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曹操有關係嗎 三國演義裏的曹操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龐統曹操

龐統,東漢末年劉備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其智謀過人,但因外形醜陋,早期投奔孫權被嫌棄,後投奔劉備受重用。甚至被譽為僅次於諸葛亮的謀士,只可惜因年早逝。

龐統曹操有關係嗎 三國演義裏的曹操

《三國演義》杜旭東版龐統

曹操與龐統聯繫起來,是因為龐統為曹操獻的連環計。這一橋段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曹操欲打江東,但手下士兵暈船,讓曹操很是為難。此時,龐統為了劉備取得勝利,同時再運用周瑜的火攻,向曹操建議把船用鐵索連起來,使船更加穩定,猶如平地。曹操聽後自覺此計甚妙,就按龐統説的實施。可沒想到,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船遭受周瑜的火攻,又有東南風加速火勢,使得連接船身的鐵鏈發熱,使曹操的艦隊沒多久就全軍覆沒了。在赤壁之戰中,龐統為曹操獻的計謀起到決定作用,被後人稱為“連環計”。從此以後,龐統名聲大振。

其實龐統為曹操獻連環計,是《三國演義中》中寫的,經過是龐統通過周瑜認識蔣幹,騙得蔣幹信任後,將其介紹到曹營,利用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取得曹操信任,為曹操獻計。但據史書《三國志》記載,赤壁之戰龐統並沒有向曹操獻計,因為蔣幹並未見過周瑜,他們倆是在赤壁之戰之後才認識的。所以龐統向曹操獻計一事是無從考究的,作者羅貫中順理成章的將這段加入赤壁之戰中,可見作者的文學創造力真的讓人心生敬佩。

三國演義裏的曹操

歷史上關於曹操的評價貶大於褒,三國演義裏的曹操佔足了反派的戲份,他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身上展現的品質也是耐人尋味。

龐統曹操有關係嗎 三國演義裏的曹操

曹操劇照

首先來看看為什麼三國演義不喜歡曹操,羅貫中將他負盡天下人、敏感易怒、多疑善變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而與他相反的就是關公關二爺的義薄雲天。因為對三國演義的作者來説,曹操曾是東漢的丞相,但是一朝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個小人和叛徒,而劉備、關羽之輩則是名正言順的漢王朝繼承派,人家劉備身上有漢族血統,爭來爭去不過還是漢朝的江山,曹操就不一樣的,曾經是人家的臣子,一朝想成為王,不就是大奸大惡之徒麼,師出無名。

曹操因為多疑殺了熱情待他的呂家父子,説出的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讓人感受到他了冷血無情的一面,使他奸詐的形象躍然於紙上。但是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縱然是關羽,也有性格上的缺陷,他極為自負,不肯聽取別人的意見。我們要考慮三國演義作者是一個明朝人,他處於封建社會的體系之中,夾雜了太多個人喜好觀點。因此我們在讀三國的時候,要客觀的評價曹操這個人,每個人關於正義和邪惡的考量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能夠看得到,曹操到死都沒有稱帝,他的魏王還是死後封的,有人説這正是他奸詐的表現之一,因為他不想自己承受萬世罵名,就讓他的兒子來做這些事情。

曹操用人

曹操求賢若渴,但是猜疑心又重,他的用人之道可以總結成幾個方面:真心實意的感動人,之後推心置腹、做事講誠信、身體力行、以德服人、善用法治,講規矩。能夠設身處地的為下屬考慮,獎懲有因,能夠論功行賞。

龐統曹操有關係嗎 三國演義裏的曹操

曹操劇照

唯才就用,不問出處,這是曹操用人最大的特點。荀彧和郭嘉曾經就説過曹操知人善任。能夠辨辯別哪些是人才,知道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是個從事何種事情,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出最大價值,這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必須具備的一點。

其次就是,能夠把一個人的才能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有的人善於言談,但是做事不細心,他就把人家放在外交場合。像崔琰這樣的,為官清廉,以身作則,相當正派,於是曹操就把他放在幹部任選的崗位上,能夠不貪腐,保持官場廉潔。比如任俊,做事踏實,曹操便讓他去實施屯田制,結果屯田制順利實施。不管他把人放置在什麼位置都很合適,都會很稱職。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曹操做不到這一點,他生性就很多疑,寧可負盡天下人,人家關係處理的相當糟糕。對誰都不信任,睡覺的時候都提心吊膽,他做過的壞事太多,怕遭到報復。由於他自己就是反了原來的主子,所以他怕別人走上同樣的路。再加上曹操陣營裏的人來路就很複雜,當時又人才奇缺,所以曹操的人才管理也很困難。


曹操怎麼死的

人吃五穀雜糧就會生病,世界上也沒有長身不老藥。曹操一直患有腦疾,曾經因為遷怒將華佗殺了,遍訪名醫、求師問藥也沒能挽救自己的性命。

曹操劇照

大約是殺生太多,身上揹負的冤孽太重。曹操年輕的時候,身體就不好,加上長期的負荷,爭搶地盤、酒色縱慾,他的身體狀況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但是當時的他雖然忍受着腦疾的痛苦,卻只以為是壓力過大,生活流離,過於緊張。其實這也是誘發他腦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但是更多的是他生來就有頑疾。但是當時的醫療水平達不到,特別是腦部問題,一直就是醫家最難解的地方,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改變,根本沒有開顱手術這一説,因此曹操一直得不到根治。

在起兵征戰四方的時候,他的腦疾更加嚴重,有時候甚至用頭撞牆,當時的醫生給他整治結果是操勞過度,讓他放鬆自己。曹操開始不斷地納妾充實後宮,但是適得其反,他還因此荒廢了朝政。

在官渡之戰之前,他頭痛的已經無法忍受,但是他還是堅持在軍中,可見他對自己是能夠狠得下心的,對別人就更能狠得下心了。因為身體原因,他的性格也產生了變化,變得暴躁易怒,殺人成癮。官渡之戰的時候,下面大臣為了曹操的身體找來了華佗,他用針灸的辦法讓曹操暫緩了疼痛,曹操將其留在身邊作為御醫。但是曹操不是一個配合治療的病人,同時是個掌握生殺大權的病人,在感覺到這種保守治療沒有效果的情況下,曹操一怒殺了華佗,之後身體狀況每日愈下,不久便離世了。

曹操七十二疑冢

曹操七十二疑冢,指的是曹操墓之謎。曹操身亡已經很多年了,而後人對曹操生平研究的熱情絲毫沒有退卻,對於曹操墓的疑問至今還有很多人猜測。

曹操七十二疑冢

陳壽在《三國志》一書中,寫到,曹操生平節儉,在去世前對自己的後事都有安排,平生很是敬仰西門豹的處事才能,希望自己死後,能埋在邳城。曹操不希望子孫對自己的後事大操辦,也不希望墓中有任何華貴的陪葬品。後來,曹操死後,曹丕將曹操的棺柩運到邳城進行下葬,也對外公佈了曹操墓地以及曹操墓中的東西,在此清晰地説明,就是給盜墓者申明,曹操墓沒有值錢的財寶,勸他們不要白費精力。

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寫到,因為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在他去世之前,命令部下在彰德府講武城修了72處墓地,就是所謂的七十二座疑冢,曹操擔心死後被他人盜墓,就修了七十二疑冢,使用障眼法來掩蓋自己真實墓地所在。

後人在瞭解三國這段風雲歷史的時候,大多都會讀《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用了章回體章節,講述了很多英雄的故事,讓讀者想象無限。正是因為後人對《三國演義》的依賴,就認為曹操真的修築了七十二座墓穴。

這一説法被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否認了,他們多方考證,曹操並沒有修築七十二座墓穴,這一説法來源於各種書籍的杜撰,只是傳説而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5 字。

轉載請註明: 龐統曹操有關係嗎 三國演義裏的曹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