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了!為何中國女排缺少高水平的強力接應,看完分析,豁然開朗。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缺少一名高水平的強力接應,是一直困擾中國女排的事情。多少年來中國女排曾經使用過多名隊員打強力接應:王一梅、楊婕、楊方旭、張常寧、李盈瑩、劉宴晗、杜青青等,效果都不理想。郎平選用接應出身的安家傑、袁志做助手,也是希望他們能在培養強力接應方面有所作為。但他們缺乏培養女強力接應的方法和經驗。能成為高水平的強力接應,不僅需要隊員的自身努力,在訓練上也應該有一套科學的方法!如此看來,我們的訓練方法是不是有問題?王之騰和郎平其實一直想強力接應,但沒有,沒辦法,只好退而求其次。強力接應在中國甚至只是假設性的,一方面要求邊攻手往全面化發展,另一方面又不具備平時的訓練條件和比賽環境。
大家寄予希望的佩妍,若作為強力接應培養,打打國內聯賽可能會體現出一些威武,拿到國際上和摸魚衝浪一比這點大力差遠了,所以不要拿自己的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比。強力接應無非就是打調整攻非常強,亞洲打調整攻強的就那麼幾個人,朱婷、金軟景、張常寧、李盈瑩、劉晏含。這些人都是主攻出身。破案了!為何中國女排缺少高水平的強力接應,看完分析,豁然開朗。除非她們從小就培養成強力接應。再有身體素質方面比不了歐美隊員。就算我拿出這些隊員,她們在前排進攻超90公里的時候很少,朱婷能多一點,換句話説也就朱婷的身體素質可以和歐美隊員抗衡,且朱婷的力量也不是歐美隊員中最頂級的。接應在中國女排歷史上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從巫丹開始就是各種其他位置隊員改。 不知道為何教練員都不喜歡各地方隊的正牌接應。
扣球力量對於攻手來説非常重要,力量小了很容易被防起來。我們看到相對強的隊員都是扣球力量相對較大的,而亞洲隊員扣球力量大的很少,想要從基層培養以強力接應為主的隊伍幾乎不可能,因為從選材上就很侷限。當今世界最頂級的兩個強力接應博斯和艾格努力量上100的時候是常事,還有巴西的坦達拉,德國的利普曼也常上100,90多就不用説了,只要能發上力的球幾乎都是90多公里。因為中國隊的比賽看得多,在比賽中顯示速度的扣球只有朱婷、張常寧、李盈瑩的球上過90公里,而且這樣的球都不是常見的,後排攻比較多,因為後排攻衝跳充分,所以力量比較大,前排的就更少了。排球有上三路技術和下三路技術,因為亞洲隊員身體素質是不如歐美的,上三路技術中最重要的進攻方面是有劣勢的,所以在加強下三路技術和整體配合尋求多變戰術以達到進攻的突破效果是亞洲隊伍的發展方向。
亞洲身體素質比不上歐美,很難有強力接應,中國能出現朱婷這麼難得的厲害攻手,韓國的金軟景也是這個道理,日本有木村紗織。反過來歐美強力接應多,但就是強力主攻太少。亞洲主攻不錯,歐美接應不錯。郎平的技戰術風格是,以高舉高打為主,結合快速多變。所以郎平很希望擁有一名高水平的強力接應!郎平使用了多人來適應這個位置,反映出她的心情。難道高水平的強力接應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以前我們的副攻進攻強勢所以要求接應以保障為主,而現在副攻更看重攔網能力且現在發球攻擊力越來越加強的情況下副攻能打的戰術也越來越少,與此同時接應的培養方向依然沒有扭轉,長期以來基層都會把有點攻擊力的放到主攻培養,於是一大批攻擊力拿到國際比賽也不怎麼樣還地面保障環節拖後腿的隊員出現在左翼,國家隊接應選人自然也難為無米之炊了。
略略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基層教練在逐漸的矯枉過正,不過扭轉速度不可能那麼快,效果還有待時日。中國女排左右兩翼都有朱婷式的強攻,是郎平最想看到的。郎平希望看到中國女排也能出現類似艾格努、博斯科維奇、斯洛克耶斯、利普曼、斯馬澤克類型的隊員。現在我們的基層選拔出問題,進攻好的都去調到主攻位置,因為我們的接應曾春蕾之前都崇尚周蘇紅那樣的接應。李盈瑩也是靠年輕氣盛,連續兩個賽季一點攻,也是差點出現嚴重肩傷,這還是在地方對打國內聯賽。讓朱婷打,估計累死。
不過我覺得中國的保障接應體系其實很克歐美強力接應打法的。因為他們的接應要面對我們高大主攻的攔網,而我們的主攻卻有幾輪可以面對對方的矮二傳,總體我們處於順境。而另一端我們的保障接應面對的是身高差不多的歐美主攻,因為我們的接應打的多是戰術球,比較快,雖然強攻實力弱一點,但總體應該和對方勉強持平,兩端對比,我們似乎站在更高的台階,即使強攻實力弱,形勢也能持平,加上我們有朱婷,反而佔優,還有對雙方接應的防守我們也佔優。
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