獎牌遭到眾人哄搶,場面一度混亂—— 當26公里組別的參賽者跑完全程時,已經沒有了完賽包和獎牌,後來才得知是比賽物資遭人哄搶。
鄭開馬拉松,紙杯散落一地。
還有同一天落幕的鄭開馬拉松,39000名跑者用熱情連接起了兩座城市,但是由於賽事管理和服務上的不如人意,比賽的飲水供給不足造成參賽者搶水,紙杯散落一地沒有及時清理,滿地狼藉……一位鄭開馬拉松的現場觀眾就在社交網絡上寫道: “跑步確實可以強身健體,提高士氣,但賽後這樣的現場誰都不願意看到,這種垃圾滿地的場面對於比賽和城市都非常不利。”
這確實是一條非常誠懇的建議,當賽事“扎堆”迴歸,賽道上留下了太多或温暖、或勵志、或感人的跑步故事,城市經濟也得以刺激,但熱情高漲的跑圈和賽事管理者還是需要一些冷靜思考,如何讓賽事重啓更有積極意義:
比賽不只是把一羣熱愛運動的人聚集到一起,而是通過運動展現出從參賽者到賽事再到城市的積極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