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對話 | 郎平:被抗疫精神深深感動 東京奧運將是一場遭遇戰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體育

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日前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她被抗疫精神深深感動。今夏東京奧運會對中國女排等參賽隊伍將是殘酷的遭遇戰,最大的挑戰在於應變。

賽事停擺考驗隊員也考驗教練

中國女排剛結束今年第一階段的封閉集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國際賽事停擺,東京奧運會被推遲,中國女排自去年年初以來沒有參加任何比賽。郎平承認,這給隊員和教練帶來了挑戰。

“去年剛剛組隊的時候,想着距離東京奧運會還有100多天了,大家都是隻爭朝夕,鬥志昂揚。但是奧運會宣佈推遲,一下子從100多天變成近500天,大家心裏那股勁不可能繼續再繃500天的。”郎平説,“特別是對於30歲以上的運動員來説,如果她傷病比較多,難免會有些茫然——我到底還能不能堅持到那個時候?怎樣堅持?確實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而且這麼長時間沒有比賽,如何安排老隊員的訓練,要迅速做出調整。當時看到她們情緒上出現一些起伏,我覺得很正常,也很理解她們。”

在郎平的排球生涯中,國家隊整整一年沒有比賽的情況還是頭一次出現。運動員和教練員都習慣了訓練一段之後對照比賽去總結、調整。疫情之年全球賽事停擺之後,訓練的針對性明顯下降,中國女排的訓練只能立足於自身的提高。為了保持訓練熱情,教練組想了不少辦法。

“對我們教練來説,這是一個學習機會,也是一次挑戰。每天都在球場上重複同樣的東西,而且每天訓練好幾個小時,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我們要想辦法幫她們調整,比如説去打籃球、踢足球,把她們拉到田徑場訓練……我們還安排隊員打羽毛球、乒乓球,運動員覺得很好玩。而且各種不同的球類項目,其中有共性的東西。”

與抗疫英雄互勉

中國女排在2019年蟬聯世界盃冠軍、奪得世界“三大賽”第十冠之後,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再次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

自2020年初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用眾志成城、堅韌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展示了偉大抗疫精神。在郎平看來,女排精神和抗疫精神有相通之處,她尤其欽佩很多“90後”年輕人在關鍵時刻的擔當。

“像這種突發的重大事件出現以後,我們國家能這麼迅速地決策應變,把疫情控制得這麼好,真的是全世界唯一了。看到我們的抗疫英雄很多是‘90後’的年輕人,關鍵時刻他們在老同志的帶領下奮不顧身,為了能夠搶救病人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那股力量、那份擔當還是很棒的,我覺得在他們身上體現的也是拼搏精神。”

郎平曾在美國、意大利等地執教多年,和很多國際體育人士結下深厚友誼。郎平説,疫情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可能剛開始大家覺得還好,但是時間長了心情的起伏和焦慮非常多。不過大家在交流中還是充滿正能量,一方面是相互鼓勵,克服困難,另一方面很多人利用這段時間充實自己,同時也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

東京奧運會是殘酷的遭遇戰

東京奧運會計劃於今年7月進行,中國女排將以衞冕冠軍的身份出戰。郎平認為,由於自己和對手的狀態都有很多不確定性,這屆奧運會的進程很難預測,很可能是一次遭遇戰。

“我們必須在方方面面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奧運會這麼重要的比賽,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性,一兩個關鍵球沒處理好結果就完全不同,非常殘酷,這屆奧運會,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不確定性會更多。”

郎平認為,大約有五六支球隊有爭冠的可能。

“從美洲來講,巴西、美國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水準。歐洲球隊也在崛起,進步相當快。像意大利和塞爾維亞,在2016年的時候,她們還是比較年輕的隊伍。經過這四五年的磨礪,現在已經非常成熟,這兩年正是狀態最好的時候。我覺得這屆奧運會,大概五六支球隊有拿冠軍的可能,到底是怎麼樣一個排序,要看臨場發揮。”

在郎平看來,這屆奧運會對中國女排最大的挑戰將是臨場應變。

“因為對對手的瞭解特別少,不知道對手到時候是什麼狀況,有沒有技戰術上的變化,會不會突然出一兩個新星,我們不瞭解她們的特點,所以必須要在場上迅速捕捉瞬間的變化,做出及時應變。”郎平説。

在奧運會之前,郎平希望中國女排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況下有機會參加一兩次國際賽事,更好地為奧運會做準備。在東京的賽場上,中國女排會朝着升國旗、奏國歌和衝擊獎牌盡最大努力。

“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希望球迷能夠保持耐心,我們特別希望在球場上再次和大家相聚。”

期待朱婷不斷追求卓越

在郎平2013年重新執教中國女排之後,朱婷迅速成長為隊中頭號球星。郎平坦言,在她執教過的中外球員中,朱婷是最有排球天賦的之一。

“我認為她是天才,雖然她自己不承認,她只説她是人才。朱婷動作協調,悟性非常高,技術動作沒有什麼缺點,再加上她的身材、高度,我覺得她太適合打排球了,她能迅速掌握一項新的技術,而且總能非常合理地處理球,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悟性、一種天分,這樣一個非常全面的人才,真的非常難得。”

26歲的朱婷已經在奧運會、世界盃、世俱杯等重要賽事中多次獲得MVP(最有價值球員)稱號,成為世界級球星。郎平認為她還能繼續上升。不過,她也預見到朱婷在東京奧運會將遇到新的挑戰。

“這屆奧運會對她來説會是一個挑戰,因為大家太熟悉她了。她又在土超打過比賽,是人家的重點研究對象。在大家都熟悉的時候,還能夠一錘定音,這給她提出了更高要求。當然,我們也希望她的隊友也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朱婷遇到困難的時候,其他點可以爆發。”

最近幾年,郎平先後培養了朱婷、袁心玥、張常寧、李盈瑩等一批優秀年輕球員。作為伯樂她有什麼秘訣呢?郎平把這歸功於名帥袁偉民和中國女排的傳統。

“在我18歲的時候袁指導(袁偉民)把我選進國家隊,可能是因為我個人的經歷,我對年輕運動員有一種感覺。”郎平説,“我希望一支球隊由老中青三個年齡層次的運動員組成,老帶新,新促老,這樣球隊才能在比較長的時間裏一直保持高水平。”

科技助力女排創新

隨着時代的發展,科技助力對於運動隊提高競技水平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郎平表示,中國女排在這方面也非常重視。

“中國女排也是一個複合型的團隊,我們在訓練當中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手段。我們跟專業人員做了很多交流和探討,包括如何挖掘運動員的潛力,以及細緻地分析外國運動員的技術特點。”郎平説,“我們會把科技手段的助力和自身的訓練很好地結合,畢竟競技體育最終是靠人去完成的,必須要把高科技手段非常自然地融入訓練和比賽中。電腦分析來的信息,要輸入教練和運動員的大腦,通過每一天訓練形成肌肉記憶和下意識的反應,最終在球場上體現出來,這是一個挺複雜的工程。”

“我們的體能訓練也有非常多的高科技手段來幫助我們分析每一個人的情況,把一個人的體力、速度、耐力、爆發力、柔韌性的要求全部揉在一起。我覺得在這些方面我們還要不斷去學習,還是要把科技和人的因素結合得更好。”

北京冬奧會一定會去現場觀賽

作為運動員和教練員,郎平曾經4次登上夏季奧運會的賽場,而冬奧會她還一次沒有去過。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還剩不到一年,郎平很期待這項即將在家門口舉行的盛會。

“我特別高興北京能夠舉辦冬奧會,也為之自豪。夏季奧運會和冬奧會在同一個城市舉辦,非常了不起。我從來沒去現場看過冬奧會,明年有機會在家門口看冬奧,我一定要去。”

郎平最關注的冬季項目是短道速滑,她和前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是多年的好友。當年郎平執教美國女排的時候,李琰在美國短道速滑隊執教,培養出了後來奪得冬奧會冠軍的名將阿波羅。那幾年,郎平和李琰執教的隊伍都在科羅拉多訓練,兩位中國女性教練常常午飯時間在食堂交流。李琰帶隊去參加冬奧會,郎導會關注短道速滑的比賽。後來李琰回國執教,帶領中國隊拿了不少金牌,郎平由衷地為她高興。

除了短道速滑,郎平也很喜歡觀看花樣滑冰比賽,在她看來,那是一種“藝術享受”。説起花樣滑冰,她饒有興趣地提到申雪、趙宏博、隋文靜、韓聰和羽生結弦等多位名將。

春節增加上肢訓練 為東京做準備

在第一階段訓練結束之後,中國女排將迎來短暫的假期,郎平將和家人一起過春節。不過,為了節後帶隊向東京奧運發起最後衝刺,享受難得假期的她每天都給自己安排了身體訓練。

“休假的時候我會做很多康復治療和訓練,保證節後我能有足夠的體能站在訓練場上。最近我已經跟體能師商量好,節後要開始增加上肢的訓練,因為奧運會我必須要在隊員做準備活動時上場協助她們熱身。”

奧運會期間每支隊伍只有4名教練能夠進入賽場。賽前供球隊做準備活動的場地只有一塊,而且使用時間很短。因此,平常由陪打教練完成的協助隊員熱身的工作,屆時郎導和領隊賴亞文都要親自上手。

在中國體育界,郎平是個特別的存在。自20世紀80年代成為全民偶像開始,郎平的熱度始終沒有消退。在迴歸中國女排帥位並率隊奪得2015年女排世界盃、2016年裏約奧運會和2019年女排世界盃冠軍之後,郎平的聲望再次達到了高峯。

談到這一點,郎平表示她是沾了排球的光。

“有幸在中國女排這麼優秀的集體裏成長,年齡大了又一直在做排球教練,熱愛排球,能把老女排的精神和經驗傳承下去,我覺得這是我的榮幸,我是沾了排球的光。”郎平説。

文/新華社記者 閻濤 王鏡宇 韋驊

編輯/徐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