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面不改色地説謊的?
這個問題很有趣。要談説謊行為和其調用的認知資源,我們首先要對説謊進行界定。原型理論認為,説謊包括三個關鍵成分:事實(言語和實際是否相符);意圖(説話者有欺騙的目的);信念(説話者是否相信自己所説的話)。舉個例子來説,小明偷吃了小美課桌上的巧克力。小美看到巧克力不見了,向同桌小明打聽。結果小明説不知道。這個不知道,滿足了事實(小明拿走巧克力),意圖(隱瞞自己拿巧克力的事情),信念(不相信自己所説的不知道)三個要素,因此可以判定小明在説謊。
80 年代末,言語行為理論對原型理論進行了挑戰。該理論強調習俗性特徵(社會背景,文化結構的影響)和有意性特徵(説話者的動機是善意還是惡意)。舉個跨文化研究的例子,在談到做了好事是不是需要告訴老師這一點時,中國孩子對於“不告訴老師”這一行為的評價明顯比加拿大孩子更積極。這一結果也和我們的文化習俗(集體主義文化強調中庸,平和,不搶風頭)和動機(做好事不留名的奉獻精神)有關。這一研究也支持了文化習俗,社會情境,動機對於謊言判定的影響。
而説謊行為的學習,也和家庭,社會,自我發展因素相關:(1)榜樣示範和強化。孩子的很多行為的習得,也是通過對父母,同伴的觀察學習完成。如果孩子發現,爸爸媽媽撒個謊(裝病請假)就能在家睡一天懶覺,小夥伴撒個謊(肚子疼不舒服)就能免去上體育課的煩惱,那會形成“説謊是有好處”的預期。當他處於相似的情境中時,或許他也更多地表現出撒謊的行為。而當他從撒謊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很多好處(不用上課,不用寫作業)時,他形成撒謊的習慣也不足為奇。
(2)避免懲罰,自我保護。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問題行為看得很重。如果孩子比較貪玩不寫作業,對同學進行惡作劇,衞生做得不夠到位時,家長就會嚴厲地批評孩子,甚至動用棍棒教育。但是兒童前額葉皮層尚未發育完全,計劃性和情緒控制相對較差,很難剋制自己老老實實地寫作業,和同學好好相處,按時做衞生。為了避免因為偷懶,不聽話而被懲罰,孩子可能會用撒謊的方式來進行自我保護。
(3)維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人際關係。很多孩子的自我評價受外界因素影響,習慣把自我形象建立在他人的認可和讚美上。但是在學校中,或許這些孩子並沒有出眾的成績,特長和社交能力,難以吸引同伴的注意。他們可能會有很強的挫敗感和心理落差,因此用撒謊的方式,誇大自己的知識,經歷,和家庭財富,彰顯自己的能力,保持積極良好的自我形象,並在在社交圈裏獲得肯定和尊重 。
撒謊行為調用的認知資源主要有:(1)執行功能。簡單來説,執行功能涉及個體對完成特定目標的認知過程,能讓個體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其中包含的主要認知成分有工作記憶,抑制控制和認知靈活性。還是舉小明和小美的例子來説明:如果小明要成功掩蓋自己偷吃巧克力的事實,那他需要有工作記憶,掌握規則和時間信息,幫助自己策劃不在場證明(我也不知道,剛才去上廁所了)。如果他缺乏工作記憶,忘記剛才看到小美在教室外面踢毽子,那他的謊言就被戳穿了。此外,小明需要抑制控制,抑制自己的優勢反應(説真話)。比起説謊話,説真話才是孩子的優勢反應。因為説謊話要調動更多的認知資源,需要更多的反應時間。因此,小明還需要抑制住自己説真話(偷吃了巧克力)的傾向。小明還需要有認知靈活性,不斷轉換真實信息和虛假信息,讓小美相信自己。説了一個謊話,我們可能就需要編織更多的謊話去圓謊。如果小美不斷追問小明“後來呢”,那小明也需要具備認知靈活性,保證信息一致,謊能圓過來。
(2)心理理論。心理理論是個體對自己或者他人的心理狀態的覺知,如信念,願望和意圖等,並對行為作出因果解釋和預測。仍然舉小明和小美的例子。小明可能會覺察到小美有這樣的信念:“誰翻過我的桌子誰就有嫌疑拿了我的巧克力”“誰跟我不和誰就有可能針對我”。因此,他可能會故意給小美製造錯誤的信息:死對頭小莉之前來翻過我的桌子。這樣一來,本就對小莉有意見的小美很輕易地接受了這個可信度很高的觀點。並且由於小美和小莉持續冷戰,小明也預測到小美不會找小莉對質,因此他不擔心謊言會暴露。