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於秦始皇地宮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史記中,稱其一登基就為自己建造陵墓,開鑿驪山,吞併天下以後,更是從全國收集百姓前來鑿山,地宮有三層泉水之深,奇珍異寶遍佈,還令工匠做了很多弓箭機關,一旦有人靠近便發射。地宮中還有水銀做成的江河湖海,利用機械動力不斷流動循環,天文地理應有盡有,還有長明不滅的油燈。
秦始皇 地宮
這只是司馬遷的描述,但是地宮的真實面貌我們目前還沒能完全揭開。自古以來,地宮的位置就是一個眾説紛紜的彌留問題,有的説法是指其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用來放置棺木和隨葬物。民間曾經相傳地宮在驪山中,驪山與秦陵之間有一條地下通道,每當陰雨天,該通道里就會充斥着陰兵,車水馬龍,聲響很大。但是無論做了幾次考察,都沒能找到這個傳聞中的地下通道。
自1962年起,考古隊第一次對秦陵開展了全方位的勘察,考古隊員利用遙感與物探等方法通過勘測發現地宮就封在土堆下面,距離地面354米深,東西向長達170米,南北向寬達145米,全體以及主墓均為矩形,規模十分宏大,墓室就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而地宮陵園的整體幾乎相當於七、八個故宮的大小,一度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轟動。
在考古隊的勘測中,他們還發現了很多植物、牆體等奇異現象,地宮不僅防水,還防腐防盜,內含有多個墓道,以及多個難解的謎團,再加上古來的神話傳説,使其顯得更加神秘莫測,謎團重重。
秦始皇屍體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之時,不幸在路途中病逝,結束了他短暫且偉大的一生,而秦始皇的陵墓規模宏大,建築結構奇特,加上有數百個陪葬坑,成為世界奇觀,只是發現了這麼久卻一直不得開掘,引發了眾人無限遐想,其中一個便是關於秦始皇的屍體是否完好的保存下來呢。
秦始皇雕像
史載秦始皇病逝的時候乃是炎熱的夏季,司馬遷的《史記》中曾如此記載:“棺載輼涼車中……會暑,上輼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也就是説炎熱的夏天,秦始皇的屍體於馬車中運輸,且馬車內温度更高,屍體不由的散發出腐臭之味,且當時趙高為了隱瞞秦始皇已經病逝的消息,為避免走漏風聲便將一筐鮑魚放入車內,以此掩蓋屍體的腥臭味。而後進宮長達兩個月的運輸,屍體才送回咸陽,秦始皇屍體難免難以保存下來。
就秦始皇屍體的保存完好與否卻有另一種説法,且説秦始皇生前熱衷於丹術,以求長生不老,遂古代方士便會在煉丹時加入大量的汞,因此陰差陽錯之下汞便成為秦始皇屍體的防腐劑。
且有説法秦始皇病逝時雖為夏季,但天氣涼爽,且秦始皇所坐馬車有冷藏處,便將屍體放置在其中帶回。當時有御醫夏無且跟隨出行,使用水銀將秦始皇的屍體很好的泡在水銀棺內得以防腐。因此認為現如今秦始皇的屍體可能還完好的保存在地陵之中。
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也稱作秦俑,位於陝西西安秦陵東面的兵馬俑坑中。兵馬俑作為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種類,就是推行人陪葬,奴隸為奴隸主所有,在奴隸主死後要作為殉葬品與之一同下葬,因此兵馬俑也就製成戰車、戰馬以及人兵的樣子,守護陵墓。
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於1974年被發現,至1987年,整個秦始皇陵以及兵馬俑坑被列入世界遺產之中,同時也得到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譽稱,前前後後共有兩百多位國家領導人前往參訪,成為華夏古代文化的一張生動的遺產名片。
人殉作為古代一種殘酷的喪葬制度,在殷商時期達到頂峯,周王朝時便吸取教訓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這種現象,直至秦國時正式廢除人殉,以俑入葬取而代之。秦始皇兵馬俑就是俑葬的典型代表,也達到了俑代人殉葬的巔峯。無論在規模、寫實等多個方面,秦始皇兵馬俑都是匠心極致的結晶,也是歷史上首位封建帝王的皇權意識。秦始皇兵馬俑是對實物的嚴格臨摹,肖像生動寫實,活靈活現,並且在規模與氣勢上也勝人一籌。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自西向東而坐,三個坑呈現一個品字,最早出土的一號長形坑中有八千多個兵馬俑,四面斜坡,左右分別是二、三號坑。兵馬俑坑是地下埋入式結構的,深約5米,坑中築起條條隔牆,排列木柱,往上加橫木以搭蓋棚木,最後再鋪上蘆葦蓆用黃土覆蓋,形成高出地表兩米的坑頂,底部用青磚鋪設,往內放置陶俑,門道填實後,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就形成了。
秦始皇活了多少歲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秦朝成為第一個皇帝但卻沒有安逸享樂,而是親率兵隊南征北伐為擴張疆域而戰鬥,但可惜的是還未等到將中國版圖進一步的擴張便逝世,享年四十九歲。
張豐毅飾演的秦始皇劇照
秦始皇十三歲的時候便繼承秦國王位,成為秦王,但礙於年幼由呂不韋執政,在秦始皇滿二十一歲的時候一舉殲滅叛臣,逼死呂不韋,此時得以真正掌握朝政大權,遂開始十年的統一戰爭,在他三十九歲的時候稱帝建立秦朝。
而關於秦始皇的死因眾説紛紜,一種是認為秦始皇是病死的,另一種則認為他是被人害死的,孰是孰非,至今也無法得到證實。
且説秦始皇年自幼體弱,且為人剛愎自用,親政後諸事身體力行,工作給他帶來高強度的勞累,加上他外出巡遊時為夏季,天熱本易引發疾病,致使他的途中病逝。而傳説秦始皇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曾寫遺書給長子扶蘇使其奉命送葬,但還未將信發出去便逝世。
關於秦始皇的疾病,並無法考證,有人説是他得了癲癇,而郭沫若曾據史載描寫了秦始皇死時的症狀,而他在車內病逝一段時間方被李斯等人察覺。
關於;另一種説法則認為是趙高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與秦始皇的幼子胡亥聯合將秦始皇謀害,為的是趙高曾與蒙恬一族有仇,不想秦始皇傳位給扶蘇(扶蘇與蒙恬關係較好),遂謀害秦始皇,改擁立胡亥為帝,逼死扶蘇。
秦始皇后人
秦始皇病逝於巡遊途中,十分看好自己的大兒子扶蘇,得知自己日子將近便寫下信件告知前往咸陽發葬,信件還未發出便病逝,於是其小兒子胡亥聯通趙高篡改遺詔,謀害自己的親兄弟姐妹二十餘人,秦始皇的後代便這樣互相殘殺。
秦始皇圖片
扶蘇為秦始皇長子,甚有政治謀略,為秦始皇看中,但因其反對焚書坑儒一事被秦始皇調離都城修建長城。後胡亥和趙高謀反,偽造詔書逼其自殺,生性忠正的扶蘇沒有懷疑詔書的真實性,便不聽他人之勸果斷自刎。
胡亥為秦始皇幼子,在趙高和李斯的幫助下,成功繼承秦始皇的帝位,為秦二世。在位期間,胡亥不理朝政一心只管享樂,朝中大權掌握在趙高手中,為穩固地位,趙高唆使胡亥殘害手足,殺害了將近二十多名親兄弟姐妹。
而趙高並不滿足,這朝中不服從他的大臣們也均遭其毒手,而胡亥無能,貪圖享樂,只管過着安逸的日子,因此更加加強了趙高的權勢,遂胡亥統治期間,暴政不斷使得陳勝吳廣起義,反對暴政。而胡亥也僅坐了三年的皇位便被趙高逼迫自殺身亡。
公子高為秦始皇之子,在胡亥執政期間,因受趙高指使欲將其家族連坐誅殺,於是公子高一人請命為秦始皇殉葬得以保護其家族。
將閭為秦始皇之子,也同樣被逼迫自殺,自殺前曾仰天打呼何罪之有,可是無奈成為暴政下的犧牲品,含淚自刎而死。
秦始皇的功與過
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其上台後推行的一系列各方面的舉措均對後世帶來不同的影響,其中有利有弊,且秦始皇為人暴戾殘酷,後人對於他的評價普遍褒貶參半,但總體上功大於過。
秦始皇 畫像
政治上,他開創了皇帝一稱的新觀念,神話了君權,突出了天子的尊位,建立中央集權制與郡縣制,加強專制統治。
軍事方面,他平定六國,一統天下,並且不斷向外開拓疆域,南征百越、北擊匈奴、開發北疆、開拓西南,奠定了我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格局。此後,秦始皇修築長城,鞏固邊防。
經濟上,秦始皇統一貨幣與度量衡,促進了貿易與貨幣的流通,整改交通,修渠道,統一車軌,以方便物資的運送與供應。
此外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置官吏,使其率屬於秦國,並且開闢五尺道,貫通南北,加強中原與偏遠民族的聯繫,加強管理。
文化上,統一併且簡化文字,促成了中國古代文字以及文化的發展。社會上,端正風氣,建立一致的倫理道德與舉止規範。
此外,除了秦始皇的一系列促進社會發展的措施之外,秦始皇也成為了仁政愛民的負面代表,他律法嚴苛、思想禁錮、刑罰殘酷、誅殺儒生、徭役繁重,為了集權不擇手段,大型土木工程,費力耗財,使百姓民不聊生的種種行為也使得他成為了暴君的典型。
秦始皇的一生是充滿傳奇的,清朝的興立在於他,然而他耗費民力使得生產力與民心盡失也導致了秦朝的快速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