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媽媽,你能不能別上班?”2種錯誤回答,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奇聞

嬰兒剛剛出生之後,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睡眠狀態,加上沒什麼認知能力和分辨能力,所以這段時間爸媽要做的,就是照顧好寶寶的生活,讓寶寶健康成長。可是伴隨着寶寶長大,他開始有了思考能力,並且會開始跟爸媽交流。

很多寶媽表示,伴隨着孩子的成長,他會開始跟自己提一些有趣的問題,而很多問題讓人難以回答。寶媽們很清楚,孩子還很小,如果用欺騙和忽悠的方式可以馬上應付過去,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卻是不利的。如何巧妙回答孩子的提問和需求,這是一門學問。

想必很多寶媽都遇到這樣的情況,大清早起牀準備上班的時候,孩子哭哭啼啼拽着自己不讓自己走,此時孩子甚至會流着眼淚求自己不要上班。很多母親都會因此變得煩躁,於是用以下兩種錯誤回答來應對。

A.錯誤回答一:“我不上班,哪有錢給你買零食?”

這種回答往往會有較好的表面效果,聽到這樣的回答,孩子可能會放棄追問,但是這種回答可能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聽到這樣的回覆,孩子可能形成兩種想法,第一、覺得自己有過錯,是自己害媽媽上班的;第二、覺得家裏條件很差。

這兩種思想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讓孩子可能變得內向起來,甚至會萌生一絲絲愧疚感和自卑感。在這個年齡段,孩子需要更多的温馨和耐心指導。這樣做不僅影響孩子的性格,還可能毀掉孩子的格局。

B.錯誤回答二:“你自己自家不能玩嗎?媽媽會早點回來!”

孩子小時候跟媽媽一定是最親的,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希望媽媽陪在自己身邊。孩子挽留媽媽,原因就是媽媽不在身邊沒有安全感。母子之間的感情從生命起源那一刻就已經開始,所以這種心情很能理解。

倘若媽媽反問孩子:“你自己在家不能玩?”這會讓孩子有一種被拋棄和被忽視的感覺。孩子會覺得,媽媽不願意陪自己玩、自己不太重要。這對於親子關係而言,也是莫大的傷害。

C.面對這個問題,聰明的媽媽會用類似這樣的話語來回答孩子:“上班是媽媽的工作,媽媽在工作中可以發揮特長,這樣還能為祖國和社會做出貢獻、實現更多價值。寶寶最乖了,媽媽下班了馬上回來,給你做好吃的!”

這種回答相對正確,這樣説既照顧了孩子的情緒,又避免讓孩子產生自卑感。用一種積極向上的方式和語言來跟孩子溝通,孩子會有一種儀式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對人生哲理有一些認識和理解,對培養孩子的格局大有好處。

值得一提的是,在幫助孩子形成恰當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父母可以結合自身的工作進行教育。在孩子心中,爸媽是最偉大的英雄,也是能耐最大的兩個人。在朋友和同學面前,他們也會把自己父母的能力當成一種“資本”。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向孩子介紹自己的工作和相關的各個領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了解父母的特殊性、瞭解父母對於整個社會的意義。同時,孩子會開始累積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常識,這些都能為將來奠定基礎。

結語: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和奇怪要求,家長們真的很頭疼。面對孩子的眼淚,家長們一下子就慌了神,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和開導。如何照顧孩子的情緒、如何防止給孩子帶去負面影響、如何在溝通中啓發孩子,這是家長們要不斷琢磨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