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無常觀”是什麼?
佛教思想的三大特性—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
世人因忽略自己不斷變化,無法感知無常,而認為自己是一個長存不變的實體,所以產生執着此身的無明,並在臨死時引發求生欲,而促使進入輪迴之中,無有出期。因此認識無常,被認為是佛法最重要的起點。
無常有二,一為「念死無常」的粗分無常,二為「證悟剎那生滅」的細分無常。凡人在每一個變化當下,因無法正確觀知而產生各式各樣的困擾和煩惱。是故透過禪修,能協助我們如實知見。因此認知「無常」,對於行者走向解脱至為重要。
原始佛教認為所有經驗是透過感官來認知的,而人的五藴有漏,此有漏五藴(或稱近取藴),源自轉世時,因善、惡念頭調動的業力,而形成此生五藴。因此也就受限於此,而為有漏。
因此,原始佛法主張,透過「止」與「觀」禪修,能幫助我們認知到「無常」。
「止」是訓練心安住,尤其是要讓心堪任。讓心有正知(感知力)和正念(續航力),而非處於昏沉、掉舉或是有分的狀態。「止」的訓練,首先要有一個所緣,讓心繫在一個地方如呼吸、感受、景象…等。訓練心越來越加穩定、堪任。但若目標只是讓心定下來,而不是堪任,則易陷入「愚禪」。愚禪雖極為專注,但因關掉感知力。表面上看來煩惱減少,實際智慧也付之闕如。
然而,「止」並非佛法獨有,佛法的特色在於「觀」:當透過正確的觀(貼標籤),會得知無常不是意識形態,而是一種結果。原始佛教的觀,是觀察身、受、心、法四個面向,此即四念處。透過「止」訓練心堪任,接着藉由貼標籤,如實觀,如實知見,如實思惟,會「觀身」而得出「不淨」的結論,同理:「觀受」感到「是苦」 ,觀心感到「無常」並觀法而感到「無我」。
後期大乘主張,「無常」的認知模式要從產生「定解」(或稱勝解)開始:定解是一種強烈的判斷,是堅定不移的信念。如佛弟子相信因緣、輪迴,無常等等,此定解就能促使佛弟子走向解脱。
產生「無常定解」,通常需要透過事件的觸發,且需不斷提醒自己。在《解脱莊嚴論》中,建議行者可以從外在景象、內心變化、一天的變化以及人的生命等面向思考,以獲得「無常的定解」。
另外,有關走向覺悟的大手印修禪修技巧,發現修持瑜珈、氣脈、明點的方便道並不適合所有人學習,所以重新組合了另一個適合大眾的「修心—大手印」的解脱道,大大降低門檻,讓更多的行者能修持大手印禪修技巧。
佛法的關注點是出離輪迴,停止「誤解生命的事實(無明),進而產生求生欲,落入輪迴」這樣的循環。而原始佛教認為所有經驗是透過感官來認知的,主張「境根和合」則生識。然而,五藴是有漏的、表示如眼根等六種感官也是有漏的,它們天性上帶有缺陷,感知範圍小且弱,因此無法認知實相,而有煩惱,又被稱為「浮塵根」。
而當行者透過止觀禪修的持續鍛鍊,則能創造一組新的根,稱之為「清淨根」。清淨根的因緣來自禪定,以新的感知能力取代舊有的感知能力,則能如實觀察實相,故不生煩惱。如天眼第一的阿那律。
是故,原始佛教的「無常觀」是禪修後,自然得出的結論,屬於智慧增上的結果;意即透過「止觀禪修」,達到無時無刻「感知」到一切存在本身就是「無常」。
後期大乘佛法則主張培養「無常定解」,通常是透過某事件觸發或自我提醒世事無常,屬於習修大手印的前的過渡期。如尊者先產生「此即無常如幻證,此證使我修瑜伽」的定解,然後循方便道、習修大手印以得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