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裏的世外桃源,究竟是虛構還是真實存在
陶淵明,東晉時期著名的田園派詩人。他的《飲酒-其五》與《桃花源記》更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桃花源記》不但文筆絕佳,更是為讀者描繪出了一個,隱於世間並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而在文末“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以及南陽劉子驥亦未尋得,似乎意在闡明判定“世外桃源”並非實有,乃陶淵明為借景抒情而虛構的人間仙境。那事實果真如此嗎?
上圖_ 《桃花源記》 意境圖
創作背景
想要了解“世外桃源”是否存在,先得了解一下《桃花源記》的創作背景。
陶淵明雖為東晉末期人士,但《桃花源記》文中的時間為東晉初期。這一時期,整個國家的大環境是,南方以司馬氏後裔與士族門閥(特別是遷居南方的北方士族),共同建立的偏安政權——東晉。儘管東晉政權內部暗流湧動,但是總歸還算是和平。而北方此時正陷入了“五胡亂華”的戰亂時期,人們的生活可謂是水深火熱,顛沛流離。
當時北方人民,尤其是漢族平民,幾乎是生活在居無定所的狀態之中。據史料記載,“五胡”期間,幾乎每一個民族的統治者上台之後,都要搞一次人口大遷徙。這種大遷徙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控制前朝少數民族人口,打擊前朝勢力,而一方面又迫使漢族貧民階層,成為鞏固新政權穩定的奴隸。而在這被迫遷徙的途中,實際情況是死者枕籍,慘絕人寰。由於飢寒交迫,人們而為了生存而競相殘殺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能夠活下來的僅有十之二三。
生活在這般動盪的時代,能夠安身立命已經成為普通百姓的最高訴求。當政權朝廷不能給人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時,民間只能自發團結以求自保。
上圖_ 東晉時期形勢圖
築塢自保
為了避免戰亂和被迫遷徙而顛沛流離,民間百姓自發組織築塢而求自保。
何為“塢”?《説文》解釋為:塢,小障也。一曰:庳城也。實際上就是用於防禦的堡壘,類似於歐洲的城堡,但作用卻比城堡重要得多,尤其是在西晉末期。
西晉末年,人們為了相對安定的生活,自發團結以建築“塢”而力求自保。但要以“塢”這種形式完成自保,前提至少得夠滿足三個條件:
1. 能夠滿足自給自足的勞作生產需求,所以依水而築的“塢”有很多,其中《水經注》中《洛水篇》記載,沿洛水而築的“塢”就有十幾個之多。
2. 具備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
3. 還要有一個精明強幹的靈魂人物作為領導者。
上圖_ 東晉的文人雅士
民間自發組織起來抗拒被迫遷徙,當權者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派遣軍隊而伐之是必然。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成為抵禦兵豕之災的先決條件。甚至,若要不輕易被發現,最好能夠藏匿於隱蔽之處。所以有水源,且具備耕作條件的山林,成為築塢避難的絕佳之地。此外,沒有一個懂兵法又有號召力的“主心骨”式人物存在,當危機來臨之時,慌亂中也很難達到自保的目的。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條件如此苛刻,真實歷史上果真有這樣的成功避難之塢嗎?《晉書》之中就有這樣能夠做到自保之“塢”的記載,而且不止一處。
《晉書-孝友傳-庾袞傳》中就提及:張泓等肆掠於陽翟,(庾)袞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於禹山。從這一小段中記載可知,這個“塢”建築在禹山上,符合地利條件。而且這種民間自發自保組織,通常是以同鄉宗族,也團結其他姓氏(可能有血緣或姻親關係),符合人和條件。
《庾袞傳》後文又有記載,庾袞是被鄉親們推選為首領的。這種民主推選制度,也是人和基礎之一。成為首領之後,庾袞帶領大家修壁塢、樹藩障等防禦措施,並建立制度恢復生產。當有敵人前來攻打時,庾袞帶領隊伍只做防守,敵人見其隊伍齊整而畏懼乃退去。這是禹山塢的大致情況。
上圖_ 持盾彩繪陶俑 東晉
而《晉書-郗鑑傳》也有嶧山塢的記載。按照《太平御覽-地理志》記載,嶧山位於魯國鄒縣北(今山東省鄒城市)。嶧山上“石間多空穴,洞達相通,往往如數間居處,其俗謂之嶧孔”。郗鑑正是依嶧山之險要,聚鄉里之眾,築塢以抵禦外敵。
以上説明民間百姓為了生計,不得不依憑山林險要且築塢堡壘以抵禦敵人入侵。這其實就是與本宗鄉親們,過起了與世隔絕,自給自足式的生活,這在亂世之中,儼然成為顛沛流離人們所神往的世外桃源。
上圖_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為陶潛
《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
其實,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描述的就是這類百姓的避難所——依憑險要築塢之內的美景,如“山有小孔”乃與嶧山塢的“嶧孔”類似等等。
那麼既然是塢內美景,塢又真實存在,為何卻不可復尋之呢?這在《水經注》中亦有類似記載,劉裕北伐時曾命參軍戴祚等人乘舟溯洛水而上。後來戴祚等人返還時,卻怎麼也找不到來時之路。《桃花源記》中的“不復得路”正是源出於此。而“桃花源”也並非虛構,《水經注》以及《元和郡縣圖志》都有記載,虢州閿鄉縣(今屬河南省靈寶市)東北十里就有一片桃林,乃是當年周武王放牛之地。
上圖_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
如此看來,《桃花源記》中的描繪之美景並非是陶淵明虛構,乃是根據各類文獻與前人經歷而成之佳作。但文中與世隔絕的桃園仙境,乃是集成各處避難塢美景於一隅,並非真實存在。所以作者後來也虛構了賢士南陽劉子驥,尋而不得的經歷故事。
還有一個疑問,就是時間對不上。文中所述時間為“避秦時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與西晉末、東晉初百姓築塢避難的時間對不上。實際上,文中的“秦”,其本意乃非秦始皇建立的贏秦,而是氐族苻健建立的前秦,至於後續朝代則指西晉滅亡後北方政權的頻繁更迭,意在表明居住此地人民成功地躲避了戰亂的禍害。倘若真如文中字面本意,從西漢建立到西晉滅亡,期間五百餘年,這麼長時間的隔絕與外界不通音訊毫無往來,顯然不合常理。
上圖_ 前秦 版圖
結語
《桃花源記》雖是陶淵明的一篇寄寓之文,但其中美景並非完全虛構。同時,我們也應該瞭解,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能夠如此幸運逃過摧殘的百姓,絕對是極少數。而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即便是這些有幸躲避戰亂而隱居的人們,其生活又果真能夠文中描寫那邊怡然自得嗎?恐怕不然!遠離戰爭,才是陶淵明這一類文人的真實期望!
很有幸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
作者:王金百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陳寅恪/著 萬繩楠/整理 天津人民出版社
【2】《桃花源記》 陶潛(東晉)/著
【3】《晉書》、《説文》、《水經注》等歷史文獻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