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完孩子後,每個寶媽都會被醫生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的胎盤打算怎麼處理?有的寶媽覺得這東西血淋淋的,還是扔掉的好,但也有老人認為這是藥材、值錢的東西,甚至還有婆媳因為胎盤的處理而吵起來。
對於胎盤,不同地方往往有不同的習俗,有的地方將胎盤視作大補的藥材,甚至有人高價收購;有的地方把胎盤視作類似於孩子乳牙的紀念品,還有相應的規矩,什麼要埋在朝南的樹下之類的。
那麼,胎盤到底該怎麼處理?“埋起來”和“吃下去”,到底哪個更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明白,胎盤到底是什麼。
胎盤,圓盤狀,嵌在子宮壁中,當媽媽們懷孕3月的時候,母體內就會形成完整胎盤,伴隨胎兒一起生長。胎盤是胎兒寄生母體的器官,媽媽肚子裏的小寶寶完全靠此器官來吸收養分和排除廢物。
作為母體與嬰兒的連接點,胎盤會產生各類激素,用來維持母體與嬰兒身體的平衡,保證兩者的健康。
當胎兒在足月的情況下,胎盤可以達到500克左右的重量,分娩時由子宮肌層收縮而剝落,最終擠出子宮。
通常情況下,胎盤並不是什麼污染物,想要依據什麼傳統習俗埋在哪裏也不是什麼問題,當然,也別指望迷信的做法真能帶來什麼實際效果,只是種但求心安的儀式感罷了。
而吃胎盤,這就需要仔細討論了,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胎盤內血管豐富,容易滋生細菌,埋下去無妨,吃下去可得徹底清理乾淨後加熱消毒再食用。
之所以有人會想要吃胎盤,是因為認為它有營養價值、藥用價值,中醫將經過處理的胎盤稱為“紫河車”,作為一味藥材,認為有一定的益氣養血作用,主要用於不孕少乳、面色枯黃、胸悶氣短、久咳虛喘等。
然而,胎盤的真正藥用價值並沒有得到主流學界認可,2015年美國西北大學的學者就發表過論文,稱通過1950年來10項胎盤相關的研究結果分析,目前尚未有任何數據能夠證實胎盤的藥用價值。
市場上常有一些收售胎盤的信息,“醫院説是把胎盤扔了,實際上是去賣了”,坊間流傳着類似的流言,想來也不完全是捕風捉影。
衞生部在《關於產婦分娩後胎盤處理問題的批覆》中明確指出:產婦分娩後胎盤應當歸產婦所有。
但這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產婦必須是健康的,如果患有傳染病,那麼胎盤就也有傳染性,這樣的胎盤,必須由醫院按照傳染性醫療廢物的標準,進行無害化處理,產婦及家屬無權索要。
如果是健康的胎盤,產婦和家人可以自願拿回,也可以自願放棄,放棄的胎盤醫院會作為醫療廢物處置。
親愛的寶媽們,你們的胎盤當初是怎麼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