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上海的博世中國大樓已落成十年,看上出仍煥然如初,在十年之後,它將成為愈加重要的主場。
5月10日,博世發佈2020財年業績報告,在疫情影響下,國內業績仍達到了逆勢增長。2020年在華銷售額達到1173億元人民幣,約合149億歐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約9.1%。
這樣的銷售額相當於三個江淮汽車的業績。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華為一直堅持不造車,要做智能汽車的Tier 1了。
中國業務銷售額佔比20%
最新財報顯示,博世中國業務收入佔集團的20%,但預計這個趨勢將大大增加,未來中國將是主要的增長點。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博士表示:“疫情爆發後,中國市場的率先復甦和積極發展態勢拉動了博世集團2020年全球的業績表現,遠好於去年年初的預期。我們始終看好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及潛力,將持續在戰略領域投資、服務於中國市場。”
截至2020年底,博世在華員工人數超過5.3萬名,是博世除德國以外擁有員工人數最多的國家。過去十年間,博世在中國市場的累計投資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鄧納爾博士提到,電動出行給博世業務帶來的變化,僅2021年,博世集團在電動出行領域的投資額大7億歐元,而中國市場佔據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的40%,所以中國新能源汽車業務給博世中國帶來的巨大的增長空間,博世也將在中國率先量產電橋以及燃料電池的開發。
據悉,博世中國在2020年底於無錫建成了博世中國氫燃料電池中心,並在今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氫噴閥組件已經於5月實現量產,燃料電池電堆將於6月實現小批量量產。今年3月,博世與慶鈴汽車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將進一步推進燃料電池在中國的產業化進程,為本土客户提供先進的的燃料電池系統。
去年11月,博世集團首個在中國開設的軟件開發中心——博世中國創新與軟件開發中心於無錫正式落成啓用,進一步強化在華創新與軟件開發能力。博世蘇州MEMS傳感器測試中心作為集團在歐洲以外的第一個半導體測試中心,將於今年正式啓動擴建,計劃擴大投資3.6億元人民幣,新增1.2億元實驗室研發投入。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稱,博世具有較全的產品線,可以提供電驅,電氣化轉向機、制動系統等,今年目標是增速跑贏相關行業。面對眾多科技企業紛紛跨界造車的大潮,鄧納爾博士回應到,“博世是不會造車的,十年前博世的戰略就是智能物聯網,而今天的發展趨勢恰恰證明了這一目標的正確性。未來,車裏面的電子設備會越來越複雜,汽車被軟件定義,在這個生態體系中,價值鏈將重新分佈,對此博世已明確定位並做好準備。”
今年,博世還與微軟簽約了戰略合作,計劃開發汽車軟件平台。據瞭解,雙方將在符合車規級的前提下,在車輛全生命週期內簡化和加速汽車軟件的開發和部署,該軟件平台預計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鄧納爾博士表示,在中國還將有新的合作伙伴。
博世中國碳排放佔比近30%
從數據上看,博世中國的銷售額佔總體比重的20%,但碳排放卻佔到了近30%。對於這一現象,鄧納爾博世解釋道,中國發電更多來自燃煤電廠,所以比較高。
中國區域的碳排放量較高,這也是博世中國在碳中和方面的另一發力方向。在博世中國的大樓總部,有多項博世研發應用的節能系統,包括地源熱泵、光伏管理等,其中辦公大樓的百葉窗均採用智能感應系統,根據陽光照射角度與温度自行調節。
博世預計到2030年實現從供應商到客户的整個價值鏈減少碳排放15%,累計減排6700萬噸。面向中國市場,博世在消費品、汽車等領域推出了一系列減碳的產品。例如,圍繞中國分户採暖舒適升級的實際情況,博世推出了一套全新的分户採暖4.0系統,通過冷凝高效燃燒技術結合智能恆温控焰控制的分區智控方式,提供雙温採暖、地面恆温,雨林式舒適熱水,在保證舒適體感的前提下實現了顯著的節能效果。博世電動工具產品通過對包裝材料的改進、精簡等方式,減少了碳排放。
在汽車領域,博世為新能源車提供的電橋和48V系統,並已經率先在本土實現量產,商用車燃料電池技術,電動化技術,天然氣解決方案以及高效內燃機等多元動力總成解決方案,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碳排放於2028年左右提前實現達峯。目前,博世在電氣化動力總成部件的銷售額以領先市場兩倍的速度增長,增長率約為40%。博世計劃到2025年實現5倍的銷售額增長,達到約50億歐元。
另外,氫能是博世看重的一大增長市場,在中國市場投資的中國氫燃料電池中心也體現了這一點。目前博世正在開發固定式和移動式燃料電池解決方案,並計劃在2021到2024年期間投資10億歐元開發燃料電池技術。“博世已經準備好發展氫能。”鄧納爾表示。100家固定式燃料電池工廠將在今年投入運營,為數據中心、工業製造企業和住宅區等供電。2021年3月底,博世與德國班貝格供電局達成合作,在班貝格市中心投入使用了一家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供電站。
博世預計移動式燃料電池組件市場將在2029年前達到180億歐元左右。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博世首次展出燃料電池動力模塊,同時在無錫生產的燃料電池零部件在2021年實現量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