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和象棋都是我國源遠流長的娛樂項目,歷代都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絕的有關下棋的故事。史上有這麼不尋常的七局棋,讀來讓人驚心動魄。
其一:東晉時期,爆發了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淝水之戰。東晉以八萬人馬,打敗了號稱百萬人馬的前秦八十萬大軍。當捷報傳回建康的時候,謝安正跟朋友下棋,他隨意看過後,便擱置一旁,繼續下棋,似乎一切皆在意料之中。友人相問,他只是淡淡的説沒什麼,只是小孩子們已經把敵人打敗了。《世説新語》是這樣記載此事的:“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
難怪古語説,胸有驚雷而面如明湖者,方可拜上將軍。謝安“不異於常”繼續下棋的超然風度,“小兒輩大破賊”的淡淡之語,令我等凡夫俗子看得目瞪口呆。用現在的話説。謝公真是“酷斃了”、“帥呆了”。
其二:吳國的丞相顧雍是有名的棋迷。吳太子孫和反對下棋,把下棋説得一無是處。顧雍是丞相,權高位重,對太子的話裝做沒聽見,照舊在宮邸與賓客弈棋。一次,棋戰正酣,他在外地做官的兒子顧劭重病身亡了。顧雍聞訊面不改色,對弈如故。但在棋桌下面,卻用力以指甲掐手掌上的肉,掐得血都流了來,以發泄心中的痛苦。
在三國的政治家中,顧雍有“東吳名相”之譽。他在吳國名臣張昭、孫邵之後執掌相位、輔佐孫權,是個有大功勞的人物。史書説他氣度恢宏、處變不驚,從他弈棋的故事可見一斑。顧雍辦事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主意,考慮問題周到全面,處理問題穩妥,很講究方式方法,吳國在他的治理下出現了全面興盛和繁榮。
其三:東漢名士、名列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是當時有名的文臣。《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的融説的就是他。他為人耿介不狷,素為把持朝政的曹操所憎恨。一次,曹操找了個“莫須有”的罪過,把他抓起來。這時孔融的9歲兒子和7歲女兒正在下棋,有人勸他們趕快逃命,兄妹倆回答説:”哪裏有毀掉鳥窩,鳥蛋還能平安無事的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兩人安安靜靜地下完一局棋,也被抓走,和父親一起被殺掉了。《世説新語》對此平靜的記載,讀來讓人無法不心驚肉跳。
其四:魏晉“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是有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一天。他正在與朋友下棋時,家人風風火火跑來報告,“老夫人過世了!”朋友慌忙起身,催他趕緊回去料理母親的後事。阮籍卻非要將那盤棋下完不可。雙方又博弈了兩個多時辰才終局。《晉書阮籍傳》是這樣記載的:“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
如果你以為阮籍這樣是不孝,那就冤枉他了。《晉書阮籍傳》説他下完那盤棋後:“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及將葬,食一蒸肫,飲二斗酒,然後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因又吐血數升,毀瘠骨立,殆致滅性。”
其五:南朝宋明帝時有位官員叫王景文,是個很能幹的人。宋文帝非常器重王景文,不僅為宋明帝娶景文妹並且以景文之名命名明帝。但宋明帝臨死之際,對王景文非常不放心,擔心自己死後,皇后臨朝,王景文不會甘心稱臣。宋明帝病重之時,遣使送藥賜王景文死。詔書送到王家時,他正與朋友下棋。王景文看完詔書,將其壓在棋盤下面,神色自若地繼續與朋友下棋。一局終了,王景文從容地收拾好棋子,取出詔書,然後,端起毒酒,舉杯對朋友説,“我要走了,這杯酒不能勸你喝了”。言罷,一飲而盡,時年六十。
其六:康熙皇帝是個象棋迷,沒事時總喜歡殺兩盤!一次,康熙率領隨從去承德附近的木蘭圍場打獵,一時棋癮大發,便與一位大臣對弈起來,很快連勝三局。康熙弈興未盡,便找了一位棋藝水平高,叫那仁福的侍衞與之對弈。那仁福也是個象棋迷,對弈起來很專注,他棋藝十分高強,一時忘記了對弈者是皇上,只見他攻城掠地,勢如破竹,進入中局後很快吃掉對方一車。旁邊觀弈的老太監郭繼功見皇上的棋輸定了,便急中生智地説:“皇上,山下發現有猛虎,請您趕緊出獵。”
康熙一聽高興極了,對那仁福説:“你在這裏等着,待我獵虎回來咱們再續弈。”説着便翻身上馬,持弓向山下奔去。山下哪裏有什麼猛虎,隨從們只發現一隻梅花鹿。康熙喜歡打獵,是一位老獵手了,憑經驗他知道有鹿是不會有老虎的,想必是郭繼功看花了眼,把鹿錯看成老虎了。實際郭繼功並沒有看錯,皇上與那仁福在棋盤上廝殺正酣,如果山下有隻鹿,他必定不會下山,因此故意説成是猛虎,以便引起皇上的興趣,引他下山,免得棋敗後尷尬。
康熙對獵鹿也很有興趣。這隻鹿跑得很快,康熙奮馬緊追,翻過了幾座山,康熙才把鹿射獲。日子水一般地漫過,轉眼間幾天又過去了,待他想起了與那仁福下的那盤棋時,這才回到原先一起對弈的地方。見那仁福仍跪在棋盤旁,一動也不動。這時,康熙才發覺忠厚守職的那仁福已經死了,十分難過。《論語·為政》中説得好:“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自此以後, 康熙痛定思痛引以為鑑, 發誓再也不失信於人了。
其七:乾隆年間,揚州有個鹽商叫胡照麟,酷愛下棋。一次,胡照麟與名手範西屏下棋,下到中盤時,已明顯居下風,就不敢再下了,謊稱肚子疼而封盤告退。胡照麟找當時的高手施定庵請教,然後,又趕回去跟範西屏繼續對弈。施定庵的住處離揚州較遠,胡照麟來回花了兩天一夜的時間。為了下贏一盤棋費這麼大的勁,這樣的頂級棋痴可謂空前絕後。
古來白骨無人收? 古代戰後處理屍體
人類的發展歷史始終離不開“戰爭”這個詞,戰爭這個吞噬生命的惡魔自始至終伴隨在人類身邊,甚至一刻都不曾退卻過。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有死亡,由此低格君想到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在古代戰爭結束後,人們是怎麼處理屍體的?
1挖個坑 埋點土
在古代處理因戰爭死亡的士兵的屍體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面對成千上萬腐臭的屍骸如何打掃戰場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處理,除了會長期瀰漫腐臭的氣味,更可怕的是稍有不慎就會形成大規模的瘟疫、傳染病,進而造成更多的傷亡。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盤變成了瘟疫肆虐的無人區,這恐怕是獲勝方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打掃戰場往往都是獲勝方的活,對於如何處理戰後戰場上堆積如山的屍體,古人最為普遍的做法就是——埋。
一般擔任打掃戰場掩埋任務的多是戰敗一方的俘虜,挖一個超大的深坑,把所有的屍體全部扔進去,然後拿土一蓋,萬事大吉。這個方法後來演變成了連活人都一起埋了,就是所謂的坑殺,這種情形在歷史上並不鮮見,戰國時期秦軍坑殺40萬趙軍,秦末秦軍又被項羽坑殺了20萬,都是著名的例子。這個方法應用之廣,從全國各地出土的各種白骨坑、萬人坑就能看得出來。比較著名的有長平之戰遺址(現山西高平市),河南義馬白骨坑。
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2耀武揚威築京觀
在掩埋的基礎上,古人還發展出了一種獨特的處理屍體的方法——築京觀,它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骷髏台”。具體做法就是把戰敗的敵軍屍體全部堆積在道路的兩旁,然後用土把這些屍體夯實,築成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以表軍功。最早關於築京觀的記載是在《左傳》中,公元前597年,楚軍大勝晉軍,大臣潘黨建議把晉軍陣亡者築成“京觀”,卻遭到了楚莊王的反對,説是古代的聖王都是討伐不敬者、將罪大惡極之人築為京觀,而這些陣亡的將士都是為國盡忠才死的,不能給他們築成京觀。可見在古代是習慣將戰敗一方築為京觀的。
各種史籍中關於京觀的記載並不在少數,最不露臉的當屬隋煬帝。隋煬帝在位期間曾命大軍進軍高麗,企圖一舉拿下棒子國,擴大自己的領土。沒成想,高麗軍民一條心成功殺退了隋朝入侵者,為了以示軍威,震懾中原,便用這些倒黴的隋軍將士的屍骨築起了京觀,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是讓後來滅了自己的唐太宗出面,派出使臣與高麗國交涉才把京觀拆除,收拾隋軍將士骸骨,使其得以安葬。築京觀直到清朝才被徹底廢除,滿族統治者對待屍體都是就地掩埋,不分敵我公平對待。
3讓火焰淨化你的靈魂
火葬也普遍存在於古代的戰場上,能夠很好的避免屍體腐爛變質帶來的瘟疫,在《伊利亞特》對於特洛伊戰爭的記載中,就有關於雙方協定休戰各自焚燒己方士兵的描述,可見火葬也是古代一種處理戰後屍體的方法。火葬在古代多帶有宗教色彩,人們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夠淨化人的靈魂,幫助死去的人早生極樂,或是上天堂。
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有了火葬,但當時的火葬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恥辱和刑罰,戰後用火焚燒的也大多是敵人的屍體,以示對敵人的一種侮辱。284年,燕軍圍攻齊國即墨,掘城外墓地,大燒死屍,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怒目十倍。可以看出來烈火焚屍對敵人的嘲諷效果是多麼的大。東漢後,隨着佛教傳入中國,印度僧人習慣火葬的習俗也隨之傳入。民間信奉佛教的信徒也逐漸採取火葬的入殮形式。
4古來白骨無人收
打掃戰場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獲勝的一方才會去做的,失敗的一方跑路還來不及,更不用説妥善處理同伴的屍體了。勝利一方的屍體自然會被好好安葬,甚至會被同伴帶回家中交予親屬處理,魂歸故里,馬革裹屍是古代將士最理想的死法,但條件是你是勝利者。而失敗一方的屍體怎麼處理就要看勝利者的心情了。趕上好的給你挖個大坑都埋了,也算是入土為安,一旦遇上那種不以佔領地盤為目的的軍隊,失敗者的屍體就只能棄之荒野,任由野獸分食。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杜甫的《兵車行》所描寫的真就是那種屍橫遍野的悽慘景象。
還有更慘的一種處理屍體的方法,敵軍的屍體直接就變成了獲勝方的軍糧,這種極其殘忍滅絕人性的做法縱觀歷史也並不多見,但確實存在過。《三國志·魏書·程昱傳》中就有過這麼一段記載:“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曹軍軍糧斷了,便把人肉作為軍糧,吃了三日。
古往今來,成王敗寇,只有勝利者才有資格做出選擇,失敗的一方連自己的身後事都是沒有自主權的。
揭秘:古代屍體防腐八大秘籍
屍體防腐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而產生的有意識的行為。古人認為,墳墓是死後在陰間生活的另外一個場所,所以為了保證自己在地下繼續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所以很重視墓室的修建,並進行一定的措施進行保護。而對於屍體的保存,則是保證形魄的重要措施,所以墓葬之內的防腐處理也就包含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對屍體的防腐處理,二是對用以保存屍體的棺槨進行處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古人們絞盡腦汁,想出了屍體防腐的八大秘籍。
防腐秘籍一:死後即時沐浴消毒
為了保持屍體的完好,古人死後入殮之前首先要進行沐浴,先要用香湯沐浴屍體,再用酒擦洗。這種習俗起源很早,早在東周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周王室主管祭祀的官員小宗伯下就有鬱人和裸人兩種差役,前者用鬱金香草煮湯和用黑黍釀酒,後者則用香湯和黍酒沐浴屍體。浴屍活動一般選在招魂之禮進行完畢之後,由甸人、管人、祝、外御等負責實施。《周禮註疏》卷十九中有王死後沐浴時用酒浴屍的記載:“王崩大肆,以秬”,就是説,周朝的王侯死後都要進行沐浴,沐浴用的就是黍酒。據説這樣沐浴出來的屍體能夠保持香美而不致有腐臭味。對此,賈公彥疏:“大喪築鬻,則此酒中兼有鬱金香草,故得香美也。”
其實,用這種以混合鬱金汁液的酒對屍體進行沐浴,和活着的人用於煮蘭湯以沐浴的蘭一樣,具有清香和消毒作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發掘之後,有關研究人員對棺液進行化驗,檢測出了乙醇和乙酸。這説明了説明埋葬之時棺內放置使用了酒。
人死後進行沐浴的習俗,主要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人死後的靈魂要到祖先那裏去,人不乾淨,祖先要拒納死者;另一方面,用酒沐浴屍體,經過蒸煮後,實際上具有一種消毒和殺菌的作用。酒的噴灑則更有利於封棺後加速棺內氧耗,建立缺氧條件,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使屍體在最初的腐敗過程減慢或停止下來,這樣對於屍體防腐及保存是有作用的。這大概就是古今屍體沐浴習俗流行的原因。
此外,中國古代還有用汞、砷對屍體進行防腐的習俗。
經化學鑑定,馬王堆女屍之所以千年不腐,在於其兩個明顯特點:一是經過了汞處理,二是對屍體進行了黍酒及其他物體的浸泡。考古人員分析棺液沉澱物,驗證了裏面含有大量硫化汞、乙醇和乙酸等成分,對屍體細胞起到了固定作用,這成為古屍不腐的一個關鍵因素。
防腐秘籍二:使用多層紡品纏裹
屍體的腐敗,細菌的分解是主要原因。而細菌又分為需氧菌和厭氧菌,抑制需氧菌的活動除了要實現殺菌消毒外,必須嚴密密封屍體以防止空氣進入。
在先秦時期,對人死後的衣着進行了嚴格的限定。給屍體服衣稱之為小斂,放屍入棺為大殮。小斂之時所用的襲服,《儀禮·士喪禮》載:“乃襲三稱。明衣不在算。”三稱,就是指爵弁服、皮弁服、緣衣三套衣服,但是這不包括沐浴之後所穿的明衣。實際上來説是至少要穿四件衣服。除了包裹厚厚的衣物外,還要為死者填塞耳朵、覆面、裹首、結跗、縛手、套屍,然後在外面再以衾(單被)包裹,以絞結紮。可謂裏三層、外三層,嚴嚴實實的將屍體包裹起來,最大限度的避免屍體暴露於充滿細菌的空氣之中。
為什麼選擇紡織品而非其他物品裹屍呢?這裏面是有一定道理的。入葬之初,墓室內的環境是不可能隔絕到防止腐敗菌生長繁殖的地步,但墓室中的氧氣很快被隨葬品中大量的禽、魚、肉、蛋等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又因為內棺和墓室都是密閉的,因此在槨室中形成了缺氧環境,從而使需氧菌得到了抑制。但是此時還有厭氧菌存在,一樣能夠導致屍體腐敗。用紡織品裹屍,是因為屍體的蛋白質、脂肪及隨葬的絲織品分解產生的有機酸,使棺內環境逐漸向酸性轉化,導致厭氧菌無法適應並最終死亡,這樣屍體的腐敗過程終於停止了。
還是以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為例,這具女屍全身裹各式衣着約二十層,然後從頭至足橫繫絲帶九道,臉部還覆蓋着面罩。經過這種處理後的屍體,最終導致千年不腐,出土時栩栩如生。
這個道理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眾人皆知,但是在實踐起來卻不一定每個人都以此為準。西漢時期的劉勝墓以出土驚豔世人的金縷玉衣而聞名,但是這件金縷玉衣並沒有阻擋他身體腐爛的速度。更令他不曾想到的是,這件寶物卻經常成為盜墓賊垂涎的東西。儘管劉勝的陵墓躲過了盜墓賊的“光臨”,但是他的屍骨卻沒有因為金縷玉衣的庇護而得以保存,反而腐朽的連考古學者都不曾注意到金縷玉衣中竟然還有屍骨存在,這真是跟劉勝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防腐秘籍三:運用冰塊降低温度
屍體的保存,除了上面兩種方式之外,用冰塊冷凍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冰的防腐作用,主要表現在降温方面,這對於降低腐敗菌的活躍程度,延緩屍體腐敗所起的積極作用。
春秋時期的國君、貴族死後,舉行完招魂,在陳放屍體供人瞻仰時,如果是夏天,一般要在屍體周圍擺放冰塊,用以降低温度,防止屍體迅速腐敗。《禮記·喪大記》:“君設大盤造冰焉,大夫設夷盤造冰焉,士並瓦盤,無冰。”《儀禮·士喪禮》:“士有冰,用夷盤可矣”,但是那時沒有現代的製冰手段,冰的保存是非常困難的,因而只有達官貴族才具備使用冰的條件。
古代不是沒有冰箱而是沒有製冷的冰箱。冬天的時候,人們在冬天把湖或河的冰鑿成一塊一塊,然後窖存起來用稻草、泥封好。等夏天的時候取出來用來保存易壞的食品。那時一些官宦人家有一種冰箱,這種冰箱分為兩層,上面放食物下面放這種天然冰。保存屍體也是同一個道理。在夏天時,把冰放在大盆裏然後把盆在屍體下面。以此達到防腐的目的。
當然,也有一些因為自然因素導致屍體被冰化現象而保持多年的例子。1991年,在阿爾卑斯山區發現了一具“冰人”屍體。這個冰人臨死時穿着鹿皮外套,外加一件防寒防雨的草編大衣,頭戴一頂圓形小帽,此外,還帶着一張弓、十幾支箭和一把銅斧。冰人被髮掘後,即由直升機運往德國的英斯伯拉克法醫研究所。經放射性同位素測定,這冰人系5300年前的古屍。這是迄今發現並保存得最完整、最古老的古屍,要比中國馬王堆的古屍還要古老3000多年。現在它的皮膚、內臟,甚至眼睛都保持完好,看來用冰凍的措施來保存屍體也是古人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防腐秘籍四:屍體摘髒脱水風乾
人死後屍體會很快腐爛,主要是由內臟及軟器官腐爛並引起其他部位腐爛所致。如果將內臟及軟器官及時摘除並輔助以其他措施,能夠相對容易的較長時間保存屍體。古代木乃伊的製作便是其中的典型。木乃伊法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近乎完美的屍體保存技術,它的製作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中國古代雖然有類似的屍體保存技術,但是論最完善的技術,當以古埃及的製作方法為首。
首先是用融化的松脂塗在面部,保護面部形象,防止它乾燥得太快。接着就是進行摘髒方式了:先將鑿子從左邊鼻孔塞進去,將篩骨搗碎,再用工具在顱腦中轉動破壞腦髓,用一根很細小的長柄勺從鼻孔裏伸進大腦將腦漿舀出來,最後把一些藥物和香料塞進空空的頭骨中去。接着就是取出內臟。胃、腸、肝、肺等都要掏出來,然後用棕油作清洗液,洗淨胸腔腹腔。
再就是脱水過程。先填進用布包的泡鹼和其他臨時填充物,然後把它置於乾燥的泡鹼粉里約40天,待吸乾了水分後,取出裏面的填充物,改放用碾碎的藥品、桂皮、泡鹼、鋸末等填充的布包,最後細心地縫上切口。待屍體抹上牛奶、葡萄酒、香料、蜂蠟、松脂和柏油混合物後,就要對其包裹晾曬。一般是掛到屋外任其自然風乾,以達到長久保存的目的。
防腐秘籍五:利用葬玉保存屍體
在今天看來,這種方式應該屬於最無效的一種,但是卻被古人相當看重,此處暫且略作介紹。前文已經提到,劉勝的金縷玉衣並沒有像他想象中的那樣保全他的屍骨,但是古代帝王們為何如此熱衷於用玉石陪葬呢?要解開這個疑團,還得從他們的信念上尋找原因。
玉石在新石器時代即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商周時期的玉石器有禮儀、實用、裝飾等多方面的用途,死後也有專門用於隨葬方面的用處,比如放在死者口中的玉琀、握在手中的玉片、蓋在死者面部的綴有玉石片的絹帛面幕及圭璋等禮玉。《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周禮·春官·典瑞》:也曾提到“璧琮以斂屍”。
到了漢代,盛行玉石可保證屍骨不朽的信念。《後漢書·劉盆子傳》雲:(赤眉)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抱朴子·對俗篇》也説: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
因此,劉邦及其後人們非常推崇用玉石保存屍體。漢代專門為保存屍體而做的葬玉在漢玉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主要有玉衣、玉琀、九竅塞、握玉四種。而春秋戰國時期盛行的“綴玉面罩”和“綴玉衣服”在這時也發展成為玉衣,它是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專用的殮服。完整的玉衣,分為頭部、上衣、褲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依據墓主身份的差異,文獻記載有金縷、銀縷、銅縷三個等級。這些玉衣的玉片,有表面平素的,有雕刻有柿蒂紋或雲紋並鑲飾金絲或金葉的,有表面印有蟠螭紋的。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的玉衣“縷為蛟龍鸞鳳龜麟之象,世謂蛟龍玉匣”。
那麼,玉石為何除了作為玉衣等陪葬品之外,還被製成九竅塞呢?九竅塞是填塞或遮蓋死者的眼、鼻、耳、口、肛、陰等九個竅孔的,其目的是防止體內的“精氣”從九竅中逸出,企圖使“死者為之不朽”。其中含在死者口中的九竅塞是最重要的,這種塞子被稱為琀。以什麼材質作琀,本無定製。商代為貝,到了漢代一般就是用玉來做了,而玉琀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則是玉蟬。漢魏六朝,玉蟬的使用極為廣泛。以蟬作琀,可能與蟬的生態特點有關,希望死者像蟬一樣,在土中復生。只可惜,在已發掘的漢代墓葬中,蟬形玉琀依舊,而那些屍骨倒已無存了。
防腐秘籍六:棺內放置花椒香料
香料可以保持空氣清新,也可以使人體散發迷人香氣。同時,由於它本身還具有防腐殺菌的性能,早在幾千年前就被塗抹在屍體上用來防腐了。古埃及人用乳香製造的香屍(木乃伊),至今還保存在金字塔裏。我國出土的古屍千年不腐,其中也有龍腦、安息香等香料的功勞。
考古人員在挖掘河北滿城劉勝墓、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時,都在墓內發現了花椒、香囊、香枕等物品。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一件陶燻爐裏也裝滿茅香,還有一件裝有高良薑、辛夷等和茅香混合物的燻爐。湖北江陵漢墓中,棺內放置有殺菌作用的香料,加上棺槨四周以木炭、沙石填塞,使墓室與外界隔絕,造成了密閉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之下,再用殺菌藥物香料消毒,對屍體保存極為不利的腐敗菌就很難生存了。另外,花椒、香料的氣味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充溢於棺內的這種氣味對棺內微生物的活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古代,這一類物品被大量用於墓中。古代的文獻中也有這樣的記載:盧弼《三國志集解》卷六引《述徵記》雲:劉表冢在高平郡,表之子琮搗四方珍香藥物數十石,著棺中。蘇合消疾之香,莫不畢備。永嘉中(310年),郡人發其墓,表貌如生,香聞數十里。
當然,用香料浸泡屍體或者將其放在屍體周圍,除了消毒之外,還對屍體保鮮有較好的作用。所以,古人用特製的香酒沐浴,達到了屍體的防腐敗和防自溶的作用。另外,人們還在古墓中發現了一些用來存放薰香的香爐,這説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發現薰香對屍體也有防腐、殺毒的作用。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長安中大疫,宮人得疫”,燒了闢疫氣的月支香以後,“宮中病者差”。可見,古人用香料陪葬,不僅僅是想保持屍體散香,更主要的是為了防蟲、去蠹、祛邪,防止屍體腐敗、黴變。
防腐秘籍七:優質材料製作棺槨
除了對死者進行必要的防腐措施外,古人還對棺槨進行了一些技術上的設置。制棺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存屍體,所用的材料及其厚度都要有利於保存屍體。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已經很熟練地認清了各種木材的種類和性能。不知道是理論的積累,還是實踐的歷練,柏木、松木、梓木、楠木等很早就被人們列為製作棺槨的備選木料,並且還排列出了各個級別用料的標準:柏槨者,謂為槨用柏也。天子柏,諸侯松,大夫柏,士雜木也。
正如以上引文所言,秦漢時期規格比較高的墓葬如秦公一號大墓、馬王堆漢墓、西漢的幾座黃腸題湊墓的棺槨,用材幾乎全為松、柏等松科屬類植物。這些考古發現也證明了古代文獻記載的準確性。秦公一號大墓主、副槨室選用具有耐腐性強等一系列優良特性的側柏材;南、北墓碑及箱殉選用較易腐爛、切面不易光滑等性能較差的麻櫟;匣殉所用的可能是很差的木材,現在只能依稀辨出其朽跡。到了西漢時期,棺槨的用料及規格發揮到了極致。這就是“黃腸題湊”的出現。
“黃腸題湊”是一個很形象的説法。“黃腸”,就是指柏木的黃心,即去皮後的柏木。“題湊”指木枋的頭一律向內排列,這樣的堆積形式牢固。“黃腸題湊”,合起來解釋就是指,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而成的框形結構。棺槨周圍用木頭壘起一圈牆,上面蓋上頂板,就像一間房子似的,外面還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諸侯、大夫、士也可以用題湊,但一般不能用柏木,因為墓葬用材有嚴格的等級限制,不過可用松木、梓木代替。漢代的名將霍光死後,漢宣帝考慮到他生前的卓越貢獻,“賜給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
使用“黃腸題湊”,一方面在於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保護棺木,使之不受損壞。不過這種墓葬確實代價很高,如北京大葆台出土的“黃腸題湊”,黃心柏木多達15880根!儘管浪費,但是隻要能夠達到最佳的防腐效果,古代達官貴族們才不管那麼多呢!可以説,“黃腸題湊”是古人制作棺槨防腐技術的一個極致。
防腐秘籍八:選擇高地進行埋葬
防腐技術有多種,除了上面的幾種形式外,對於墓地的選擇也有很深的學問。在古代,高地埋葬是人們選擇墓地的一個普遍規律,其原因在於,一是對“形勝吉地”的選擇,二是它能夠比較有效的防止屍體腐爛。《呂氏春秋·節喪》記載:葬不可不藏也,藏淺則狐狸掘之,深則及於水泉,故凡葬必於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深。
這是説高地埋葬可避水濕、狐患。高地之上利用瀝水,避免地下水對墓室進行滲透,也就可以有地效防止棺槨及屍體過早地腐朽了。高地埋葬最早源於戰國時期。齊康公的高山之巔墓葬,開獨特墓葬形式之歷史先河,為後代帝王的墓葬形式提供了很有建設性的參考標準。齊康公墓位於山東煙台芝罘一座高山上,至今經歷約2300多年風霜雪雨的剝蝕,仍然存有一個約有四五十立方米的封土堆。封土堆的中心地帶,現存一個長約2米,寬1.5米,深不過1.5米的坑穴,可惜裏面的齊康公屍體,早已經不知去向。他生前可能未曾想到,高山墓葬可以抵制身體的快速腐朽,但是不一定能抵擋得住盜墓賊的侵擾。
高地墓葬的形式發展到後來就是實行崖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川地區的懸棺葬。它們的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在懸崖上打鑿數個孔釘,用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者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懸棺因此而得名。
懸棺葬工程艱險,耗資大,但是由於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屍體,在貴族中還是十分盛行。不過至今,岸葬仍存在許多令今人費解的疑惑:一具冷冰冰的屍骨,一口沉甸甸的屍棺,如何會“飛”到那高高的懸崖上呢?懸棺又如何安葬呢?現代有學者曾採用絞車、滑輪等機械裝置,把一具重約150千克的“棺材”吊進了一個距離水面20多米的懸崖洞中。他堅信此舉“重現了二千多年前古人吊裝懸棺的壯觀場面”,從而“解開了中國懸棺這一千古之謎”。但是,由於脱離了距今千百年的時代和深厚的社會歷史背景,説古人採用絞車、滑輪之類的技術令人實在難以信服。
清代許瓚則認為,古人是利用雨季水位抬高,船載棺槨將其運進預先選好的洞穴裏,等水位降低後,棺槨便留在了懸崖絕壁上。另外,還有人蔘照東南亞古代居民安葬甕棺的辦法,提出了一種設想:依靠繩索、長梯之類的攀緣工具,將屍骸、板材、殉葬物品和制棺工具等一一包裹,借個人的力量運送到選定的洞穴中,然後現場制棺成殮並予安葬。還有人認為,古人可能通過架設棧道、升置懸棺的方式設置懸棺。
不管古人採取何種方式,懸棺葬這種方式還是相當成功的。四川地區至今,仍有很多懸棺高掛於千仞絕壁,裏面的屍體也得到了千年的安眠。
古墓中11大神秘機關暗器
厚葬習俗在中國由來已久,歷代王侯將相不惜耗費人力、財力,營建陵寢地宮。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盜墓賊侵擾,古人們在墓穴中設置了各種各樣的防衞機關,試圖阻止盜墓者的進入。
在墓地裏裝上暗器機關,設下陷阱,是在暗中將找上門來的盜墓者趕盡殺絕的常見方式。當掘墓人悄然闖進地宮,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面對的是價值連城的寶藏,還是防不勝防的陷阱?
下面將向大家講述古墓中令人防不勝防的機關暗害。
一、機弩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人們就開始在墓穴中設置一些主動防衞的設施,既起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又能殺一儆百,嚇唬有盜墓企圖的人。
在中國所有的考古報告中從沒發現有關古墓機關的明確記載,那麼是不是我們的考古工作者們真的從未碰到這些機關呢?其實不然。節目中王教授透露,據一位連雲港的考古工作者説,他在挖掘的過程中就曾碰到過機弩,並且對當時的情形做了描述。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這些情況並沒有寫入當時的考古報告中。
據瞭解,秦始皇在防止盜墓方面也苦費心機。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據説有空前複雜的形式:“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王子今認為,以機發之矢射殺盜掘者的方式,應當説是集中體現了當時最高水準的機械設計思想與機械製作技術。
秦始皇陵內安裝的弓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現在尚無確切的定論。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弓弩來看,其弓乾和弩臂都較長,材質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當是性能良好的勁弩。據學者們估計,這種弓弩的射程當大於800米,張力當超過700斤。
二、這些隱藏的巨石能將試圖進入的盜墓者砸成肉醬。
春秋晚期的太原晉國趙卿墓,墓壙的四角,每隔深1米左右,各放置着一塊重約50公斤的大石頭,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貼近槨室上部的填土。這些石塊,顯然是填墓時有意放置的。槨室周圍都是堆積結構嚴密緊湊的礫石。墓壙內也有厚約1.2米的礫石層。這些礫石應是木槨周圍使用剩下的積石,是有意識填在墓口上的。考古工作者判斷,其作用,在於積石非常容易潰坍,使盜墓者難以進入。曾有許多盜墓者喪生於積石之中。
河南永城芒碭山漢梁王柿園陵墓甬道旁的塞石。塞石是為防後人盜墓而設置的。
三、在墓中儲水
古代有在墓中儲水,一旦有盜墓者進入,便將溺水而死。這種防盜的方式雖然最終會使墓遭到破壞,但盜墓者也不能逃生。
墓中儲水,一旦有盜墓者進入便將溺水而死
不過,由於墓中注水實行困難,因此,這是一種並不多見的防止盜墓的形式。而較為多見的反盜墓形式則是在墓中大量儲沙,以流沙預防盜墓者鑿洞侵犯墓葬。
四、流沙防盜
在古墓中確有流沙存在。河南省上蔡縣的郭莊楚墓就採用了這種奇特的防盜術。它採用積沙積石的方法,當盜墓者挖洞挖到積沙層,沙子會流到洞裏,沙子流動會帶動石頭塌方,沙層中精心埋藏積石、最小的僅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
這些隱藏在流沙中的石塊形狀不一,邊角十分鋒利,而且石塊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設計的,大致可分為亂石層、蒙頂石層、貼頂石層、攔腰石層和卧底石層,可以防止盜賊從不同的部位進入。墓室頂層倒塌以後,大量沙石堆積在棺內,有效地防止了被盜。
五、墓中置“水銀池”
此外,在墓中置“水銀池”,用水銀揮發的氣體毒殺盜墓者,是一種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反盜墓的典型史例。
古代的司馬遷關於秦始皇陵地宮儲有大量水銀的記載,除了史籍記載之外,在秦漢時期就有人通過盜墓實踐而確實發現。如今,這個事實已經被考古學者和地質學者用新的地球化學探礦方法所證實。
王子今教授認為,地宮中大量儲注水銀,或許也有以劇毒汞蒸氣殺死盜掘者的動機。以當時人對於水銀化學特性的認識而言,不會沒有注意到汞中毒的現象,而利用水銀的這一特性用於防盜設計,也是很自然的。
六、連環翻板
連環翻板,即在墓道中設置的陷坑,坑下分佈長約10釐米左右的刀錐利器。坑上層平覆數塊木板,木板中間有軸,下綴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體,呈天平秤狀,板上有掩蓋物。
民國年間,山東青州一帶農民在墾田時,於雲門山發現一大冢,墓道之中就發現了帶軸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佈利刃。當時坑中積水甚多,待把水抽乾,發現有兩個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斃於利刃之中,身邊有鐵鍬、錘子、繩索等工具,顯然是盜墓者所攜。
七、鐵索吊石
與連環翻板功能類似的,是鐵索吊石。主要是在墓道頂和牆壁隱蔽處固定若干金屬滑輪,利用滑輪將巨石吊起,懸於頂端。墓道地下鋪木質蹺板,索鏈由石板而下,通過滑輪以隱蔽的方式連接蹺板,中間有掛鈎和脱鈎相接,遇外力壓迫可自動脱落。
一切完畢後,施以偽裝,外人不知其詐。若有盜墓者進得門來,踏中蹺板條,外力作用迫使繃緊的索鏈某處掛鈎脱落,如同打井的軲轆突然放鬆,懸空的巨石疾速落下,將躲閃不及的盜墓者拍成肉餅。
八、伏火
而所謂的“伏火”,能夠“飛焰赫然”,具有燒死盜墓者的效力。這種墓被稱做“火坑墓”,是南方地區特有的一種墓葬。據分析,“火坑墓”出火的原因,可能由於墓室裏埋藏的有機物分解,形成一種可燃氣體——沼氣所引起的。
神秘的馬王堆漢墓就是一座著名的噴火古墓。據介紹,1971年,長沙附近的解放軍駐軍正在挖掘戰備工事,在工程進行到一座防空洞時,當用鋼釺插進去的一瞬間,一股莫名的氣體正從土壤裏向外噴射,有一個戰士覺得好奇,嘗試着拿火柴去點,沒想到一點就燒起來了,並冒出藍色火苗,而且火力很大。有人以為遇到了傳説中的什麼妖怪,不過在場的老人説,這就是傳説中的“玄火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叫火洞墓。後來在這裏發現了着名的馬王堆辛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