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釣友留言説寫篇線組搭配的文章,我之前是覺得沒必要寫,因為我覺得這種基礎的東西很多釣友都應該不是問題了。但是今天在釣魚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很好玩的事情,我旁邊一個釣友釣了一上午魚,斷了3副主線(損失浮漂一個),斷的子線就更加數不清了。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咱們來聊聊線組搭配這個很基礎的環節,希望能幫到新手釣友們。
一般來説我們搭配線組的時候,都會根據目標魚個體的大小以及魚兒的活躍度來進行調整。也就是説一年四季氣候不同,水温變化不同,魚體的大小不同我們的線組也不同。因為同樣大小的魚,在水温比較高的時候魚兒活躍度就高,掙扎的力度明顯更大,線組就要用大點。在冷天的時候魚兒活躍度低,中魚了掙扎力度會小很多,線組就可以用小點。同時,這也需要你刺魚的技巧和遛魚的手法來配合。比如説今天我旁邊這位釣友,等了一上午等了一個黑漂,中了大魚,但是沒控制好魚,結果拔河了,但是線組搭配又不合理,導致切主線了。(拋竿可能還有拋滿竿的嫌疑,這點我沒太注意,是猜測)
所以,一般搭配是這樣的,主線0.8,那麼子線就0.4,技術好點的就0.6號,1號主線就可以搭配0.6-0.8的子線,1.2的子線可以搭配0.6-1號子線。反正子線一般比主線小2個號左右,目的是保護主線,以免損失浮漂甚至魚竿。如果在不經意間中了大魚,千萬不要硬拼,可以根據魚兒遊動的方向左右倒動魚竿,儘量用魚竿的韌性去消耗魚的體力。實在不行要切線,你也過了幾分鐘的癮,説不定你扛過這幾分鐘還有可能讓魚兒入護了。要是硬拼,直接就是秒切的結局。
根據目標魚確定線組
比如説你那裏資源不給力,小雜魚,小奶鯽比較多那麼主線0.6都足夠了,子線搭配0.2-0.4就好。如果資源還過得去,一二兩的鯽魚為主,那麼主線可以搭配0.8的主線搭配0.4的子線(為了防止略大的魚),如果主要針對半斤級別的魚,那麼主線可以用0.8-1號,子線可以0.4-0.6號。如果上斤的鯉魚比較多,那麼主線可以搭配成1.2,子線0.8就可以了。如果三斤以上的鯉魚多,那麼線組大一點無所謂,反正也不會出現擋口,吃不進餌的現象。
在搭配線組的時候,我們既要追求拉力值,也要兼顧靈敏度,不要像路人甲剛開始學釣魚的時候特別迷戀小鈎細線,到哪兒都是0.4-0.6的子線,切線都切暈了,一直以為自己買的魚線質量不過硬,咬咬牙還買了一百多一卷的,也照樣切線。其實就是走了彎路,什麼時候釣,釣什麼魚,都需要靈活應對,哪有固定模式呢?
順便説説子線的運用,很多釣友都糾結子線的長短問題,不知道怎麼選,今天順便説下。
長子線的優勢在於拉力值比短子線高,穩定性好,隱蔽性強,鉛墜到位後餌料的二次擺幅比較大,誘魚的效果比較好,對截口有很明顯的優勢。缺點就是調釣需要一定的基礎,尤其是鈎餌的比重和浮漂吃鉛量的搭配,如果搭配出錯就很容易出現過鈍的現象,浮漂出不來信號,提竿容易錨魚,最後驚窩子。
短子線的優勢在於浮漂信號傳遞比較及時,所以靈敏度會高一些,但是因為子線過短,餌料二次擺動的幅度小,誘魚能力沒有長子線那麼好。而且子線過短隱蔽性也不太好容易引起大魚的警惕。所以短子線長用來釣小魚,釣鈍的時候(比如跑鉛,繃竿稍)或者釣淺水的時候。
一般情況下,50釐米對摺就能兼顧大部分水情和魚情了,如果要繃竿稍之類的,可以選擇超短子線,比如説15釐米對摺之類的。特別要提醒一點,子線用得越細,對提竿刺魚的要求就越高,建議搭配軟竿,如果用硬竿切線的幾率會高很多倍,特別是在大力提竿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秒切的結局。
最後:有些釣友喜歡用大力馬做子線,這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考慮到拉力值和水底環境。在選這個型號的大力馬線組做子線的時候,最好是根據拉力值來選擇,千萬不要用尼龍子線的搭配策略來用在大力馬上,這樣只會頻繁切主線甚至爆竿。另外,水底環境比較複雜,容易掛底的時候也不太時候用大力馬線組,掛底了會非常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