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太后:忍辱屈身事小叔
孝莊12歲時嫁給皇太極,她的出嫁承載着怎樣的使命?皇太極死後,孝莊是不是嫁給了小叔子多爾袞?她與姐妹海蘭珠是否勢如水火?
電視劇《孝莊秘史》的熱播讓大家對孝莊傳奇的一生充滿了好奇。在她在世的74年裏,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先後掌權。她與清朝共同經歷了內憂外患、風風雨雨。看過電視劇後,很多人不禁疑惑:這電視劇裏講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她12歲時嫁給皇太極,她的出嫁承載着怎樣的使命?皇太極死後,孝莊是不是嫁給了小叔子多爾袞?她與姐妹海蘭珠是否勢如水火?《文化中國》欄目邀請北京師大二附中高級教師紀連海講述《孝莊真相大揭秘》,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12歲新娘的秘密使命
電視劇《孝莊秘史》把孝莊和小叔子多爾袞之間的情感糾葛描繪得悽美纏綿。他們是不是一見鍾情的痴情男女?他們的愛情能否修成正果?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歷史上對於莊妃和多爾袞的關係一共有三種猜測。一説兩人在皇太極駕崩之後就結了婚,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種説法是兩個人非但沒有結婚,還相守以禮,保持着純粹的皇嫂與小叔子的關係。第三種是兩個人沒結婚,而是非法同居了,保持着情人關係。《孝莊秘史》裏面取的是第三種説法。
在《孝莊秘史》中,多爾袞與孝莊兩人偶然相識在蒙古大草原上,多爾袞對美麗的孝莊一見鍾情,於是對着敖包互許終身。情節美則美矣,可惜根據史料考證,一見鍾情這件事卻不大可能發生。因為多爾袞在建州女真,孝莊在科爾沁(蒙古),兩人之間相隔數百里,連見一面也是很困難的。兩人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在孝莊的姑姑哲哲與皇太極的婚禮上。
那時多爾袞三歲,孝莊兩歲。別説一見鍾情了,兩三歲的小孩記不記事還是個問題。那會不會是二見鍾情呢?也不可能。兩人第二次會面時,孝莊10歲,多爾袞11歲。那天,多爾袞在那忙着結婚呢。不過新娘子不是孝莊,而是同部落的其他小女子。三見鍾情就更不可能了。這回輪到莊妃結婚了,12歲的她嫁給了皇太極。我們現在覺得12歲一小孩,結什麼婚呀?但遊牧民族以食肉為主,激素分泌過多,所以小孩發育很早。不論男女,12歲算是大齡青年了,再不結婚就嫁不出去了。所以孝莊12歲出嫁,是合情合理的。這樣一來,才見了三次面的兩人就已經各自結了婚。
像電視劇説的那樣,多爾袞和孝莊原來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皇太極跑來橫刀奪愛,是極不現實的説法。事實上對孝莊來講,她的婚姻本身無關愛情。每個蒙古女子的婚姻都承載着民族的使命。任何一個科爾沁部落的女人都是抱着沉重的使命出嫁的。
滿蒙聯姻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蒙古族曾經是個戰無不勝的民族,大蒙古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但這個帝國不到百年就衰亡了。蒙古分化成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塊。孝莊所在的科爾沁部落是在漠南東邊的一個分支。
科爾沁部落不善打仗,偏偏強鄰又多。東有大金、西有察哈爾,再加上南方的大明朝,哪一個都得罪不起,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依附於建州女真。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科爾沁蒙古的首領認為僅靠自己部落的男子漢是難以帶領民族重新崛起的。唯一的辦法是改變人種。所以,他們才心甘情願地將部落裏所有美女都嫁給建州女真,讓滿州人的血液裏流淌着一半蒙古人的血,再由滿蒙聯合收復被漢族人奪去的江山。科爾沁部落的每個女人都是帶着這樣的目的出嫁的。
所以,多爾袞與孝莊之間並沒有什麼一見鍾情、生死相許。當然首先是沒有機會,在集體聚會上見過三次的兩個人,就要愛得死去活來是不太現實的。其次是沒有合理性。對科爾沁部落的女人而言,婚姻是一種使命的達成。愛情,從來沒想過。
努爾哈赤傳位之謎
電視劇《孝莊秘史》中,孝莊的姑姑哲哲嫁給了皇太極。因為哲哲懷了孕,所以找來孝莊伺候皇上。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努爾哈赤傳位給了皇太極還是多爾袞?
莊妃在努爾哈赤死前一年嫁給了皇太極,所以兄弟間的這場皇位爭奪戰,她是看在眼裏的。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領6萬大軍浩浩蕩蕩奔赴孤城寧遠。當時寧遠守將袁崇煥用西洋炮轟努爾哈赤的軍帳,一炮正中。努爾哈赤倒是沒被炸死在帳子裏,從軍帳中被救了出來。但一個馳騁沙場42年的英雄竟敗在了一個儒生小白臉的手上,這一點讓他很是鬱悶,楞是給活活氣死了。努爾哈赤一死,選誰做接班人成了當務之急。當時有希望繼承汗位的分別是四大貝勒:代善、皇太極、阿敏和莽古爾泰。四大貝勒的競爭對手是與努爾哈赤生活了25年、最受他寵愛的大妃子阿巴亥生的3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兄弟。照道理講,在這些人中皇太極是所有候選人最不可能繼承汗位。因為皇太極的母親來自努爾哈赤的敵對部落,皇太極的叔叔又始終在和努爾哈赤對着幹,兩個部落針鋒相對。努爾哈赤留下遺言是讓多爾袞繼位,那麼皇太極是怎樣在這樣的劣勢中殺出一條稱王之路的呢?
最開始的時候,努爾哈赤曾經想讓次子代善做自己的接班人。沒成想,代善與多爾袞的媽媽年齡相仿,一來二去兩人走得比較近了。別人就跑到努爾哈赤那把這兩人給告了。努爾哈赤親自審問,兩人也承認了彼此之間的確有些交情。
其實説不定也只是見見面、吃吃飯而已,但在別人的添油加醋之下,整個局面變得不可收拾。這“緋聞”越傳越邪,逼得努爾哈赤沒法收場,只好剝奪了代善的繼承資格。這樣一來,四大貝勒中只剩兩個競爭者阿敏和莽古爾泰。
電視劇中説,就是他們倆架着皇太極登上了寶座,其實並非如此。他們倆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根本就是個外人,誰當下一任大汗都沒有他的事兒。莽古爾泰就更糟糕了。他的媽媽由於嫉妒心過重得罪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問,誰來給我殺掉這個女人?莽古爾泰走出來,“我。”於是他手起刀落,一刀就把他媽媽解決了。
大夥一看,這人成了大汗還不得見誰殺誰。這件事後,在皇位繼承上他就沒了發言權。真正把皇太極送上汗位的其實是大貝勒代善的兩個兒子。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第一,擁立誰都不能擁立多爾袞。如果沒有多爾袞的媽媽和代善傳了那段不明不白的“緋聞”,代善早已經是大汗了。對多爾袞,那是一個恨啊。第二,皇太極雖也是算不上自己人,但權勢最弱,最容易成為他們的傀儡。於是父子三人合力助皇太極繼承了汗位。
姐妹恩怨之真相
孝莊、她的姑姑哲哲和她的親姐姐海蘭珠都嫁給了皇太極。《孝莊秘史》裏描寫,恃寵而驕的海蘭珠刻意排擠孝莊,姐妹倆的關係很不好。這兩姐妹果真為爭寵而鬧翻了嗎?
孝莊、她的姑姑哲哲、還有她的親姐姐海蘭珠先後嫁給了皇太極。在很多民族發展初期,都或多或少產生過亂倫現象。根據電視劇所説,由於皇太極的正宮,也就是孝莊的姑姑哲哲懷孕了,懷胎十月期間得找人伺候皇上,這才欽點了孝莊。
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因為哲哲那時侯根本就沒生過孩子。恰恰是因為自己不孕,哲哲才讓自己的兩個侄女孝莊和海蘭珠先後嫁進宮來。海蘭珠是莊妃的姐姐。她本來已經嫁給了蒙古的貴族,丈夫死了以後,她自己就回家了。
但問題是孝莊嫁給皇太極以後,很多年都沒生孩子。好不容易生了吧,卻一連生了3個女兒。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莊妃的姐姐再度嫁給了皇太極。説得俗一點,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皇太極愛跟科爾沁的哪個女人睡都沒關係,只要兒子是科爾沁的蒙古女人生的就行了。所以,無論是孝莊、海蘭珠還是哲哲,她們的婚姻都有着明顯的政治色彩,與愛情是沒有關係的。
事實上,孝莊、海蘭珠再加上哲哲是很和睦、團結的。因為從根本上説,她們的婚姻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改造滿清皇室的後代,讓後世的統治者流淌着蒙古人的血液。她們先後嫁給皇太極,這裏面多少有點前赴後繼的味道。嫁了一個,沒生出孩子來,就再嫁一個過去。反正科爾沁部落有的是美女,就是一定要生出一個有蒙古血統的後代,借滿清人來複興蒙古帝國的大業。
電視劇中描寫孝莊和海蘭珠的恩怨,有一部分是因為福臨出生以後,海蘭珠的兒子就死了。其實歷史並不是這樣的,這也根本不能構成姐妹倆有矛盾的原因。海蘭珠的兒子出生後,孝莊才懷上了孩子。這一年的冬天,也就是1638年的2月底,海蘭珠的兒子得病夭折了。
皇太極得知這個消息後很傷心,因為這個兒子他是很寵愛的。雖然之前有過幾個兒子,但都不是正而八經的妃子生的。好不容易有了個正宮生的孩子,卻在週歲時夭折了。正在皇太極極度悲傷的時候,莊妃又為皇太極生下了個兒子。皇太極給這個孩子起名叫“福臨”,寓意災難過後大福降臨。所以説是因為福臨剋死了海蘭珠的兒子,姐妹倆因此反目是站不住腳的。在大清的後宮裏,孝莊、海蘭珠、哲哲是同一個利益集團,共同承擔着復興蒙古的重任。
叔嫂感情之謎
電視劇《孝莊秘史》中,多爾袞與莊妃在草原上一見鍾情。那麼他們兩人到底是怎樣互生情愫的?孝莊最終有沒有嫁給多爾袞呢?
看了《孝莊秘史》以後,大家都把孝莊和多爾袞之間的愛情故事想象得悽美絕倫。但現實中多爾袞長得很不好看,臉很瘦削,身子骨簡直是個男版的林黛玉。不僅極瘦,還完完全全是一個病秧子。
孝莊怎麼就會看上這樣一個病秧子呢?要説這兩人之間有了感情,恰恰就是因為他的病,而且還是由皇太極牽的線。當年在松錦大戰中,多爾袞被打得元氣大傷。三種病症同時發作。第一種叫怔忡之症,就是心跳過速,第二種是中風前兆,第三種是咯血癥。也就是説他的心、肺,沒一樣好的。這病完全是戰爭中勞累過度所致,病得他以後連孩子都生不出來了。
聽了這消息,皇太極心裏不是滋味。本來多爾袞是和他爭奪汗位的死對頭,依照遺言天下本應該是多爾袞的。但皇太極繼位成功後,多爾袞非但沒有報復,而且還精心敬業地輔佐皇太極。這個時候皇太極覺得有點過意不去了,為了自己的江山把多爾袞搞成了這個樣子。於是他就讓莊妃去伺候病中的多爾袞。莊妃與多爾袞一個1612年10月出生,一個1613年3月出生,年歲相差無幾。兩人在一起久了,多少就有了點感情。這才是他們感情的開端,之前的種種情感糾葛都是無端揣測。
皇太極死後,又是一場汗位爭奪戰。多爾袞與豪格兩個人實力旗鼓相當,要是兩人真幹起來,滿清非得亡國不可。無奈雙方決定各退一步,另立別的皇子。經過孝莊從中斡旋,福臨繼承了皇位。小皇帝尚年幼,攝政王多爾袞大權獨攬,政權易主隨時都可能出現。莊妃如何保住自己兒子的皇位?她必須得嫁給多爾袞,這多少有些政治婚姻的味道。
説莊妃嫁給了多爾袞,有三條證據。一個論據是明末清初抗清將領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中寫道,“上壽稱為合巹尊,慈寧宮裏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上壽”就是祝壽的意思,所以應該在説一個壽宴。
“合巹”是古代少數民族結婚時候的一種習俗,有點像現代的交杯酒的意思。“慈寧宮裏爛盈門”,就是説太后宮裏的人都非常高興。“大禮恭逢太后婚”,這個就説得特別清楚了。就是皇太后的壽辰與婚宴在一起辦的意思。
第二個證據是多爾袞稱謂的變化,從“輔政王”到“攝政王”,到最後的“皇父攝政王”,稱謂的變化是大有講究的。最後稱“皇父攝政王”是孝莊和多爾袞結婚的一個重要證據。這恰恰證明了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兩個人的關係從隱秘到公開的過程。
還有一點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園分別為清北陵、清東陵和清西陵。皇太極的墓地位於遼寧瀋陽的清北陵,而孝莊被葬在了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兩地相距400多公里。按照清朝早期喪葬制度,皇后無論是死在皇帝之前,還是死在皇帝之後,那都是要和皇帝進行合葬。孝莊沒有和皇太極合葬,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幾分端倪。
電視劇中,多爾袞好像很痴情。除了自己很不願意地討了一個小玉兒做老婆外,就沒討過老婆。實際上不算上孝莊,多爾袞有妻妾10人。但他總共就一個女兒,沒有男性後代。而且在松錦大戰後,多爾袞元氣大傷,再生不出孩子來了。這一點也是孝莊皇太后敢於嫁給他的原因之一。因為知道跟他不可能生出孩子來,真要是生出來了那算是皇子還是親王?正因為多爾袞不能再生育,所以他們的婚姻不會對孝莊跟皇太極的兒子福臨造成威脅。這樣看來他們的婚姻,多少有點名不副實。而且多爾袞短壽,不到39週歲就病死了。
多爾袞死後,輔佐13歲的順治的重擔全落在了孝莊身上。她以她的智慧和膽識,扶持着年幼的順治度過了皇位交替的暴風疾雨,又輔佐孫子康熙登基,實現政權易手。她在風雨兼程中度過了坎坷波折的一生,留給後世一個美麗的傳奇。
未解之謎!孝莊太后為何死後37年難以下葬?
多年前,一部電視劇《孝莊秘史》把孝莊和皇太極、多爾袞乃至降臣洪承疇之間的感情刻畫得那叫一個細膩,尤其是咆哮哥馬景濤扮演的多爾袞死去的那一集,不知賺了多少眼淚。有人説,這孝莊其實挺悲情的,丈夫在時人家愛的是關雎宮宸妃,莊妃生個兒子福臨還早死,不但早死,還是個徹底的多情種子,莊妃自己死了不能和丈夫皇太極合葬昭陵,還被排斥在了河北遵化清東陵孝陵外。
但是,孝莊真的這麼悲情嗎?她為何不能和丈夫合葬昭陵呢?她又為什麼會被葬在孝陵圍牆外呢?各位看官別急,我們給您一一道來。
孝莊不入昭陵原因之一
撲朔迷離的“下嫁緋聞”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太皇太后薨逝,享年七十五歲。熟悉清代後陵規制的人就要問了,一般死的比皇帝晚的皇后要在皇帝陵墓外面修建專門的後陵,可孝莊並沒有。
她的陵墓非常特殊,是修建在了孝陵紅牆外。原因呢?有人説,是因為孝莊下嫁了多爾袞,改嫁了的人怎麼還能和前夫葬在一塊兒呢?然而,這是真事兒嗎?
光緒年二十七年(1901年),史家章太炎將南明張煌言的手抄本《張蒼水集》排印出版,裏邊有首詩是這麼寫的:“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裏爛盈門。
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這下不得了了,孝莊居住的慈寧宮大婚,還明確地寫出了是“太后婚”,就因為這詩,孝莊的名節開始不保了。這張煌言又是什麼人呢?他怎麼對皇家秘事這麼瞭解?
那就翻翻史料吧,一翻不要緊,原來這人和滿清是死對頭!他是梁羽生小説裏極度讚揚的抗清義士!他是南明魯王政權的主要成員,他組織的義師和鄭成功的大軍一樣都是東南沿海的主要抗清力量。
康熙三年,張煌言抗清失敗,於是,他跑到一座小島上藏了起來,可清軍還是不依不饒,硬是扮成和尚上島把張煌言逮了並處死。説到這兒,大家都明白了吧,這人和清廷可謂是血海深仇,如梁羽生小説裏的天山一脈一樣,諸如乾隆之類在他們眼裏那都是猥瑣小人。
仔細看這首詩,張煌言在清軍入關以後就一直在南明抗清,他怎麼會知道千里之外的北京發生了什麼事?難不成有網絡、大哥大?再説,即使孝莊結婚,也不會給南明發一張請帖吧。還有,慈寧宮這個建築比較破舊,順治十年修葺一新,孝莊才搬進去住了,然而,多爾袞兩年前就已經病死了。一朝太后喜氣洋洋嫁給一個死了兩年的人,還賓客盈門,這不是笑話麼!
還有人説了,孝莊沒嫁給多爾袞,那為啥順治要叫多爾袞皇父?本來不是皇叔嗎?沒錯,福臨即位的時候,年紀很小,自己即位又是多爾袞出了大力氣的,那時候,睿親王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兩個人都攝政,小福臨便稱呼叔叔為“皇叔攝政王”。
後來,多爾袞打敗李自成,趾高氣揚起來,在他眼裏,福臨就是個小屁孩,於是,順治五年,擺佈着福臨叫他“皇父攝政王”。福臨可是老大不願意的,憋了一肚子氣,要是他母親孝莊再嫁給多爾袞,福臨不得氣爆肚皮才怪。所以,叫“父”的可不一定就是“父”了,周武王稱姜子牙為“尚父”可不代表武王真認了子牙做爹爹。
在清代的各種史料中,壓根兒沒提孝莊下嫁一事。這麼看,孝莊下嫁多爾袞也就是一個緋聞而已。
孝莊不入昭陵原因之二
玄玄乎乎的“莊妃託夢”
下嫁多爾袞是個桃色新聞,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孝莊魂歸北京而不是盛京呢?這裏還有一個傳説——莊妃託夢。
有民間傳説,孝莊太皇太后去世後,她老人家一手帶大的康熙不忍心讓祖母漂泊異鄉,於是下令將祖母靈槨移往盛京與太宗皇帝合葬。等到孝莊小祥(喪後一年為“小祥”,二年為“大祥”)一過,一百二十八名槓夫抬的大靈轎便浩浩蕩蕩出發了,從北京東直門一路東去。
要説這些轎伕都是萬中選一的好手,身子骨兒都“剛剛”的,可剛到遵化孝陵大紅門前,這裝有孝莊棺槨的靈轎就突然變得特別沉,把百十個轎伕壓得直冒煙兒,整個轎子也不停地晃盪起來,難不成老祖宗想歇會兒?主管王大臣心裏七上八下的,趕緊下令暫歇。
過了一會兒,估摸着歇夠了該上路了,於是傳令啓程,可奇了怪了,這一百多個大漢愣是抬不起孝莊的靈轎!“一、二、三!嘿!起!”主管王大臣着慌了,趕忙揮動手中的法鞭,不停吆喝,可是那轎子就是紋絲不動!這是咋回事兒呢?抬轎子的漢子們開始竊竊私語,誰都不敢拿主意,主管王大臣一跺腳:“趕快報給皇上知道。”
很快,康熙知道了這件事情,他把文武大臣都召集了起來,詢問此事,這可是關係到孝莊老祖宗的事情,大臣們先是裝模作樣議論一番,然後集體搖頭説“臣惶恐臣不知”。康熙一想,也對,大臣們也不是啥通天神仙,怎麼能知道呢!悶悶不樂地散了朝,康熙茶飯不思,他的祖母是他最尊敬的人也是最親的人,想着孝莊以前慈愛的教誨,康熙不知不覺睡着了......
忽然,在他眼前出現了一片祥雲,還伴隨着美妙動聽的仙樂,雲霧繚繞中,一個身影慢慢出現,康熙定睛一瞧,呀,是皇祖母!不禁熱淚盈眶,趕忙跪下叩頭。
孝莊對他説,自己實在捨不得和兒子孫子離得太遠,因此不想去千里迢迢的盛京和皇太極團聚了。“我的棺槨停在我兒子的陵墓外面,就在那裏給我下葬吧!”説完,孝莊飄然而去。驚醒後,康熙記起了這回事,就下令在祖母靈柩停下處,修建了昭西陵。
這個故事就明顯是傳説了。關於靈柩不願意走這回事,民間傳説甚多,並且為之附會了很多理由。此事是真是假,已經無法考究了,但是,關於孝莊和兒子孫子的深厚感情,也為這位有魄力有手段的傳奇后妃添加了温情的色彩。
孝莊不入昭陵原因之三
可信度最高的“孝莊遺囑”
其實,孝莊沒有和丈夫合葬,主要是她自己的意願。孝莊一生可謂政治女強人,而且有康熙這位偉大的孫子罩着,各位王公大臣們尊敬着,還有什麼事情能夠違揹她的意願呢?況且康熙是個乖孫兒,非常聽奶奶的話。給自己的陵墓選址,八成就是孝莊自己的想法了。於是,我們翻翻史料,發現了這麼一部書——《孝莊後傳》,裏面寫,孝莊在病重期間,專門叮囑自己的孫子這件事情,原文如下:
“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
可見,她不選擇昭陵有三點原因:一個是枱面上的話,説是皇太極已經下葬很久了,自己這麼卑微實在是不能夠打攪皇太極了;第二點原因是為了避免勞師動眾,減輕大家的勞役,一位聰慧賢德的太皇太后躍然紙上,第三點和那個託夢的傳説相同,説是不忍心離開兒子和孫子。
相比於下嫁以及託夢,此説法雖然冠冕堂皇,但是可信度比較高,既不八卦也不神神叨叨。
孝莊不入昭陵原因之四
愛民如子不願勞民傷財運送棺槨
以前滿清是實行火葬的,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傳説就是火葬的。後來,從康熙開始,也許是覺得該和漢人文化接軌一下。雖然漢代王充非常想提倡薄葬,還有那嘴裏説着想薄葬的卻傳説設置了七十二疑冢、最近被“開發”出來的曹操,這些先例思想是好的,但是很少有人能實踐,尤其在漢文化裏,覺得風光大葬比吃飽肚子更重要,也有那不孝子在父母生前不知道孝順,老母親去世了卻要借錢大辦喪事還覺得倍兒有面子!
其實這種文化接不接軌也罷,但是好歹《周禮》裏邊,“喪”佔據了重要地位,要是不學這點,貌似擺脱不了不文明的蠻夷形象,可能也是出於這種考慮,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康熙皇帝就改革了火葬制度,全部土葬了。
孝莊一去世,當然也不能違反規定又回到火葬時代,然而,如果要土葬的話,就像託夢説裏面一樣,運送棺槨到盛京要勞民傷財,而孝莊本身和康熙一樣,都是愛民如子英明果斷的人,因此,這種事情絕對不能做。
孝莊為啥死後37年未能下葬?
要是去清東陵看看,會發現孝莊的陵寢建制最為奇特,它大大超過了祖制!殿裏面雕刻有龍生九子之一的螭首,這是隻有在皇宮裏面才出現的,在皇后陵裏面出現還是第一次。而她的陵寢大殿是重檐廡殿頂的,廡殿頂是古建築中最尊貴、最高級的形式。而雙重圍牆不僅把孝莊陵寢的昭陵體系和東陵體系分開了,而且還像慈母一般守護者風水牆內孝莊的子孫們。
孝莊執意想在孝陵外安歇,可給康熙出了個難題,他只好先把祖母以前住過的慈寧宮東側五間殿拆卸,全部建材運往在孝陵紅牆外,按原樣易地重建,作為太后的“暫安奉殿”。因為祖母曾經多次向他提到自己很喜歡這座宮殿。這一拖就是好幾十年,孝順的康熙實在是不知道該怎樣為祖母安排。
後來,康熙也去世了,雍正帝即位。自己老爸的陵寢已經確定為景陵地宮了,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就要下葬了,可是自己的祖奶奶孝莊到底該葬在哪兒還沒有着落呢!
八月初九日,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陳允恭向雍正皇帝提出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要求給孝莊文皇后建陵,剛剛即位的雍正可是非常愁,老爸沒解決的問題拋給了他,一個弄不好,就會背上不孝子孫的罪名,況且,自己的皇位還是經過坎坷被人質疑着得來的,能不小心翼翼嗎?
要説雍正的手段還真不是誇的,他想了個主意,把大臣們找來了,先歌頌了一下祖奶奶孝莊的偉大慈愛英明果斷,然後再提到孝莊希望自己和子孫在一起的遺囑,最後引經據典,闡述了合葬這回事兒其實沒啥,《禮經》上不是説嗎?
合葬不是古來就有的,再説啦,神靈那是無所不通的,合葬就是個形式。我大清朝自孝莊文皇后死後,託她老人家的福,國運蒸蒸日上,説明她棺槨所在的地方是個風水寶地,而且她老人家一再強調喜歡跟兒子福臨挨着,咱不能違逆了老祖宗的意思啊!一通話説完,雍正笑眯眯地告訴羣臣,你們下去討論去吧,這事兒給我拿出個説法來。
羣臣們一合計,嗨,皇上的意思那麼明顯,誰不迎合誰就是傻瓜。於是,二十多天後,羣臣上奏,我大清四海昇平,人民安居樂業,暫安奉殿真是個好地方,我們請求在那兒建陵!雍正大筆一揮,同意!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式將孝莊文皇后的陵命名為“昭西陵”,孝莊終於得以真正安歇了。
滿清宮廷四大未解之謎:太后下嫁
在中國古代有着很多鮮為人知的事情,有其是在大清王朝,這個經過輝煌與腐敗的朝廷有着許多令人不解的謎團,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一、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攝政王。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極之妃、世祖福臨的生母,卒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諡為孝莊文皇后;攝政王即指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孝莊文皇后系多爾袞之兄嫂,弟娶兄嫂,按照漢人道德觀念來看,是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
有清一代,對此諱莫如深,求其明文記載則無有也。但清末才刊行的《蒼水詩集》有句雲“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裏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即是指太后下嫁這件事説的。
詩作者張煌言是清初人,與多爾袞同時,所説當有所本。另據《朝鮮李朝實錄》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清順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這樣去“叔”字改稱“皇父”的記載,它間接地透露了多爾袞稱皇父“已為太上”與太后相對稱,正是太后下嫁的一個旁證。
何況多爾袞之改稱“皇父”不但明載於《清實錄》與蔣良驥《東華錄》等書中,即當時流傳到今的許多檔冊和文告中,於抬寫皇上處,一併抬寫攝政王,而攝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樣。
我們也不要忘了另一個事實:滿洲入關以前的社會性質雖已由奴隸制迅速向封建制過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後習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羣婚制的殘餘,延續到入關初年,也是不足為怪的。那麼,太后下嫁這件事是可以相信確有其事的。
二、順治出家
史載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貴妃董鄂氏薨。世祖福臨哀悼殊甚,為之輟朝者五日。旋即下諭追封為皇后。董鄂氏僅僅是個貴妃,為什麼要這樣濫加諡號,並晉封她為皇后呢?
有的人於是以訛傳訛,説這個妃子是明末人冒闢疆的姬人董小宛,當清軍入關之初,被掠至京師,後入宮,賜姓董鄂氏,跟着又冊立為貴妃。誰知董氏入宮之後,竟以不壽卒。
然世祖之於董貴妃,寵冠六宮,莫與倫比,乃紅顏薄命,惹得世祖終日悶悶不樂,不數月,遂棄皇帝不為,遁入山西五台山,削髮披緇,皈依淨土。上述就是順治出家的由來,歷來故老相傳如此,是否真有其事呢?
首先我們應該承認清世祖福臨好佛,宮中延有木陳、玉琳王秀二禪師,尊禮備至。世祖鈐章有“塵隱道人”、“懶翁”、“痴道人”等稱號,又諭旨對木陳有“願老和尚勿以天子視朕,當如門弟子旅庵相待”云云。世祖信佛是事實,誰也否認不了的。
其次要説,世祖死去前幾個月,適值孝獻皇后董鄂氏之喪,世祖哀痛過情,為世所嘆異。因而就有人認為世祖是由悼亡而厭世,終於脱離塵網,遁入空門。
從此傳為“萬古鍾情天子”的一段佳話。這是與歷史事實不符合的。不錯,由於世祖好佛,他死前確實有過要求削髮為僧的念頭。但事實上在他死去的前幾天,只是叫他最寵任的內監吳良輔去憫忠寺(今北京市廣安門內法源寺)削髮,他本人也曾親自前往觀看過。這裏還説明世祖當時並無大病。
那麼,世祖是怎樣死的呢?據當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譜》載:“奉召入養心殿,諭:朕患痘,勢將不起。”張宸《青王周集》亦稱:“傳諭民間毋炒豆,毋燃燈,毋潑水,始知上疾為出痘。”兩人所記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證。這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世祖既死於出痘,那麼,遁入五台山削髮為僧的説法,就並不可信了。
三、雍正被刺
世傳清世宗胤禎暴崩的原因,説法不一,有説是被刺而死的,振振有詞。這一説法究竟可信嗎?
説來話長,它起因於雍正七年(1729年)曾靜、張熙一案。曾靜慕明末人呂留良的為人,以排滿復明為職志,因遣其徒張熙詭名投書川陝總督嶽鍾琪,勸他為祖先(岳飛)舉義,不成,獄興、辭連呂留良。
世宗嚴加處治,戮留良屍,留良子葆中,時為編修,亦論斬。傳説呂留良有一個倖存的孫女,名叫呂四娘,她的劍術之精,冠絕儕輩,立志要為父祖報仇。後來她潛入宮內,終於刺死了世宗,並把世宗的腦袋割下,提着逃走了。
好事的人説是根據鄂爾泰傳記的記載,説世宗暴崩的那一天,上午還“視朝如恆,並無所苦”,就在那天下午,忽召鄂爾泰入宮,而外間喧傳世宗暴崩的消息已滿城風雨了。
鄂立刻“入朝,馬不及備鞍,亟跨驏馬行,髀骨被磨損,流血不止。既入宮,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也”。人們認為,當時天下承平,長君繼統(清高宗弘曆二十五歲登位),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要搞得這般驚慌失措的。這就只能説明世宗被刺的説法並非沒有道理。
這裏需要將真人真事與野史傳聞區別開來,曾靜、張熙一案牽連的呂留良等人都是真人真事,是歷史真實;但提到呂留良的一個孫女,是傳説,不是歷史事實。世宗死的年月日是事實,但説他是暴崩,並不見明文記載,也只是傳説,目前尚不能證實其事。此其一。
上述鄂爾泰傳記所描述的鄂倉皇上朝一段情節,寫得惟妙惟肖,好像真有其事似的。但至少在正史記載裏,如《清實錄》、《清史列傳》、《清史稿》等書並沒有這類的記載。
當然,沒有文字記載,不等於沒有這件事;而且直到今天仍無法得到證實,也就不可能確認有這件事;即使鄂爾泰的倉皇上朝是事實,也不能證明世宗一定就是被刺,因為二者並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繫。此其二。
世宗本人好佛好道,“所交多劍客力士”,傳説“結兄弟十三人”。皇帝與人結為兄弟之事,未必可信;但既好佛好道,多交劍客俠士,則煉丹求長生之術,容或有之。求長生吞丹藥,以致暴崩,也有可能。秦皇、漢武之事,早有先例在。此其三。
有人建議發掘清西陵的泰陵(清世宗胤禎的陵墓),看看世宗到底有無頭顱,以證實被刺與否。後因發掘工作過忙,未果,當然,清世宗死於1735年,屍骨早寒,一旦發掘,果能得其一二遺骸,固可定案,但要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也只好等待將來再説了。
四、乾隆身世之謎
這裏指的是清世宗胤禎與海寧陳氏換子的傳説。浙江海寧陳氏,從明末起,累世簪纓。數傳至陳之遴,清初降於清,位至極品。稍後,陳氏一家,如陳説、陳世倌、陳元龍等父子叔侄,都是高官厚祿,尊寵備至。
康熙年間,世宗時為皇子,與陳世倌尤相親善。恰巧碰着兩家各生一子,年、月、日、時辰無一不同。世宗聽説,十分高興,命抱子入宮,過了許久,才送回去。陳氏發現,送還的已經不是自己的男孩,而且易男為女了。陳家萬分震怖,但又不敢出來剖白,只得隱秘其事。
高宗嘗南巡至海寧,當天即去陳家,升堂垂詢家世甚詳。將出,至中門,命即封閉,並告以後不是皇帝臨幸,此門不得再開。所以此後陳氏家中永遠關閉其門,從未再開過一次。
也有人説,清高宗弘曆對自己的身世懷有疑團,所以南巡到陳家,想親自打聽清楚。上述這些傳説,盛行於前清末年。當時革命排滿之風最盛,對清代諸帝極事詆。傳聞異辭,其中真偽夾雜,有必要為之剖辨。
海寧陳氏一家,如陳説、陳世倌、陳元龍父子叔侄,位極人臣,皆是事實:就是清高宗南巡去過陳家,也是事實。按清制,皇帝到過的人家,經過的大門是必須封閉,禁止再開的。但不能由於有這些歷史事實,就説清世宗與陳世倌有以女換子之事了。
旗人生子一定要報都統衙門,宗室生子一定要報宗人府,定製十分縝密。何況紫禁城內,門禁森嚴,怎麼能隨便抱子出入宮內?顯而易見,這些都是清末漢人在排滿的革命浪潮中,無中生有地編造出來的。
清朝“禁慾”和“縱慾”太瘋狂
關於明清性愛風氣,論者常以明為開放,清為保守。譬如荷蘭學者高羅佩在《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就説,隨着明帝國的崩潰,情男慾女的尋歡作樂也銷聲匿跡,性日益成為一種負擔,而非快樂。這話揭示了清代社會禁慾的一面,但忽視了其縱慾的另一面。
若論禁慾,首當其衝的自是婦女,主要表現則是守貞。自漢以後,婦人守貞被奉為碩大美德,於清尤盛。史書表彰有列女傳,文字宣傳有女學、女教類書籍,組織機構有“全節堂”、“保節局”,實物標榜則有貞節牌坊。據學者郭松義研究,有清一代,受到旌表的貞節烈婦有100萬人。至於守貞多年而終於未能熬滿年頭,或年過三十不得旌表者(清代定例,30歲以前守節的婦女才能請旌表。這種規制,實際上不是比誰守得更好,而是比誰守得更慘),也許還更多。這裏順便普及一個常識,節婦、貞女、烈婦常被並稱,其實大有不同。節婦是指夫死不嫁、從一而終;貞女是指女子為死掉的未婚夫守貞,俗稱“望門寡”;烈婦則指丈夫死後以死盡節。三者守節的慘烈程度,呈遞增態勢。
守節婦女之軀內,也時有火焰,然旋起旋滅。清人沈起鳳《諧鐸》記,有位80歲老節婦臨終召集孫曾輩媳婦,自述守節之難:“晨風夜雨,冷壁孤燈,頗難禁受”。又曾於屏後覷貌美男子,不覺心動,幾欲與其私奔,當晚夢見亡夫“趺坐帳中,首蓬面血”,從噩夢中大喊而醒,始作罷。此後,“一種兒女之情,不知銷歸何處,自此洗心滌慮,始為良家節婦”。同書還有“斷指旌表”的故事,殘忍血腥,姑不贅述。
清人青城子《誌異續編》中的另一個故事,讀來更覺淒涼。一節婦,臨終前從枕畔掏出數百枚銅錢,光明如鏡,告訴兒媳婦,這是助她恪守貞節的吉祥物。六十多年來,每晚人靜之後,她即熄燈火,以百錢散拋地上,俯身撿拾,及撿齊後,神倦力乏,再無性慾,始得就寢。
那些青春、性慾與火焰,就在數十年的暗夜中,在撿拾銅錢的機械操作中被消磨殆盡。她從豐滿少婦直撿拾到乾癟老嫗,緊緊絞攏的雙腿變成麻木不仁的兩條臘肉,濕潤滾燙也終化作乾枯冷寂。不變的只有每晚從窗欞中射入的冷冷月光,還有經年彌久而被磨成明鏡般的一枚枚銅錢。
然禮教之外,別有天地。禁慾是清代社會中由官方或傳統倡導的一面,縱慾則是清代社會中由民間潛行的另一面。禁慾與縱慾的對立,又悄藏男女有別之雙
重標準,良家女子多為貞節觀束縛,男子卻且自逍遙無人管。對此,清代學者俞正燮頗為憤怒,曾説:“男子理義無涯涘,而深文以罔婦人,是無恥之論也。”
男子之性逍遙,首推嫖娼。清代政府是禁娼的,但主要禁官員士子嫖娼,以及逼良為娼,且實行得並不嚴格。雍正年間取消樂籍,常有人誤認作是取締所有妓院,其實只是取消“官辦妓院”而已。嘉慶以後,禁娼的律例放得更寬鬆,而到同光之間,乾脆刪去律例中治罪娼寮的條文,實際上默認了民間妓院存在的合法性。
有清一代,妓業大盛於乾隆以後,諸如《揚州畫舫錄》等筆記,對其間的旖旎風情,多有記載。甚至到中國來耍的日本人,也為妓業而傾倒,作《唐土名勝圖》,大呼“中國人可以説嫖”,認為世間風土最可玩味者,莫如中國之妓館。
清代妓業最盛之城市,當屬南京、揚州、蘇州、杭州等地,尤其是“蘇州妓女”,直到清末,還是頂級品牌,好比路易·威登。作為首善之地的北京,其妓業興旺,也不多讓。時人記載:“胭脂石頭衚衕,家是紗燈,門揭紅帖,每過午,香車絡繹,遊客如雲,呼酒送客之聲,徹夜震耳,士大夫相習成風,恬不為怪。”可見一斑。此外,廣州是大半個清代中官方指定開放的唯一港口城市,妓業也頗有名。不過對廣州妓女的評價,譭譽不一。譬如袁枚就説廣東妓女長得醜,“青唇吹火拖鞋出,難近都如鬼手馨”。但他的孫子袁翔甫在詩歌裏卻大讚粵妓,“聯袂拖鞋何處去,膚圓兩足白於霜”,則是跟爺爺大抬其槓了。
清代民間之縱慾,還可以由對通姦的懲罰窺見。《大清律例》中對於普通通姦的懲罰並不嚴厲,“凡和姦,杖八十;有夫者,杖九十。”對 於“親屬相姦”,相較則嚴厲多了,最高可判死刑。但有學人遍檢清代刑部提本,僅因通姦(無涉命案)而被處死刑的,只有寥寥數例。而晚清法學家、曾任刑部侍郎的沈家本,論及通姦時也曾説:“此等事何處無之,而從無人舉發”。可見民間通姦之風並不鮮見,社會對此也較為寬容,罕有人舉報。《紅樓夢》中焦大罵賈府充斥性亂的那段名言,也可作為清代社會中縱慾習氣的一個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