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式黯然銷魂掌,藴含楊過的一生,金庸闇改數次有何用意?

黯然銷魂掌威力驚人,楊過獨創此套掌法橫行天下,頗有獨孤求敗的氣勢。金庸作品《神鵰俠侶》不止是寫武,還有令人相思難忘的愛情。其實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這十七式已然藴含一生,雖然在小説的後半部分,這套武功才初現江湖,然而楊過的此前種種,皆融入這些招式之中。既有動人的愛情,亦有悲情,還有斬不斷的相思情義。而金庸作品分為三個版本,每個版本中的黯然銷魂掌,都稍有暗改,即便細心的讀者,也恐難發覺。

十七式黯然銷魂掌,藴含楊過的一生,金庸闇改數次有何用意?

與其説是暗改,莫不如説是金庸先生對楊過的青睞,當然亦彷彿與讀者“博弈”,看誰能明白箇中緣由。舊版的黯然銷魂掌,裏邊的招式與修訂版略有不同,而新修版則是金庸最後一次修改,又與修訂版的招式,出現細微的差別。許多人説金庸此舉,可能是沒有想好招式的名字,或者想讓武功的招式更加完美,故而數次暗改。竊以為金庸先生的修改,似乎是早已預料的,比如修訂版中楊過與老頑童,於百花谷交手,此戰詳細説出了黯然銷魂掌的招式。然而十七式中,卻少了一式,令許多讀者費解。隨後的新修版中,在廢寢忘食的招式前,又加入了魂牽夢縈。這是否像極了楊過思念小龍女,由魂牽變成忘食,金庸先生這樣寫的目的,或許是想告訴讀者,楊過對小龍女的情又加深了一層。

十七式黯然銷魂掌,藴含楊過的一生,金庸闇改數次有何用意?

新修版楊過的黯然銷魂掌,百花谷這個細節描寫,唯獨新增魂牽夢縈,為何不另改四字詞語。或許只有廢寢忘食與它相搭配,才能寫出楊過的思念情切,十六年之約已近,楊過迫切想與小龍女見面。至於修訂版,也就是俗稱的三聯版,裏邊只有十六式而已。這十六式的內涵,則是與小龍女十六年的約定,故而許多人認為金庸筆誤,其實在最後的新修版中,才將十七式寫全。不難發現金庸筆下生花,似乎故意少寫了一式,而襄陽城大戰之時,楊過與金輪法王交手,此時又突然冒出兩式,分別為魂不守舍和若有所失。須知這兩式在與周伯通切磋的時候,並沒有出現在十七式之中。言外之意,讀者又認為是金庸“筆誤”,不過細思之下,亦不難理解,金庸新增兩招黯然銷魂掌,看似是突兀的,其實暗藏玄機。

十七式黯然銷魂掌,藴含楊過的一生,金庸闇改數次有何用意?

楊過和金輪法王交鋒,此人是異域高手,而此時楊過已與小龍女相見,不過為救郭襄,在這高台之上,楊過可謂命懸一線,用魂不守舍,來寫打鬥過程中,繫念小龍女的安危。畢竟二人重逢,歷經諸多波折,倘若命畢於此,自己便有負於她。黯然銷魂掌中的另外一招若有所失,是否側面描寫楊過的心理,預示不敵法王,無法在施展黯然銷魂掌,就此與小龍女陰陽兩隔。原著中此二招的改動,我認為相當玄妙,既突出楊過與法王交手時的心中所想,又交代和小龍女之間的情感。那種微妙的情,那種相思的愛,都全部融入招式之中。不過新修版中,此處描寫略有改動,將魂不守舍和若有所失,改為六神不安和窮途末路。其實無論如何修改,楊過和小龍女的情,是永遠不變的。與小龍女形影不離,攜神鵰遊歷江湖,豈不快哉。

十七式黯然銷魂掌,藴含楊過的一生,金庸闇改數次有何用意?

黯然銷魂掌的招式,為何只有十七式,而非是十八招。且看楊過與小龍女,十六年後方才見面,第十七正是新的開始,寓意彼此間的相愛。眾所周知,黯然銷魂掌媲美降龍十八掌,如果故意將其變成十八式,是否有不尊之嫌。畢竟郭靖栽培楊過,對他循循善誘,掌法為十七式,便能達到“忠愛兩全”。然而除了此前的招式,這十七式的名字,都暗藏楊過的經歷,藴含他的一生。掌法中的倒行逆施,則是西毒歐陽鋒的絕學,當初在桃花島,楊過修煉蛤蟆功,而歐陽鋒的最高武學,則是逆練的九陰真經。兩大神功並運而出,其勢如濤似浪,此招正是為了緬懷義父,故而楊過獨創黯然銷魂掌中的倒行逆施。

十七式黯然銷魂掌,藴含楊過的一生,金庸闇改數次有何用意?

徘徊空谷、面無人色、行屍走肉,亦屬黯然銷魂掌中的三招。這裏邊的空谷,我認為是指絕情谷,當年小龍女留字離去,只留下楊過獨身一人。正所謂觸景生情,楊過見到絕情谷的情花,又豈能抵擋住這思念。而徘徊空谷,則是寄望谷中,能走出一襲白衣似仙女的姑姑。後面的兩招面無人色和行屍走肉,則代表楊過的十六載,活在相思和茫然中。

十七式黯然銷魂掌,藴含楊過的一生,金庸闇改數次有何用意?

雖然行走於江湖,亦有神鵰大俠這樣的綽號,然而如今伊人不復返,絕情谷中空悠悠。縱使橫行天下,又有何用?失去小龍女後,如同行屍走肉,面無人色的楊過,戴上人皮面具,則是為了小龍女而戴。由此不難發現,十七式黯然銷魂掌,藴含楊過的童年、愛情、拜師、練武、親情、情義等。這些回憶,全部刻在了楊過的記憶中,故而獨創這套掌法。金庸數次修改,也表示這套掌法的重要性,以及小龍女和楊過沖破世俗的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0 字。

轉載請註明: 十七式黯然銷魂掌,藴含楊過的一生,金庸闇改數次有何用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