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1年,乾隆在新疆立下一塊碑,1882年,清朝政府據此收回了伊犁
在新疆,在伊犁有一座山,位於今昭蘇縣西南,距昭蘇縣城60餘公里。
這座山叫格登山。昭蘇是新疆伊犁草原地帶,這裏水草豐茂,廣袤秀麗,一直都是我國最著名的大草原之一。格登山聳立在這裏,彷彿一位永不衰老的士兵,守望着祖國的大好河山。
對於此山,林則徐有詩云:“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馬看。”讓林公回看的不僅是這裏的秀麗山水,更有山上的家國情懷。
今天的人們是這樣理解這4個字的:家,生開始的地方,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國,生理想的源泉,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情懷,一種感情,一種寄託,一種希望。它們因為格登山而深入當地人的內心,並且得到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讓格登山揚名的是200多年前的那一場戰爭。史書裏把這場戰爭叫做格登山之戰,即清廷平定準噶爾部達瓦齊叛亂的一次戰役。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清軍分兩路進兵伊犁,沿途準噶爾諸部相繼降附。準部首領達瓦齊集聚萬餘人依格登山(今新疆昭蘇西南特克斯河北岸)列陣,被清軍擊潰,降者過半,達瓦齊率殘部奔南疆烏什,為烏什城伯克渥集斯擒獻清軍。
清軍在格登山之戰中殲滅了準噶爾部軍隊主力,達瓦齊被押解至北京,強盛數世紀的準噶爾汗國徹底滅亡,這也標誌着蒙古貴族及其後裔在天山南北地區長達五百餘年的統治完全結束。
戰後的1761年,清廷在格登山上立了一塊碑,叫“平定準噶爾勒銘格登山之碑”,簡稱“格登碑”。
碑石為青砂石質,由清官兵1000餘人從南疆葉城縣運進,整個立碑事宜由伊犁參贊大臣督辦。通高3.03米,寬0.98米,厚0.27米,分碑額、碑身、碑座三部分,保存基本完好。碑額兩面均刻二龍戲珠圖案,正面中部刻豎書“皇清”二字,背面中部刻 “萬古”二字。碑座兩面雕刻萬里碧波烘托出一輪朝日的圖景。碑身兩面豎書陰刻四種文字的碑文,正面為滿文和漢文,背面為蒙文和藏文,其中漢文碑文共計8行240字,用四言叶韻體寫成。
碑文由乾隆皇帝親撰,記述當年清軍在格登山平定準噶爾部叛眾這一歷史事件的經過,讚頌格登山之戰中參戰勇士的英雄精神。據説,乾隆皇帝曾為西域書寫過4塊有重大歷史價值的御碑,這是目前僅存的一塊。與這塊碑相伴的還有一個“小人物式”的大英雄,他在格登山上創造了戰爭的奇蹟與神話。
這個大英雄叫阿玉錫。他的生卒年代,今天我們已經説不清了,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大英雄。他是蒙古準噶爾部人,曾因有罪應銼臂,後轉向清廷投效。乾隆帝聞其勇敢善戰而召見,賜銀,擢侍衞。在格登山之戰立下戰功,乾隆為之作歌,後被封為散秩大臣,列入平準五十功臣之中,召郎世寧為之作《持矛蕩寇圖》,畫像懸掛於紫光閣。
阿玉錫立下的戰功就是我們説的他創造的戰爭的神話與奇蹟。戰爭的經過是這樣的:當年,5萬清軍跋涉千里,兵不血刃,長驅直入,作為準噶爾部總枱吉達瓦齊聽着就怕了,只好率近萬人退據格登山。清軍渡過伊犁河,追至山下。五月十四日,清軍前鋒將領派出阿玉錫等人率22騎前往偵察,他們利用在服飾、語言等方面的有利條件,順利到達山頂。
這時候,天黑了下來,阿玉錫他們看到達瓦齊所部已處於被包圍的狀態中,士氣極其低落,決定在夜色掩護下,直搗達瓦齊的大營!於是,阿玉錫他們拍馬橫矛,搴纛大呼,槍矢併發,聲震山谷。達瓦齊所部早已失去鬥志,聽到槍聲喊聲,如臨大敵,頓時潰如山倒。結果,阿玉錫他們共擒獲叛軍大小首領20餘人,降者6500人,達瓦齊率殘部落荒而逃。
問題就在這兒來了,它讓很多人難以相信:去捉6000多隻雞,20多個人一時也難辦到,阿玉錫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對此,我們想説的是:正因為人不是雞,才被阿玉錫他們捉到了。原因很簡單,雞不會等着人去捉,但人會,他們會選擇放下武器投降。所以,在某些時候,捉人被捉雞容易多了。
“格登碑”刻的是英雄的事蹟,是為了讓人們來銘記。歷史學家呂思勉説,清朝的武功,以統一準噶爾之戰後為極盛。天山南北路既定,葱嶺以西之國,敖罕、哈薩克、布魯特、乾竺特、博羅爾、巴達克山、布哈爾、阿富汗等,都朝貢於清,彷彿唐朝盛時的規模。但是,這光景很短,1864年(同治三年),在太平天國運動和陝甘回民暴亂影響下,新疆天山南北也爆發了起義,後因領導者自身蜕變或封建主竊取領導權等故,出現了伊犁、庫車、烏魯木齊、喀什噶爾、和田等五個割據政權,最終導致阿古柏入侵新疆,而英俄的介入,又進一步使新疆問題嚴重化。
1878年,清軍收復新疆之戰取得勝利,收復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大部分地區,粉碎了英、俄勾結阿古柏侵佔新疆的企圖,維護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此時,格登山及特克斯河以北、伊犁河以南的大片國土(今新疆昭蘇、特克斯、鞏留三縣)仍被沙俄強佔。1881年,在左宗棠的軍事威懾下,外交官曾紀澤、大臣長順等據《平定準噶爾勒銘碑》,抗詞力爭“格登山是我國鎮山,上有高宗純皇帝勒銘格登山之方碑”,終於使我國在次年將上述地區收復。因為“格登碑”的存在,鐵證如山,當年根據《伊犁條約》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劃割土地時,沙俄才沒有能夠從我國西北侵吞去更多的疆土。
“格登碑”是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歷史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1975年由國家撥款,重修圓弧形的碑亭,碑身被嵌入亭內。1985年國家又撥款建起了飛檐碑亭,並用鋼筋柵欄圍圈起來,正背兩面設了鐵門。2004年建設格登山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投入使用。基地現有臨時展陳面積300平方米,歷史文物若干,向人們述説着“格登碑”的由來及其歷史意義。
格登山是一座圓形小山,“格登”在蒙古語中意為“後腦勺”。但邊疆的人們格登山的歷史甩在“腦後”。格登山距哈薩克斯坦不到2公里,“格登碑”距被稱為“軍墾第一哨”的松拜邊防站哨所只有100米。這裏不僅有着歷史的見證,更有戍邊人家國情懷的傳承。
“軍墾第一哨”位於特克斯河與蘇木拜河交匯處,是一座“品”字形的三層樓建築,也是一座“永不換防的哨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七十六團的職工羣眾,在這裏一邊放牧一邊巡邏,一代代地出色擔當着優秀的護邊員的角色,屯墾戍邊、保家衞國。雖不曾有過格登山之戰一樣的轟轟烈烈,但2011年11月,香港衞視大型電視紀錄片《強疆夢》將鏡頭聚焦七十六團,拍攝了該團六連民兵在邊防線上巡邏的場景以及民兵在“軍墾第一哨”工作、生活的場景,讓“格登碑”同樣成為了他們戍邊見證。
圖片:若愚 等
相關鏈接:
格登碑碑文
格登之崔嵬,賊固其壘。我師堂堂,其固自摧。格登之嶻壀,賊營其穴。我師洸洸,其營若綴。師行如流,度伊犁川。粵有前導,為我具船。渡河八日,遂抵格登。面淖背崖,藉一昏冥。曰搗厥虛,曰殲厥旅。豈不易易,將韜我武!將韜我武,詎曰養寇?曰有後謀,大功近就。彼眾我臣,已有成辭;“火炙昆岡”,懼乖皇慈。三巴圖魯,二十二卒,夜斫賊營,萬眾股慄。人各一心,孰為汝守?汝頑不靈,尚竄以走。汝竄以走,誰其納之?縛獻軍門,追悔其遲!於恆有言:曰殺寧育。受俘赦之,光我擴度。漢置都護,唐拜將軍,費賂勞眾,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義,勒銘格登,永詔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