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男女必去的中國十大尋愛聖地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奇聞

  光棍節已經過去,相信不少男女光棍們成功“脱光”,小編就此給大家帶來讓男女成功“脱光”的十大愛情旅遊聖地,每一個都有着極其美好的愛情故事,單身男女一定要hold住啊!

  第一名:杭州西湖

  愛情關鍵詞:西湖、斷橋、雷峯塔

  西湖泛舟、斷橋相會、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每提及杭州,總會讓人想起白娘子與許仙的千古愛情傳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悽美愛情,加之浙江衞視與世紀佳緣在西子湖畔舉辦的連續兩屆中國相親大會,更使得這裏成為享譽全國的“浪漫之都”。

 

 

  試想,春暖花開,泛舟西湖,遙望遠處雷峯塔,湖水伴着槳聲潺潺,愛人陪伴身邊,是怎樣難得的美好境遇呢。


 

  第二名:鳳凰古城

  愛情關鍵詞:南華山、吊腳樓、沈從文

  鳳凰有“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譽,與鋼筋水泥的大都市相比,鳳凰這樣的古樸小鎮才是催生浪漫的温牀。悠閒地踩在石板小路上,清亮的沱江水、翠綠的南華山、成排的吊腳樓、古樸的石板街近在眼前,伸手可觸。

 

 

  此時透過天人合一的如畫美景,身着花朵圖案長裙的姑娘遠遠翩翩而來,令人怦然心動。鳳凰古城:為了你,我已等候千年。


 

  第三名:九寨溝

  愛情關鍵詞:瀑布、湖泊、温泉、五彩池

  除了是國內知名的旅遊勝地,九寨溝還是坊間公認的拍婚紗照的好去處。雪白的婚紗、美麗的新娘,“寶鏡巖”、“蘆葦海”、“五彩池”、“珍珠灘”等一個個柔軟的風景區名稱,就已經為浪漫埋下伏筆。置身於此,遠離城市喧囂,只談愛情的柔軟與綿長。

 


 

  第四名:麗江古城

  愛情關鍵詞:雪山、藍天、白雲、流水、花香

  哪裏是豔遇高發地?問十個人,會有九個回答是麗江。這個小鎮從最初被髮掘,就被賦予了種種與愛情有關的定義。

 

 

  酒吧、燈籠、小街、時尚男女,甚至連空氣都瀰漫着曖昧的香甜氣息,再加上雪山、藍天、白雲、流水、花香等等麗江本身具備的獨特美景,讓這個地方成為名副其實的愛情天堂。

  來這裏不必帶很多錢很多心計,只需帶一顆簡單的心,才能遇見更多無限的可能。


 

  第五名:大理

  愛情關鍵詞:蒼山雪、洱海月

  蝴蝶泉本身便極具愛情色彩。在白族人的心中,“蝴蝶泉”象徵愛情忠貞,每年白族男女都要到這裏尋覓另一半。

 

 

  在電影《五朵金花》中,阿鵬與金花經歷重重波折最終約會定情的地方就在蝴蝶泉。每年總有許多的年輕戀人來到這裏小住時日,牽手漫步四方街,相擁着看山水環繞。而單身人士們,則期待着在這樣一座充滿情趣的地方,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阿鵬或金花。


 

  第六名:鼓浪嶼

  愛情關鍵詞:閩南民居

  傳説鼓浪嶼是愛情島,很多新婚的夫婦都願意來這裏度過蜜月期,在垂滿長藤的小巷牽手閒逛,流連於樹陰中老別墅,聞着風裏淡淡的桂花香……安靜,不張揚,內斂卻意味深長。

 

 

  鼓浪嶼也是傳説中最具愛情魔力的地方,容易滋生情愫。捧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喝一杯濃香的咖啡,等一個值得去愛的人。


 

  第七名:西塘古鎮

  愛情關鍵詞:小巷、漁船、燈火、老街

  夢裏水鄉,斜斜的小巷,咿呀的門窗,夜晚朦朧的燈火,靜謐停靠的漁船。

  就那麼放鬆地走在西塘,無論是白晝潺潺的流水還是夜晚柔和的燈光,都不由自主讓人安靜,美好的愛情需要自由和舒適,而西塘正是這樣,它讓男女的相遇變得簡單純真。趙詠華唱:“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寧靜古樸的西塘老街,就是愛情的模樣。

 


 

  第八名:上海錦江樂園

  愛情關鍵詞:摩天輪、遊樂場

  很多電視劇裏,愛情的開始都與摩天輪有關,而在錦江樂園,上海最高的摩天輪就矗立在那裏,暖暖的陽光中,隨着摩天輪的上升與湛藍的天空慢慢靠近,渴望愛情的心情也變得鮮豔明快起來。就如同人生百味,每一個座艙裏都在上演不同的愛情故事。

 


 

  第九名:北京什剎海

  愛情關鍵詞:傳統文化、園林建築

  在鋼筋水泥、行色匆匆的大都市北京,什剎海脱穎而出成為四萬多名網友心目中的北京愛情聖地。

  歷史文化底藴深厚的什剎海,歷史上是寺廟林立的地方,同時也是南北大運河北段的起點,水域寬闊,景色優美。再加上可以飽覽水天一色的優美勝景,因此向來是夏日泛舟、冬季溜冰的好去處。

 

 

  對於如今的時尚男女來説,什麼都比不上現代風情與傳統文化相融合最具味道,而什剎海地區也因為保留了原有民俗文化富於老北京特色,平添了許多浪漫。


 

  第十名:瀘沽湖

  愛情關鍵詞:高原明珠、摩梭人、摩梭民歌

  總有都市女孩愛上摩梭男孩的故事在瀘沽湖上演,也許正是置身這樣質樸與純淨的天地之間,才能真正放下現實生活的牽絆,跟隨者感覺的步伐。瀘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

 

 

  湖中各島婷婷玉立,林木葱鬱,水天一色,清澈如鏡,再加上緩緩飄來的靡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韻味,這樣一個遠離囂市的人間仙境,正是滋生愛情的地方。


 

  杜十娘千萬身價:為何不能將愛情進行到底?

      杜十娘古代名動一時青樓歌妓,因“久有從良之志”而走上了煙花女子難得的從良之路,只不過結果是杜十娘愛情夢斷瓜州古渡,一怒之下沉了百寶箱,於是從良之路變成了斷頭之路。那麼,矢志追求愛情的杜十娘為什麼不能將愛情進行到底呢?

      杜十娘是明朝萬曆年間北京城南的教坊司的名妓,自十三歲破瓜,今一十九歲,七年之內,不知歷過了多少公子王孫,一個個情迷意蕩,破家蕩產而不惜。可見杜十娘傾國傾城之美,早已名動京都九城。

 

      一天在接待客人時,偶遇南京佈政老爺的公子李甲,李甲愛其美貌紅顏,杜十娘傾其舉止文雅,二人情投意合。李甲不顧學業,日日沉浸在温柔鄉里,漸漸耗盡了錢財。其父聞聽後怒不可遏,斷了他的供給,並勸説京城的親戚都不要借錢給他。

      十娘決心將終身託付給温存忠厚的李甲。老鴇兒同意只要李甲在十日內拿出三百兩銀子就可贖出十娘。但他在親友中早已壞了名聲,誰也不會拿出錢來幫他往妓院裏填。


 

      李甲奔波數日,一籌莫展,杜十娘取出縫在被子裏的碎銀一百五十兩,李甲的好友柳遇春被這位風塵女子的行為感動,設法湊足了那一百五十兩銀子。十天後果然把銀兩如數交到老鴇兒面前,老鴇兒本想反悔,杜十娘曉以利害,老鴇兒只得放人。

      於是兩個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結百年之好。杜十娘與李甲本要回到老家去,無奈李甲心存顧慮,攜妓而歸難以向父親交代。杜十娘獻計説:先到蘇杭勝地遊覽一番,然後郎君回家,求親友在尊父面前勸解和順;待李父消氣後,再來接她。李甲依命而行。

 

      二人行到瓜州古渡之時,遇到了好色又陰險的富賈孫富。他夜飲歸舟,聽到杜十孃的歌聲,心動不已。天亮以後,從窗口向內視其容貌,更覺心蕩神搖。孫富假意與李甲相接近,飲酒暢談,談到杜十娘時,李甲告知其事情的原委,孫富嘆道:尊父位高,怎容你娶妓為妻!到時候進退兩難,豈不落得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下場?!


 

      他這麼一説,李甲更覺步履維艱,孫富又拿出一副為朋友肯兩肋插刀的架式説:下倒是願以千金相贈,你拿着銀錢回去,只説在京授館,你父定會原諒你。一番話説的裏甲動了心,他一直怕回家後不能交差,如今也只有如此了,於是當下立了契約,按了手印,把杜十娘專賣給孫富。

      杜十娘聞知,如雷轟頂,回憶自己童年被賣,受盡屈辱,眼看已經逃出了火坑,就要過上幸福的生活,如今全告破滅。翌日,杜十娘脂粉香澤,刻意修飾,花鈿繡襖,極其華豔,香風拂拂,光采照人。她先讓孫富把銀兩放到李甲船上。

 

      自己站在踏板上,打開百寶箱,裏面裝滿金銀翡翠各色珍奇玩物。杜十娘指着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怒罵孫富拆散他們夫妻,痛斥李甲忘恩負義,利慾薰心,把一件件寶物拋向江中,最後縱身躍入滾滾波濤之中。杜十孃的香消玉殞,既反映了古代青樓女子從良之路的艱難,更説明了古代男權社會中身為女人的悲慘地位。


 

      杜十娘為什麼不能將愛情進行到底呢?造成杜十娘從良悲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多種猜測和詮釋,然而卻總是不盡人意。

      比如有人認為,李甲是殘害杜十孃的直接兇手,是他的“負情”把杜十娘推入江中;也有人認為孫富是造成杜十娘悲劇的直接原因,如果沒有孫富的挑唆,也許李甲不會拋棄杜十娘;還有人認為,把杜十孃的悲劇歸因於李甲的負情和孫富的挑唆,都未免簡單化、表面化,造成杜十娘悲劇的原因應該是封建禮教,杜十孃的悲劇正是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但是更有人認為,第一、二種觀點固然過於膚淺,第三種觀點看似深刻,卻也未免公式化、概念化,未能盡其妙。既然杜十娘是怒沉百寶箱而死,那麼,就只有從“百寶箱”這個意象入手去解讀,才能明白杜十娘形象的悲劇意藴。這應該説是目前最能説明問題實質的最佳説法。


 

      一、“百寶箱”是金錢的象徵,是利益的代表。

      我國明代,正是商品經濟興起和繁榮的時期,專門用於商品生產和交換的手工工場已初具規模。隨着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金錢和利益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傳統的價值觀念受到嚴重挑戰,根深蒂固的封建門第終於在金錢和利益面前開始動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已經由宗法倫理向利益驅動轉變。

      杜十娘生活的明朝正是“以利相交者,利盡而疏”的時代,“説着錢,便無緣”,在這樣的社會關係中,老鴇與杜十娘,三親四友與李甲,李甲家庭與杜十娘,孫富與李甲,甚至李甲與杜十娘,都是建立在金錢和利益的基礎之上的。這也正是杜十娘積攢“百寶箱”的原因,她幻想利用“百寶箱”來換取李甲的愛情,去換取自己幸福的從良之路。

 

      二、“百寶箱”是杜十娘價值的象徵,希望的寄託。

      杜十娘是一個聰明、美麗而熱情的女子,但因“命運不辰”,落得“風塵困瘁”,飽經肉體的折磨和精神的蹂躪,過着人間地獄般的生活。她渴望擺脱這種非人的處境,做一個真正的有價值的人,因而“久有從良之志”。


 

      但是,一個女人,特別是處於社會底層的妓女,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又談何容易。更何況,杜十娘所追求的,又不是一時的歡愛,一般的婚姻,她要追求一種人間真情。所以,杜十娘才苦心積攢“百寶箱”,希望用“百寶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用“百寶箱”來換取真正的愛情。

      在選擇李甲託付終身之時,杜十娘又一直不肯把“百寶箱” 的秘密告訴李甲,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但是,杜十娘太天真了,在利慾薰心的社會里,在充滿銅臭的人與人的關係中,哪有什麼真情可言!她的希望是註定要破滅的,她的悲劇是註定要發生的。

 

      三、“百寶箱” 是社會和人性激烈衝突的集中體現,是杜十娘悲劇產生的真正原因。

      杜十娘生活的環境,是一個封建禮教佔統治地位,同時又交織着利害關係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杜十娘太有尊嚴了,太相信人性的力量了,她甚至誤以為金錢可以買來真情。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本來就算李甲負義,杜十娘太可不必投水自盡,她有青春,美麗,還有金錢,她還可以另尋他歡,就算獨自一個也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吃人的封建禮教,自私自利的人際關係,使杜十娘徹底的失望了。一個曾經對自己感激涕零的人,一個自己真心愛的人,只為“一千兩”,為個人私利,就不惜背信棄義,斷然出賣自己,而且還面有喜色,心無愧意。


 

      試問天底下有什麼地方可以容納下這樣一個弱女子,可以容納她追求美滿的生活?杜十娘沉下江去的不是“百寶箱”,是人性,是道義,是良知,是人心,因為當時社會容不下這些東西,杜十娘雖然逃離了青樓的牢籠,但始終沒能躲開禮教的羅網,成為一個金錢和利益的犧牲品。

 

      杜十娘,看錯的不是李甲,而是看不透封建制度和禮教對人性的毒害和摧殘,看不透金錢和利益對人間真情的踐踏與戕賊。而李甲、孫富之輩,只是成了間接的殺人兇手而已!

      雖然,杜十娘作為棄婦而死是可悲的,她演繹了一曲社會和人性的雙重悲歌。但是,杜十娘並不是一般的棄婦。中國自古多棄婦,棄婦詩詞也很多。被認為完美的棄婦是“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或“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式的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地讓人愛憐。

      而杜十娘雖然被古人認為不夠完美,但在一種無處不在的男權文化空氣浸泡生活的女人,以死來抗爭和示威愛情的背叛,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文豪妓女兩段情:妓女在兩大文豪手中的命運


 

      白居易多管閒事逼死名妓關盼盼的事情廣為人知,這裏我要説的是一位馬盼盼,知道的人可能少一些。這位馬盼盼,牽扯到的也是一位大詩人,他就是同白居易一樣鼎鼎大名的蘇軾。

      公元1079年,42歲的蘇軾任徐州太守。剛剛上任,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他親臨抗洪第一線,冷靜指揮,動員一切力量將洪水擋在了城外,四十多天後,洪水退去。這時候的蘇軾,才記起徐州有座燕子樓,想起兩百多年前關盼盼在燕子樓香消玉殞的故事。他在燕子樓上住了一夜。寫了一首《永遇樂》,副標題是“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這個夜晚,蘇軾在“明月如霜”的園子裏,感受“好風如水”。“曲港跳魚”的聲響清晰可聞,連“圓荷瀉露”的嘀嗒聲也隱約能聽見,只覺無邊的寂寞深深襲來。蘇軾睡下後,在夢中夢見了關盼盼,並從夢中驚醒,他惆悵萬分,披衣起身,恍恍惚惚圍着園子轉悠,不知不覺,把園子走了一個遍。後來,他發出了“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的滄桑之嘆。可以想見,關盼盼的夢中倩影,是留在多情的詩人心中揮之不去了。


 

      十分湊巧的是,當時的徐州,也有一名官妓,與關盼盼同名,叫馬盼盼。

      當時的風氣是,官員喝酒,都有能歌善舞的官妓侍飲,這些官妓,她們的職責就是為官員表演節目以添酒興。宋朝有一項規定,官員叫官妓陪酒,是工作需要,而與官妓發生關係,就要受罰。

      這位馬盼盼,十分喜歡蘇軾的書法,一直很希望學習蘇軾寫字,而且她很有天賦,模仿得不錯。當時,蘇軾為防徐州水災再次氾濫,在東門城上建了一座“黃樓”,黃為土色,寄寓“以土克水”之意。弟弟蘇轍寫來一篇《黃樓賦》,蘇軾打算親筆書寫《黃樓賦》,刻在碑上立於“黃樓”內。

 

      他寫到一半時,因有事離開了一會。馬盼盼一時興起,拿起蘇軾的筆,續寫“山川開合”,也許是剛寫完這四個字,蘇軾就回來了,也許是寫完這四個字,馬盼盼覺得和蘇軾的筆跡還有距離,就不敢寫了。反正,蘇軾看到馬盼盼寫的四個字後,開心地笑了,並且沒有重新來寫,只是稍加潤飾,所以後來流傳下來的《黃樓賦》碑文中的“山川開合”,實是馬盼盼的筆跡。


 

      作為一名官妓,馬盼盼敢在太守兼大詩人面前班門弄斧,足見她天性活潑俏皮,也可以説明蘇軾與馬盼盼關係非同一般。而馬盼盼摹仿蘇軾的筆跡,幾可以假亂真,除了她的書法天賦以外,還可以看出,她學蘇軾的字不是一天兩天了。

      蘇軾對那些淪落風塵的女子,一向非常憐惜,何況馬盼盼這樣慧巧俏皮的女子?所以,馬盼盼跟隨蘇軾左右,扮演着女秘書兼紅粉知己的曖昧角色。馬盼盼深得蘇軾寵愛,除了姿色與才氣,她的名字也很重要吧!因為蘇軾的心中有一個“盼盼”情結。看到馬盼盼,他可能會想起關盼盼。

 

      和尚道潛是蘇軾的莫逆之交,他長相標緻,文采出眾,寫詩很快,往往下筆立成,讓滿座歎服。有一次,道潛到徐州來看東坡,東坡安排他在逍遙堂住下。那天,蘇軾剛設宴招待完客人,身邊正好有一大羣官妓,還未讓她們“下班”,就直接帶到和尚道潛這裏來了。


 

      蘇軾是個愛開玩笑的樂天派,有時喜歡捉弄朋友。本來,帶着妓女去拜訪和尚,這是違背禮俗的。這次,蘇軾來看道潛,帶來的不是一個妓女,而是一羣妓女。這時候,蘇軾就指使馬盼盼上前向道潛求詩。道潛鎮定自若,要來紙筆,一氣呵成,寫了一首絕句:

      寄語巫山窈窕娘,好將魂夢惱楚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不管別人如何理解這首詩,我的看法是,這首詩是道僧用來回敬或者説來調侃蘇軾的。因為蘇軾派妓女來向他求詩,首先就是調侃在先,所以道僧回詩一首,正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道僧稱馬盼盼為“窈窕娘”,可見馬盼盼的確妖嬈美麗,然後又用了“巫山”和“楚王”兩個典故,將蘇軾調侃了一番。

 

      道僧的意思就是:馬盼盼啊,你去給蘇軾帶個信,面對你這樣勾人心魄的美女,他蘇軾不能一親肌膚,就讓他在夢中懊惱吧,就讓他心癢難熬吧!而我早已擺脱塵俗的慾念,我的心就像沾了泥巴的柳絮,不會跟隨春風輕薄地翻飛的。


 

      道僧就像一位心理學家,一眼看出蘇軾的心思與尷尬。對於官妓馬盼盼,蘇軾寵愛得不行,但是按照當時的朝廷的規定,又不能與馬盼盼來真格的。

      馬盼盼何曾不是對蘇軾情深意重?她即使將崇拜愛慕向蘇軾傾心表白,但礙於她官妓身份,蘇軾也不敢公然“跨越雷池”半步。蘇軾本來政敵頗多,那些想“整”他的人,正擔心他不犯錯誤呢!如果蘇軾與馬盼盼發生私情,一旦被人抓住把柄,他的結局可想而知。

 

      所以,這首詩由馬盼盼遞給蘇軾後,蘇軾對道僧的調侃沒有正面回答,想必這也觸到了他的傷心處。他避重就輕,將道僧誇了一番,説:“我也曾看見柳絮落泥中,認為可以入詩,想不到被你搶先了!”


 

      有人認為,蘇東坡的兩首送別詞《江城子·恨別》、《減字木蘭花·彭門留別》都是寫給馬盼盼的。蘇軾在徐州呆了兩年,就改知湖州。

      離別徐州的時間,正是春暖花開的三月,煙花三月,從古到今都是最美麗的季節。

      這兩年時間裏,馬盼盼那麼近距離地見證了心中偶像的喜與悲,那麼幸運地感受到了一位大詩人對自己的疼惜和愛憐,現在,他要離去,這最美麗的季節,也平添了無限的傷感。

 

      蘇軾覺得他與馬盼盼相聚的時間太短,所以説:“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 蘇軾的感受,也是馬盼盼的感受,所以馬盼盼流淚了,與蘇軾攜手“折殘紅”。馬盼盼的淚一開始流,就再也收不住,蘇軾説她“寄我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是啊,馬盼盼再多的淚,也流不成一條河。蘇軾還説端着玉觴,喝不下酒,因為酒杯中有“佳人千點淚”。


 

      蘇軾走後,馬盼盼不久就去世了,她去世的時間大約在1084年或者稍前,也就是説,在蘇軾離開馬盼盼大約四年時間後,馬盼盼死了。

      “鬼頭詞人”賀鑄曾經寫過一首《和彭城王生悼歌人盼盼》的詩,來追憶懷念馬盼盼,並在詩題下注雲:“盼盼馬氏,善書染。死葬南台,即鳳凰原也。生賦詩十篇,因和其一,甲子四月望。”

 

      馬盼盼的死因,賀鑄沒有道明。馬盼盼為蘇軾所迷,一腔痴情卻得不到任何結果,抑鬱而終的可能性很大。和白居易逼死關盼盼不同,馬盼盼的早逝,責任不在蘇軾,如果真要蘇軾負責,他就只好一聲嘆息了!

      被妓女包養的著名文人:柳永


 

      有人一輩子做光棍是因為沒人愛,有人是因為看破了紅塵,然而還有人是因為愛自己的人太多,以至於乾脆丟棄婚姻這種束縛愛情自由的生活方式。

      這種光棍中的佼佼者就是宋朝號稱“白衣卿相”、“花間皇帝”的婉約詞派創始人——柳永。

      柳永屬於典型的大憤青,憤起來的時候都能把皇帝氣死,而他之所以留戀於青樓,也和他的這個個性有直接關係。柳永的父親、叔叔、哥哥、兒子、侄子都是進士,為了不脱離羣眾,他也早早投身於科舉事業的滾滾洪流中。

 

      但是他才華獨步詞壇,又不願結交達官貴人,在上流社會沒多少人緣,這為他以後的仕途不幸產生了很大影響。其實他本人雖然清高,官癮還是非常大的。

      年輕時,他第一次赴京趕考,因為怯場落榜了。第二次,大概因為發揮不好,又落榜了。大概這次落榜對他的打擊太大,年輕人脾氣太大,管不住自己的舌頭,竟然由着性子寫了首牢騷味比山西老陳醋還濃烈的《鶴沖天》。其中有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等於是在指責大宋朝的科舉制一文不值,是個失敗產品。他是痛快了,但是有人難受了,這裏的“有人”來頭不小,是當時的皇帝宋仁宗。


 

      大概是由於《鶴沖天》的名氣太大,完成後沒幾天就送到了宋仁宗的桌案上。仁宗皇帝是個很愛才的人,范仲淹、歐陽修、富弼、王安石、司馬光、蘇洵、蘇軾等等大宋朝最著名的文壇牛人,都是在他的統治時期大放異彩的。柳大才子的這篇文章等於徹底否定了他的半生功績,不生氣是可能的。我猜他當時一定唸叨了一句:柳永,你小子等着。

 

      三年後,柳永又來京城考試了,這次他既沒怯場,也沒發揮失常,順利地過了考試關,只等皇帝硃筆圈點放榜。誰知,當仁宗皇帝在名冊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時,龍顏大怒,惡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此後,柳永奮鬥了好多年,也沒高中過進士。


 

      一沒工作,二沒銀子,可憐的柳永就跑到大大小小的青樓裏,寫寫詞賣給妓女們演唱,然後賺點稿費。用他自己的話來説是“奉旨填詞”。柳永的文采那是沒得説,論詞的造詣,別看作品今天只留下二百多首,但是所用詞調竟有一百五十個之多,並大部分為前所未見的、以舊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調,又十之七八為長調慢詞,這對宋詞的解放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而且他的用詞通俗化、口語化,如同唐朝白居易的詩一樣流傳很廣。於是朝朝楚館,開封的名妓沒有不認識他的。哪個妓女如果説不認識柳七官人(柳永排行老七),就會被眾人恥笑。當時城裏的妓界流傳這樣的口號: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既然這麼受歡迎,豔遇自然是難免的。柳永在一首《西江月》中寫道:調笑師師最慣,香香暗地情多,鼕鼕與我煞脾和,獨自窩盤三個。這裏面的“師師”、“香香”、“鼕鼕”分別是當時的三大名妓:陳師師、趙香香、徐鼕鼕(好像妓女都愛叫什麼陳圓圓、蘇小小、李師師)。此三人還只是他眾多的情人中最有名的,其他沒提到的就更數不勝數了。

 

      柳永一生放蕩,卻又不善營生,既無家室,也無財產,生計全靠這些紅顏知己接濟。要不然,他早就餓死街頭了。在青樓中既能找到尊重、生活來源,又能找到愛情、紅顏知己,柳永自然沒必要追求什麼婚姻。


 

      不過,柳永還是有過一段和別人長期同居的日子。當時,江州城裏有位妓界大腕名叫謝玉英,人長得漂亮,文采也很好,最愛唱柳永的詞。柳永在後來改名柳三變,再次參加科舉才中進士後,只得了個餘杭縣宰。

      途經江州,照例浪流妓家,結識謝玉英,見其書房有一冊“柳七新詞”,都是她用蠅頭小楷抄錄的。因而與她一讀而知心,才情相配。臨別時,柳永寫新詞表示永不變心,謝玉英則發誓從此閉門謝客,只等柳永一人有朝一日回來。柳永在餘杭任上三年,又結識了許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謝玉英。

 

      任滿回京,到江州與她相會。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悵,在花牆上賦詞一首,述三年前恩愛光景,又表今日失約之不快。最後道:“見説蘭台宋玉,多才多藝善賦,試問朝朝暮暮,行雲何處去?”謝玉英回來見到柳永詞,嘆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賣掉傢俬趕往東京尋柳永。


 

      幾經周折,謝玉英在東京名妓陳師師家找到了柳永。久別重逢,種種情懷難以訴説,兩人再修前好。謝玉英就在陳師師東院住下,與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柳永盡情放浪多年,最後快快樂樂地死在了趙香香家。因為沒有妻子,也沒有官界的知心朋友,他死後無人過問。趙香香、陳師師等人好人做到底,湊了一筆錢才讓他入土為安。出殯那天,全開封城的妓女集體罷工一天,全部都來出席他的葬禮,這便是“羣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話。

 

      謝玉英對他的感情和投入最深,因為哀傷過度,兩個月後便死去。陳師師等人把葬她於柳永墓旁,也算了卻了這位風流大才子的一樁心願。

      唐代詩人王維曾被公主包養 擅自娶妻遭拋棄


 

      古代文人迫於生計,曲意逢迎,自我流放,已不是什麼新鮮的事。如有的史官“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其實為的就是自己的飯碗,為的就是自己的腦袋。史官或文人,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為自己的主子歌功頌德,被自己的主子包養,從生存的角度講,任何人都無可指責。

      但引起我對這個話題的興趣的是唐代大詩人王維。據有人考證,王維與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關係非同一般。玉真公主與唐玄宗是同胞兄妹,深得她這個皇帝哥哥的溺愛,以至於年齡很大了也不出嫁(二十歲左右,但古代女子很難挺到這個歲數不嫁人)。可能是為了逃避,玉真公主“緇衣頓改昔年妝”,出家當了道士。由於其特殊的身份,又沒有婚姻所累,她這個道士當得極其逍遙自在。這期間她結識了大量的文人雅士,其中就包括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