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不計前嫌
石勒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統治者,統一了當時的北方,石勒是一位從奴隸一直走到皇帝的羯族人,可以説石勒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性,也可以説石勒的一生是四處征戰的一生,石勒的皇位完全是自己在長期的征戰過程中打出來的,雖然石勒沒有文化,也不認識字,但是這樣一位後趙的開國皇帝一定有着自己的過人之處。
石勒畫像
石勒不計前嫌講述的就是石勒當上皇帝之後對於與自己昔日的仇家不計前嫌的故事。石勒當上趙王的第三年,將自己家鄉武鄉縣的父老請到自己的國都襄國來,大家坐在一起敍話家常,這個時候卻發現自己以前的鄰居李陽沒有來,原來這個李陽在與石勒鄰居的時候年年因為爭奪麻地互相毆打,現在石勒當上了趙王,所以李陽恐懼,不敢前來。石勒於是説,自己剛剛得到了天下,還沒有能夠取信於天下,怎麼會記得以前的仇怨呢?於是派人將李陽找來,並且在酒酣耳熱之後與李陽開玩笑説:“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意思就是説我們以前經常互毆,我吃了你的老拳,你也吃了我的毒手。石勒不計前嫌,賜予李陽甲第一區,並且封為參軍都尉,並且説武鄉是自己的家鄉,自己死了之後還一定要魂歸故里,並且免去了鄉里的三世課役。
從上面的敍述我們可以知道石勒雖然是一個封建帝王,但是也是一位胸懷寬廣的君子,在其成功之後記得的是鄉里的好處,沒有挾私報復,是一位值得稱道的仁慈君主。
石勒皇帝與羯胡人
《石勒皇帝與羯胡人之謎》是由石勒的第六十九代嫡孫石旭昊耗費了三十餘年的業餘時間經過大量的考證寫成的一本書籍,可以説為了寫作這本書石旭昊先生從多個方面進行了考察和探訪,目的就是要考證石氏口傳故事的真實性,將1700年前的這場羯胡人民族大遷徙的真實面貌還原給廣大的觀眾。
石勒皇帝與羯胡人之謎
公元135年,羯胡人的國家被外地入侵,分裂瓦解,於是羯胡人想着太陽昇起的地方遷徙,來到了山西,另外有一部分遷居到了山東的膠東半島,到石勒在山東起兵的時候羯胡人已經在中原定居有兩百年的時間了。可以説後趙的建立使得大批的羯胡人逐漸的融入到了中原文化,逐漸的成為了中原地區的一分子,石勒皇帝的名字是牧師汲桑所取,石勒的發音源於《舊約聖經》平安、和平的意思,音譯成為“石勒”,石勒的小名為“世龍”,是報答的意思,大小名都是父母所取,汲桑給石勒取名只不過是將羯胡語的發音譯成漢字罷了。
在這部書中認為我們平時所説的趙公明是石勒,全稱應該是“趙國—明帝廟”,石勒被前趙皇帝封為“趙公”,石勒死後諡號為“明皇帝”。而趙公廟興於兩晉,盛於南北朝和隋朝,開始祭祀的時候是在後趙的“遍地辛莊”時期。祭祀的時間就是石勒的生日五月初五。
總而言之,在這本書中給出了很多顛覆人們認識的結果,大家不妨可以找來讀一下。
石勒墓
石勒是十六國時期後趙的開國皇帝,可以説其戎馬一生,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石勒傳》又名為《從奴隸到皇帝》講述了其從奴隸到皇帝的傳奇性的一生,石勒的皇帝是自己打下來的,可以説石勒在其打天下的時候打出了自己的聲望,也打出了自己的威風,石勒不僅僅具備非凡的軍事才能,而且還是一位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的皇帝。
石勒墓
石勒可以説戎馬一生,從其跨上戰馬打天下直到其去世可以説都在征伐,其征伐時間長達三十年,説其是一位馬上皇帝一點都不為過。這樣一位馬上皇帝並不是簡單粗魯的,石勒不僅僅具備非凡的軍事才能,而且具有非同一般的政治才能,可以説是一位文功武治都非常成功的皇帝。但是不幸的是石勒當上皇帝后不久就病逝了。
石勒當上趙王后曾經與自己家鄉的人坐在一起敍家常,曾經説自己去世之後一定要魂歸故里,是不是真的魂歸故里了還真的不好説,據説石勒墓在現在的山東茌平南十里鋪,距離其家鄉山西榆社還遠隔千里。但是也有人説其墓葬在河北邢台,也有人説石勒墓在山西榆社、陵川、武鄉等地,這些地方的人都稱自己屬地內有石勒墓。這些石勒墓中山西榆社的石勒墓保存的最為完好,有人説山西榆社的石勒墓是真正的石勒墓,但是後來又有人刊文反駁,總而言之每個地方都説自己的石勒墓是真的,可見石勒作為一代天驕在民間還是具有非常好羣眾基礎的。至於到底哪裏才是石勒真正的墓地,現在沒有人去考證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