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內家拳為什麼號稱“金剛不敗”?

內家功夫,太極拳,練的時候緩慢悠長、狀若半醒,但用起來,與人生死鬥,卻是天下最快、最剛猛的。何以能如此,全因分了“陰陽”。

“人身處處是陰陽,總此是一大陰陽”,“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前就有後”。一拳打前,傾全身之力以赴,無羈無絆,等這一拳出去了,“陰極陽生,陽極陰生”, 正好回來打後面,中間只要腰胯一轉, 想打哪就打哪。全身就象彈簧連着的兩個鐵球,彈簧壓緊,一放,一個鐵球不動,另一個鐵球就衝出去;衝出去的鐵球不動,原來那個鐵球就跟上來;跟上來一壓, 又能再衝出去。肌肉只須在彈簧一壓一張時加把力,象盪鞦韆一樣在一起一落時蹬一下,就能保持能量不減, 兩個鐵球便能如此往復,永世不竭。

內家拳打鬥時,全是以陰陽為本,氣往下行,勁向上走,一開一合,一沉一浮,根催梢,梢領根,前後左右,勢如連珠炮,挑打八方,內力生生不息,以一敵萬。別人看得驚心動魄,自己如閒庭信步,越戰越勇,打個通宵都不累。所以不累,蓋因內家功夫以鬆柔為本,混身肌肉一緊就松,十秒裏有九秒都是松的,休息得好,一舉一動沒什麼虧欠。

松並非無力,不能全身都懈了,每時每刻總有一處肌肉在緊張做功,也只有一處。與做功的肌肉相連的骨骼和肌肉是靜止的,為得是讓做功的肌肉使上力,下個時刻便輪到這塊肌肉工作,剛才的那塊就可休息了。每塊肌肉只工作一點點距離,只增加一點點速度,一動就歇,全身從腳、膝、腿、腰、肩、到手,一節節上來,加起來速度就大得不得了,還一點都不累。此所謂“節節貫串”是也。太極處處分陰陽,兩塊肌肉決不同時運動,總是有先有後,你推我,我拉你,都動卻都不累,合力還最大,陰陽之妙,一至於此。

內家拳處處講“松”,李雅軒更是説要“大松大軟”,松得如“皮裏包骨”。但松和懈,有何區別,卻沒人知道。分陰陽才是松,全身處處的肌肉都要輪流工作、輪流歇着才是松,松的時候必須還有一點緊的苗子在裏面,就象一蠕蟲,從頭到腳運遍全身;如果肌肉全都緊或者全都歇了,就是懈。緊和懈是一回事,沒人是超人,誰都得休息,連休息都不捨得,要不了多久就該全玩完了。

“力大無窮”只是個構思,一個所有人的願望,想力大無窮和做不做得到是兩回事。關節、肌肉都分了陰陽,用上力了,不須很多就那麼一點點,加起來自然就力大無窮,無須拿臉做色就能打;瞪眼鼓勁,把腰繃成一個鐵板,心裏再狠也出來力,打起來自然眼慢手遲。所以,內家高手平時看着都是懶懶的,滿臉平靜,從不動怒,一但下了決心,則動如脱兔,立取首級!

松是很難練的,腰胯上的肌肉,沒練到時,感都感覺不到,怎麼能命令它鬆了。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別是腰下部和髖關節附近的肌肉,我在練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練到之後才知道原來那裏也是可以動的, 而且還力大無窮,內功的力量全是從那幾塊脊椎上來的。人體是個大彈簧, 就是説的那幾塊脊椎上的肌肉。

丹田,也是説的這幾塊英文叫着“lumbar and sacral curvature”的骨頭。這幾塊骨頭有了開合,動起來了,人就能生出膽色,碰着老虎都敢咬一口,十個泰森算個啥。勇敢可不是憑空來的!

鬆軟也是一把力氣,是分了陰陽的力氣,松要從力中來,這是不傳真訣。李雅軒説要“大松大軟” 許多人誤解了,害了他們,以為每天揮下袖子就是練功夫,可不可能。要想練松,得上力,籃足排球、沙包、舉重, 什麼都得來一下才行,但這只是入門的接引,萬萬不可沉溺其中。松是力,在力中找,只是得有懂勁的師傅在旁指導,不能自作主張,亂想象,亂髮揮。李雅軒的“大松大軟”那是説給入了門的聽的,是功夫上高檔次的手段。入門的時候可以搞點亂七八糟的東東, 但往上走只有“大松大軟”才是正道啊!

李雅軒是個老江湖,什麼都講,偏就不講最基本的入門練法,不過入門也的確講不出什麼普適性的東西,全看個人悟性和機緣,入門的練法得因材施教。內功全是力量,只是有許多精細活在裏面。靜坐、冥想、服藥,什麼丹也好,咒也好,全是騙人的。真要功夫的,你就放開手打, 打不贏你個生手,就是假貨,眾兄弟萬萬小心。

內功力大且持久,更妙的是反應奇快,與人鬥每每站儘先機。何以能如此,全是“意在勁先”之妙。意和勁也是一對陰陽,有先有後,互為因果補充。內家拳勁去如射箭,有去無回(回的時候已經是第二箭了),對方在躲避這一招時,我的“意”已經在根據他的動作準備下一招了。這下一招,用的就是剛才那招回頭的勁力,正好來的急。

拳經上講“往復須有摺疊”,就是説靠關節的轉換把這回頭的勁變個方向再打出去。內家拳以懂勁始,等有了勁力了,再往上全是練敏感,練觀察,練這個“意在勁先”。內家拳,勁意分陰陽, 敵人只逮得到過了時的“勁”,永遠也逮不到因敵而動的“意”。內家拳敢號稱不敗,全在於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07 字。

轉載請註明: 歷史上內家拳為什麼號稱“金剛不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