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統繼承乏人的危機
慈禧太后能夠掌握清廷最高權力數十年之久,首先是基於清帝皇統繼承乏人這一客觀原因。
清王朝自天命汗努爾哈赤至宣統帝溥儀,共計12帝。這12位皇帝子女的多寡,與大清王朝的興衰有着密切的關聯。道光及其之前的7位皇帝,子嗣最少的雍正和嘉慶帝也有14個子女;被稱之為“多子翁”的康熙帝甚至有55個子女;而到了咸豐帝,一生僅有二子一女;同治、光緒和宣統帝,竟然一生子女皆無。這就使道光以前各帝在皇位繼承人問題上,選擇餘地較大。而自咸豐開始的三位皇帝,少子或無子,幾乎喪失了選擇餘地或可能,出現了皇位繼承乏人的危機。
清朝最後幾位皇帝壽命之短促,則進一步加深了這一危機。道光以前各帝,除順治帝情況較為特殊,只活到24歲外,其他均活至五六十歲,甚至八九十歲。而同治帝只活了19歲,咸豐帝、光緒帝雖壽命較長,但也不過才三十幾歲。
如果清帝壽命較長,其子繼承皇位時一般皆已長大成人,這就至少可以在年齡方面保障新君繼位後即可獨自處理政務,保證皇位與皇權的平穩順利過渡。但如果皇帝的壽命過於短促,其繼承人的年齡就必然偏小,不但沒有任何基本知識的儲備積累和政治經驗,甚至不具備是非判斷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新繼位的小皇帝或借重於朝廷重臣,或依賴於親近太監,或直接依靠自己的母后,出現一段時間皇位與皇權的分離錯位,這就有可能導致權臣專擅或母后外戚專政之類太阿倒持的朝局。
道光以後各帝壽命之短促,子嗣之不旺,預示着大清皇統的危機。晚清御史胡思敬在談到光緒帝死後無嗣繼位時説:“國統再絕,而家無令子,識者早知其必有亂矣。”講的正是這個意思。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數十年干政,與清末三位皇帝、特別是其子同治帝繼位時年齡太小,不無直接關係。
特殊的政治身份與地位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掌握清廷最高權力數十年之久,並非僅僅因其具有多麼高深莫測的政治本領或手段,而是依靠其特殊的政治身份與地位。
咸豐帝死後,清廷內部實行的雖是“(太后)垂簾(八大臣)輔政,蓋兼有之”的權力機制,表面看慈禧太后與肅順等八大臣的權力是旗鼓相當,但實際上慈禧太后佔據新君生母這一更有利的地位,使其在與八大臣的政治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朝中部分大臣也都堅持“自古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的政治理念,大都認為只有兩宮太后才是皇權的真正代表。
慈禧太后畫像
妥善處理兩大家族政治關係
外戚專權與保持皇權獨立是一對勢如水火的矛盾。慈禧太后則妥善地處理了那拉氏家族與愛新覺羅氏家族的政治關係,這也是她掌握清朝最高權力數十年最為根本的原因。如果將慈禧太后與唐代的武則天做一個比較,就會對此有一個極為清楚的認識。
武則天先是“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後來又正式登基稱帝。不但立武氏七廟,追尊自己上五代祖皆為皇帝,大力提拔重用武氏兄弟子侄掌握朝廷內外的軍政大權,而且殘殺唐皇李氏的皇子皇孫。這不但引起李氏家族的全力反抗,也引起眾多唐朝重臣和舊臣的強烈不滿與反對。
第一,未予那拉氏族人以顯爵重任。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后的大弟照祥被封為三等承恩公,其父惠徵、祖父景瑞、曾祖父吉郎阿則被追封為三等承恩公。以上封爵,皆為清廷對於皇后或皇太后家族的恩封慣例,而非“違制”的特例。其二弟桂祥,之所以在1888年被封為三等承恩公,是因其女被選為光緒帝的皇后,仍是循外戚封爵之慣例,與慈禧太后的個人意旨並無直接關係。慈禧太后之所以未對胞弟委以控制清廷實權的重任,除了與其弟缺乏才幹有關之外,與慈禧太后特別關注愛新覺羅氏家族與那拉氏家族關係、不給其他人以攻詰口實的意識自覺或心理警覺不無關係。
第二,慈禧太后所選立的兩任小皇帝——光緒帝載湉和宣統帝溥儀,都是愛新覺羅氏家族血統最近的近支親王后代。她的獨斷專行,雖會引起皇室親王和其他朝臣的不滿,但沒有人懷疑慈禧太后對愛新覺羅氏家族不忠或有所威脅。至於慈禧太后多次選立小皇帝,以及其與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等人的矛盾與鬥爭,皆被人理解為是清朝內部的權力之爭,甚至不過是家族內部的叔嫂“家務”之爭而已。
綜上所述,無論慈禧太后的主觀意圖如何,在客觀上,她的確成功地使人們普遍認同其對愛新覺羅皇室是忠誠的,這應是她較為順利地掌控清王朝最高權力長達近半個世紀的重要原因之一。
瘋狂歷史真相:慈禧也曾向全世界宣戰
慈禧太后因喪權辱國而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為什麼她在二十世紀初葉曾經不顧一切地向全世界宣戰呢?其中究竟有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1900年6月21日,當時掌控大清王朝的實際軍政大權的慈禧太后作了一件空前絕後的大事,就是向全世界宣戰。慈禧在《詔書》中説信誓旦旦地説:“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如此君臨天下的氣魄,完全不是那個喪權辱國的老佛爺作風。
當然,這也是一件令史學界匪夷所思的事情,因為此前三十年的時候,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的時候,慈禧太后的丈夫咸豐皇帝就是被洋鬼子們逼着一路小跑到了熱河承德避暑山莊避難,然後才一命嗚呼的。
記憶猶新的慈禧不會不記得洋人的厲害,更不會忘記僅僅發生在五年前的甲午戰爭的慘敗之痛,難道年逾花甲的她會改弦更張、挺起了腰桿做大清的皇太后了嗎?
作為一個已統馭中國歷史四十年的女人,慈禧當然不會改變她的一貫作風。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她做出這個敢於和外國人叫板的舉動的呢?
據唐德剛先生在《晚清七十年》裏的説法,慈禧太后的突然法飆,是因為一封假情報所引起的。那麼這是怎樣的一封假情報呢?這事還得從她最信任的奴才榮祿説起。
還是在5月20日,慈禧太后在御前會議經過一番商議,決定召回李鴻章和袁世凱,意在和洋人講和,賠點銀子,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就在這天的深夜,一個黑影急匆匆的敲開榮祿家的大門,榮祿起來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心腹江蘇糧道羅嘉傑的兒子,奉父親之命星夜趕來告密。
羅公子帶來一個令榮祿大為震驚的消息:各國公使已經聯合決定,“勒令皇太后歸政”,榮祿聽後大驚失色,手足無措。他很清楚自己在戊戌政變裏所發揮的作用,如果十一國勒令皇太后歸政,光緒帝復出,自己就是十個腦袋,也得搬家了!
這可真是個難熬的夜晚啊!榮祿彷徨終夜,天剛矇矇亮,就緊急入宮稟告慈禧太后。這一下,輪到老太后魂飛魄散了!慈禧太后是知道洋人厲害的,當年他的丈夫咸豐皇帝可不就是給洋人逼死在熱河的?
現在她終於明白,洋人不肯朝賀王儲的原因,原來是要逼她歸政,擁光緒帝復出!如今一切都明白了,慈禧太后最擔心的這個可能,想不到如今竟然要成為事實。
當時慈禧太后不禁老淚縱橫,悲憤交集,洋人這是在要她的老命!如今的一條路,只能是和洋人拼了!要毀滅就大家一起去死吧!在自盡之前,慈禧太后此時哪裏還管得了什麼大清江山和萬千黎民百姓?
在翌日清晨的御前會議上,慈禧太后泣不成聲,語無倫次。當她把這個消息公佈後,全場驚愕。據説端王以下的親貴二十餘人,竟相擁哭成一片!激動之餘,這些北京的當權派們發誓要效忠皇太后,不惜一切和洋人拼了。
慈禧太后也説,“既然戰亦亡,不戰亦亡,等亡也,一戰而亡不猶愈乎?”就這樣,第二次御前會議,居然變成了“戰前總動員”。於是京師九門大開,義和團大批進京,日夜不絕。
其實,慈禧太后此時已經在大清的政壇上呼風喚雨四十年,何至於這次如此衝動呢?美國曆史學家摩爾斯也説,“太后一向做事是留有餘地的,但只有這次她這個政治家卻只剩下女人家了。”也許,迫其歸政,是打中慈禧,也是一切獨裁者的要害了。然而令慈禧始料不及的是,榮祿的得到的是一份假情報。
那麼,這個弄得皇宮內院雞飛狗跳的假情報是哪裏來的呢?後來查此來源,原來是在上海英商所辦的英文報紙《北華捷報》(North-China Dairy News)上發表的一篇社論,後來此文又轉載在《字林西報》上。可能是在此文刊登前,被報社華裔職工獲悉,輾轉被糧道羅嘉傑所悉,結果被添油加醋當成情報給彙報了。
歷史往往無數的偶然性構成的,一念之差,生靈塗炭,夫庸何言?事實上,慈禧太后雖然一時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但還是留有餘地的。下令進攻各國駐華使館,也許只是想脅迫各國公使撤回歸政要求。何況,即使把洋公使給拼掉,到時候她也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藉口推託,把責任往諸將身上一推了事。
後來證明她就是這麼幹的。但問題是,各國公使們哪裏知道有什麼要求歸政的要求,在清兵的進攻之下,他們也只能選擇抵抗待援了!身為武衞軍頭領的榮祿也不是傻瓜,他知道萬一到時把使館夷為平地,殺死公使,洋人要是追究起來,那可不是好玩的。
於是乎,從一開始榮祿就裝病在家,把袁世凱全是德式裝備的武衞右軍調開。後來上面逼得緊了,就讓董福祥的甘軍去拼命打。
在廣州觀戰的李鴻章聽説此事後,不由哈哈大笑,在接見媒體朋友時候説,“使館無恙,大家儘管放心!”原來,以董福祥土匪軍的能力,是不可能攻下使館的。理由很簡單,董福祥的軍隊沒有西洋大炮,有的都是些土製大炮,只聽炮聲轟轟響,卻不見炮彈在哪裏!
再説,詭計多端的榮祿見慈禧太后的對外政策前後反覆,矛盾百出,一會高調宣戰,一會卻又送進西瓜蔬菜慰問品,自己怎麼着也得給自己留條後路。於是,榮祿不僅消極對待戰事,而且還 “裏通外國”。
他令人假扮盜匪,大量接濟使館內軍火子彈,那可都是嶄新的德國軍火,而不是甘軍的土火藥!
最令人可笑的是,當董福祥的甘軍猛攻使館十數天並不箋進展而一籌莫展的時候,端王載漪以太后上諭的方式,調來武衞中軍分統張懷芝派“開花大炮”前來助戰。
張分統軍人出身,畢業於天津武備學堂,後來的“賄選總統”曹錕,就是他的老同學。剛開始助戰的時候,張懷芝還真的以為自己立功的機會到了。
要知道,這德制“開花大炮”威力巨大,是當時德國最新的武器,只三五炮下去,就足可將使館夷為平地!但是正當要下令開炮的時候,張懷芝忽然又覺得不妥:萬一這炮聲一響,後果就無法收拾了!
於是他又下令緩發,自己立馬奔上司榮祿那裏去,非要榮大人下手諭作為命令的證據。榮祿是個老狐狸,當然不肯親自發命令,最後被纏不過,只好説,“橫豎炮聲一響,裏面是聽得見的!”榮祿所説的“裏面”就是指皇宮裏的。
張懷芝聽後一下就明白了。回去後他謊稱炮位不準,需要重新準,調整後把目標定在了使館後的空地,一時間眾炮齊發,好不熱鬧!各國使館雖然是受了一夜虛驚,但坐在宮中的慈禧太后在隆隆炮聲中不禁露出得意的笑容。
這位張懷芝大人果然不是笨人,一陣假炮便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垂青,後來一路做到大清朝的山東巡撫,以至民國後還做過山東督軍。
慈禧對外宣戰五十天後,一大隊打着英國旗幟的印度錫克兵衝進了北京的街頭巷尾,為各國的使館解了圍。就這樣,仗打完了,慈禧也樂了,因為她非但沒有被當做挑起戰爭的罪魁禍首被洋人懲辦,反而繼續垂簾聽政,做大清王朝的太上皇。一份捕風捉影的假情報,帶給慈禧的只是幾天不舒心的日子,但帶給中國人民的卻是深重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